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夏季养生小常识——夏季养生四宜七不宜

夏季到了,这些养生小知识你知道吗?

夏季养生七不宜

1、不宜空调大开冷风吹

久居空调房间,会令人感到头痛、头晕、失眠、胃肠不适、乏力身倦,还会有类似着凉感冒的症状,甚至会降低人体的抗感染能力,这就是“空调病”。室内温度不要调得过低或过高,以免与外界气温相差过大;房间内要保持清洁卫生,禁止在室内吸烟。

空调设定温度 26℃左右为宜
空调设定温度 26℃左右为宜

2、不宜电风扇直吹人体

电风扇使人凉爽,但如果经常开电风扇,会使人出现打喷嚏、流鼻涕、乏力、头痛、头晕、失眠、肩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风扇病”。预防风扇病,关键在于科学使用风扇:

电风扇 对着头吹
电风扇 对着头吹
  • 使用的时间不可过长,以30分钟到1个小时为宜;并且转速不要太快;
  • 电风扇不宜直吹人体,也不要距离太近,吹一段时间后,应调换一下风扇的位置,或人体变换一下方位,以免局部受凉过久;
  • 不要开着电风扇睡觉,气温过高时也只能摇头微风,并用定时控制;大量出汗时,不要静坐猛吹;
  • 年老体弱,小儿和久病未愈、感冒、关节炎患者,尽量不用电风扇。

3、不宜凉水冲脚图凉快

在夏日热浪袭人之时,一些穿轻便凉鞋、拖鞋的人,喜欢用凉水冲洗双脚,冲完后全身自觉凉快许多,殊不知经常这样做,是有损于健康的。

4、不宜贪食冰冻西瓜

保鲜膜包西瓜
保鲜膜包西瓜

切开的西瓜冷藏后,瓜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冷气被瓜瓤吸收。食和时,口腔内的唾液腺、舌味觉神经和牙周神经都会因冷的刺激而处于麻痹状态,不但难以品出西瓜的甜味,而且还会伤脾胃,引起咽喉炎。儿童消化机能较差,食用冰冻西瓜还会引起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

5、不宜大汗淋漓后洗冷水澡

运动后洗澡

夏天锻炼出汗后,不能立即洗冷水澡,因为夏天气温高,锻炼时身体产热增加,通过汗液蒸发及皮肤血管扩张是身体散热的重要途径。夏炼出汗后应适当饮用一些盐开水,然后休息1小时左右,作一些准备活动再洗凉水澡。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洗温水澡。

6、不宜果汁饮料送服药物

果汁饮料对某些药物的效果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影响,有的甚至会产生不良反应,危及人体健康。

7、不宜带病游泳

严重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心瓣膜病及有心力衰竭可能的心脏病患者、精神病人及癫痫病人等。这些人绝对禁止下水游泳,以防在水中发生意外。

夏季养生四宜

1、养生注重“心静自然凉”

夏至到,天气炎热,让人烦躁不安,此时养生注重“心静自然凉”。炎夏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2、宜晚睡早起不宜夜晚露宿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3、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

晨练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4、饮食宜食苦酸咸

饮食调养,有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颐身集》所说:“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

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从中不难看出心、肾之间的重要关系。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0年6月12日 下午6:07
下一篇 2020年6月13日 下午7:17

相关推荐

  •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大暑节气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因此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2020年7月22日 夏季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夏节气养生: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迎来了立夏节气。立夏节气是二十四节气当中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夏季已经到来。 在中医理论当中,夏季为心旺的时令,五行属火,阳气充沛。因此夏季养生需要格外注重对心脏的调养。大家也可以查看我们立夏的文章《立夏节气养生重在养心》。 初夏时候助养心阳,盛夏的时候要清泻心火。 在立夏前后,人体心火偏旺、心血亏虚、肾阴不足,都不似盛夏那么严重。此时…

    2020年5月6日 夏季养生
  • 三伏天马上要来了,三伏天最损耗阳气请一定要保护阳气

    我个人是比较耐热的,但是三伏天热起来还是让人受不了。 中医认为,三伏天人体阳气生发,是调养身体的重要时期,虽然炎热,但一定不能肆意贪凉,小心身体阳气“溜走”。 为什么三伏天要注意保护阳气? 阳气是人体生命的根基,虽然三伏天阳气最盛,人体的生长发展同样也处于顶峰状态,身体对阳气的消耗也较大,因此要着重保护阳气,而且稍有不慎还可能导致暑湿入体。进入三伏天后“阳盛…

    2021年6月10日 夏季养生
  • 今天开始进入中伏,中伏除病根的最佳时机,中伏疾病预防以及养生注意事项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今年三伏,初伏已过、今天进入中伏,今年的中伏有20天,中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在中伏末,进入立秋,此时,我们会进入四气和十二时辰养生的关键点,由养阳进入养阴,天地气机交替,可以说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如果能把握好这20天,健健康康一整年。 2020三伏时间划分 7月16日-7月25日…

    2020年7月26日 夏季养生
  • 3道清凉方,助你消暑强身两不误

    夏天西瓜是消暑降温的利器,但是很多人都喜欢吃冰西瓜,其实西瓜冰冻后再吃是不正确的,最好是线切先吃。冰西瓜这个话题我们改天再单独讲。 不正确的消暑方式不仅不能消暑降温还会损伤身体健康,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们既能凉爽又健康呢?我推荐试试3个饮食清凉方给大家。 1、黄芩薄荷饮 取黄芩9克、薄荷6克、甜叶菊3克,沸水冲泡即可,适合日常调理。它能帮助我们疏调气机、缓…

    2019年6月23日
  • 口腔溃疡真难受,绿豆加鸡蛋帮你解决上火问题

    我本人就很容易上火,得健康得最初目的也就是记录我自己自我调理的心得,然后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绿豆是夏令饮食中的上品,更高的价值是它的药用。盛夏酷暑,人们喝些绿豆粥,甘凉可口,防暑消热。绿豆蛋白质的含量几乎是粳米的3倍,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无机盐都比粳米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有“济世之食谷”之说。在炎炎夏日,绿豆汤更是…

    2019年7月10日
  • 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养生——小满节气养生

    这是我开始写二十四节气的第3篇文章。为什么要把二十四节气养生作为一个专题来写。因为既然是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分享,就应该结合四季的环境来写。二十四节气把气候以及季节的特点展示的淋漓尽致。传统健康养生一年四季不同,养生侧重点也不同。而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的智慧精华,每个节气都有他的特点。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夏。我也专门写了立夏养生的文章。大家…

    2019年5月21日
  • 电风扇该怎么吹才健康——吹头还是吹脚?

    夏天电风扇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家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因为电风扇到底是要放在对着头吹,还是放到床尾对脚吹而争论。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到底该如何吹电风扇,所以很有必要说说怎么吹电风扇才更健康。 还记得小时候睡觉经常是爸妈拿着蒲扇哄我们入睡。自从有了电风扇以后,它就解放了我们的双手,我们不需要自己费力,就能享受到风的清凉了。不过,它的便利似乎也给一些人带来了新的困扰。…

    2019年6月5日
  • 中医总结“最养心夏季作息”,原来这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春养肝,夏护心,秋养肺,冬补肾,四季养脾胃”这句养生谚语应该是不少人都熟悉的。 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心脏最讨厌的4个饮食习惯 1、饮食无节 体重超标是心脏病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为了少吃些,你要避免食用大份食物,用水来代替含糖饮料。医生建议人们减少“空热量食物”的摄入。糖和油脂含量高,而基本维生素、矿物质…

    2020年6月14日 夏季养生
  • 24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

    今天是夏至节气。夏至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节气这天,在北半球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因此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在民间有着“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农谚。 从夏至节气这天以后,白天的时间就开始不断缩短了,而夜晚的天气就开始增长了。那夏至是什么意思?意味着夏天到了吗? 对于夏至节气…

    2019年6月21日 夏季养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