二十四节气——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养生

24节气 清明节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清明,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

  1. 一候桐始华,
  2. 二候田鼠化,
  3. 三候虹始见。

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桐树开花,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回到了地下的洞中,最后是雨后的天空可出现彩虹了。

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清明至,清浊气

清明是仲春和暮春的交界点,正是上升清气、清除浊气的好时节。

中医认为,经历了雨水、惊蛰、春分,此时应顺应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肺气和心气,使之不断充沛。

清明节气养生·三宜

清补

中医认为,清明养生应重在养血舒筋,饮食讲求清淡,以清补为主。

清明时节菜品要“鲜”,可以适当选吃时令菜,如芥菜、韭菜、菠菜等。

韭菜

祛湿

“清明时节雨纷纷”,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雨量也逐渐增多。清明前后湿气较重,此时节饮食要减甘增辛,利用食物的辛散性质祛除湿邪。

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古人认为,清明吃枸杞叶也有益,“春天采其叶,名为天精草”,是药食两用佳品。

枸杞

另外,关于祛湿,大家还可以参考文章《薏米——公认的“祛湿高手”,还能健脾》。

养肺

天清地明,是欣赏春光的好机会,也为各种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为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感染途径多是经过上呼吸道引起,因此要注意清肺气

可以多吃木耳、百合、西兰花、芦笋、苹果、梨等补肺的食物,冰糖银耳汤、百合莲子汤也有养阴润肺的作用,可以作为食疗方,搭配在日常饮食中

清明节气养生·三忌

春燥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现急躁、上火等“春燥”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到春季就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症状的原因。

《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有“清热、解毒、润燥”等功效,蜂蜜水对化解“春燥”很有好处。

蜂蜜

除了注意饮食清淡,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阴阳平衡,避免上火。疫情未了,户外锻炼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春季过敏

经历了数月的“宅家”,不少人想在清明假期外出游玩。春季过敏高发,尤其对花粉、柳絮等过敏的人,此时最好不要去郊外踏青。

花粉 柳絮 过敏

发物

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呼吸道、关节炎等慢性病容易复发,故不宜进食海鲜、牛羊肉、辛辣食物等“发物”,尤其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1527.html

(1)
上一篇 2020年4月4日 下午12:17
下一篇 2020年4月4日 下午1:10

相关推荐

  • 春天晚睡早起顺应自然!小心睡错了伤肝、伤阳气

    我相信现在很多人能做到晚睡,但是早起,就不一定能做到了! 虽然老话一直劝我们:早睡早起身体好。不过,这看起来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准确的时间规范,而且过于局限。 其实,睡眠是有大学问的,随着环境与季节的变化,睡眠规律也应该调整,不能一味地追求早睡、早起。 春天应该晚点睡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

    2020年2月28日 养生误区
  • 小动作养肝护肝——常闭双眼养肝血

    之前我们有文章介绍过“肝脏好不好,看眼睛就知道”。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在传统中医养生中,眼睛还是肝脏的“窗户”。 《黄帝内经》记载,“肝受血而能视”,意思是说眼睛的生理功能主要依赖于肝血的濡养。中医强调肝主藏血的功能,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 眼皮就好比肝脏工作和休息的开关,当人闭上眼或者睡着,肝脏就开始休整,发挥其藏血的功能。闭目养神随时随地都能做,…

    2019年3月11日
  • 保护心脏从日常做起——五条“运动处方”护心脏

    即将进入春节,五行中春季对应的心脏,所以从新开始,我们应该注意如何做养护心脏,养护心脏知道哪些尽量少做。 北京大学医学部李立明教授和美国杜兰大学祁禄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研究发现,骑车上班有助保护心脏。这是首个关于中国人通勤方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性的研究。 研究人员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中选取部分数据,结合空气污染等多种影响因素,考察了走路和骑车这两类主动…

    2020年1月4日
  • 听听老祖宗说透人体疾病的根源

    本站的目的在于分享传统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我们只是把我们老祖宗的养生之道用更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传播给大家,并且大家能正视自己的健康。这样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因为现在不养生,老了养医生。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习惯无顾忌地挥霍自己的身体。 《黄帝内经》讲:夫百病之始…

    2019年4月9日 冬季养生
  • 惊蛰节气养生正当时,做对这几件事,一年健康有保障!

    我们已经介绍过惊蛰节气:24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到,起床不要晚于这个时间。 惊蛰以后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我们就来分享下惊蛰养生需要注意的 惊蛰养生——起居 1、早起 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体表,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困倦。睡懒觉并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因此,应当夜卧早起,帮助阳气升发。   2、增加锻炼 …

    2020年3月5日 养脾胃
  • 肝脏好不好,看眼睛就知道

    肝脏,人体将军,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中医说“目者,为肝之外候。”也就是说,眼睛是肝的外部征象,肝脏的健康情况,会反映在眼睛上。眼睛的位置在全身至高之处,只有气血充足的人,眼睛才能神采奕奕。

    2019年2月1日
  • 都说春吃芽,不同人群适合吃哪些芽菜

    有句老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早春四月,草长莺飞,是阳气升发的“旺季”,万事万物都逃不过一个“鲜”字,因此,饮食上,我们也应当以“鲜”为主。 而说到新鲜的时令饮食,肯定离不开新芽。接下来我们分享几种新芽给大家。 我们之前在文章《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之后,我们该如何养生》就分享过芽菜。 绿豆芽是绿豆的芽,跟原豆相比,绿豆芽维生素…

    2020年4月12日 春季养生
  • 清明时节春日渐深阳气盛,肝火最旺的日子,该如何养生呢

    清明节气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万物皆显、草木吐绿,就连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因此,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 清明时节食疗养生 清明时节,常吃二甜 1、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健脾益气,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有效预防胃炎 、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复发。烹饪时用…

    2020年4月4日 春季养生
  • 春季养肝护肝,坚持“四多”,肝脏会越来越好

    1、多花草茶,滋阴去火 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如果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可以用一些花草茶进行调理,蒲公英、菊花、金银花等,具有清热去火之效,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搭配在一起泡水喝! 可以取蒲公英3.3g,胎菊0.3g,金银花0.3g,桂花0.1g,制成金桂菊茶包,每次取一包,泡水代茶饮,可反复冲泡!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能清热解毒,疏热散邪,可清除体内毒素…

    2019年2月1日
  • 24节气第6个节气——谷雨节气,谷雨节气养生

    今天22时45分,将迎来谷雨节气。谷雨节气是24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 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蕴涵“雨生百谷”之意; 谷雨时节,春天将走到尾声,万物将展现出蓬勃生长的姿态; 谷雨时节,柳絮飞落,杜鹃夜啼,樱桃红熟,提醒人们时值暮春,初夏将至;下个节气为立夏。你准备好迎接夏天了吗? 谷雨三候 一候萍始生,浮萍…

    2020年4月19日 春季养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