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癌症更可怕,癌症仅排第三,“头号杀手”正在慢慢靠近

一说起癌症,很多人都把它当成“死亡”的代名词!因此,在这谈癌色变的时代,我们千方百计的想要逃开癌细胞的攻击……

然而,万万没想到,“健康杀手”排行榜中,癌症仅排第三!

致死率比癌症还高的“二大杀手”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远离呢?

两大“杀手”的杀伤力

据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发布的《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的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报告显示:中国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风,第二是缺血性心脏病,第三才是我们极为恐惧的癌症——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肺)癌症

1、头号杀手——“中风”

中风倒地

中风又名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因颅内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脑组织损伤,进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包括脑溢血、脑梗死。

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人数达1242万,而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每7秒就有1人发生中风,每21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

2、慢性杀手——缺血性心脏病

在缺血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诱因是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和梗塞,约占总发生率的90%。

心脑血管

从死亡数据变化看来,缺血性心脏病增长了约40.1%,其死亡率占总死亡的17.8%!

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都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其诱因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而在这些诱因中,除了不可控的年龄、遗传、性别外,其它都属于可控的,要学会与之“对抗”!

5大可控的高危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疾病,同时也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的高血压,会造成心肌肥厚,引起心室的扩大,进而导致心功能不全、心衰;另外,血压升高,血流对血管的冲击力增大,动脉血管内皮功能遭受损伤,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诱发心梗、脑梗、动脉出血等。

降压三步走

① 正确用药,定期监测: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服用降压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者更改用量;

药 药片

② 压的目标值根据人群的不同也有差异:

  • 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值:<140/90mmHg;
  • 老年高血压患者(≥65岁)的血压目标值:<150/90mmHg;
  • 伴有其他疾病的一些患者的血压目标值:<130/80mmHg。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脉压差应该维持在30~40mmHg左右,如果数值超过60mmHg,则称为脉压差增大,更危险。

③ 少油少盐,适当补钾:我国居民食盐、食用油的日均摄入普遍超标,食用油应控制在20-30g/天,并限制高糖、高油、高胆固醇等食物的摄入;食盐摄入为3-5g/天,摄入过多,心血管病变风险更大。

香菇
香菇

日常可适当补充紫菜、银耳、香菇等含钾食物,促进钠的排出。

2、糖尿病

据调查数据分析,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2/3以上的2型糖尿病人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其并发症可达到100多种,其中包括造成主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内皮增生;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并升高血压,导致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

提示:空腹(8~10小时未进食)血糖是3.9~6.1mmol/L,餐后2小时在7.8mmol/L以下,为正常情况。

控糖二宝

糖尿病患者除了日常科学用药,生活干预也不必可少。

① 运动:运动能减少人体多余的脂肪,帮助恢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另外,通过运动增加肌肉含量,能让胰岛素更好的发挥作用,因此建议每周至少保持3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量。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应在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并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② 舒心: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中,在大脑调控下,肾上腺素会释放过多,抑制胰岛素分泌,增高血糖。

3、肥胖

吃太多 肥胖

肥胖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普通人的2-3倍。

肥胖者大多出现身体代谢异常,血脂、血糖都不能充分被利用,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壁变窄、阻塞;另外,肥胖者血液总量增高,心脏每分钟排入血管的血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荷,更易诱发病变。

自测肥胖:BMI = 体重(kg)÷[身高(m)]²

正常值:18.5-24.99;> 25即超重;> 28为肥胖。

另外,男性腰围超过90公分、女性腰围超过80公分,可能预示腹型肥胖。

4、血脂异常

据研究证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或总胆固醇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坏胆固醇过多时,会附着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并聚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脱落或是破裂,很可能引发心梗、肺栓塞、猝死等疾病,危及生命。

研究显示,坏胆固醇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12%,全因死亡率可降低12%!

提示:普通人群血脂中总胆固醇<5mmol/L;有一项基础疾病人群应<4mmol/L;合并多项疾病的极高危人群需降至3mmol/L。

5、吸烟

吸烟的危害 肺部
吸烟的危害 肺部

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通过呼吸进入血液,干扰血液中的脂肪代谢,降低血管弹性,影响血流,损伤血管。

而被动吸二手烟的伤害也是同样的,而且在家里抽烟,地毯、衣服、沙发等都会残留“三手烟”。

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做到不吸烟,还要尽量远离二手烟。

除了控制这些高危因素,“杀手”来临的一些预警信号也要学会早辨识,以降低其危险性。

危险来临,有迹可循

1、警惕六大中风先兆

  1. 突然的、剧烈的头痛,并逐渐加重
  2. 突然视物模糊或眼前蒙黑,并有重影
  3. 身体一侧突然麻木、无力
  4. 口角向一侧外斜,还流口水
  5. 舌根发硬,说不清甚至说不出话
  6. 喝水、进食过程会出现莫名呛咳

出现这些信号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特别是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

2、缺血性心脏病信号

  1. 劳累、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会出现突发性的胸痛,还伴有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
  2. 夜间睡觉时,若枕头过低,会出现胸闷憋气的状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
  3. 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耳鸣,并伴有不明原因的心跳紊乱

出现这些信号时,可能预示缺血性心脏病,要提高警惕。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0年7月6日 下午6:26
下一篇 2020年7月7日 下午6:10

相关推荐

  • 空调开得太过,人生更伤寒

    我们这个新时代有很多新的造病因素,比如开空调造成伤寒,喝冷饮吃冷食伤了脾胃,吃的食物或有农残、或有激素残留、或有重金属超标、或有化学添加剂、吃的药物或者打的针有毒副作用,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吃饭,吃让人厌烦的应酬饭等等,等于每天都在饮苦服毒。 关于空调引起的健康问题我们之前就有文章介绍过:《听听老祖宗说透人体疾病的根源》、《孩子一吹空调就生病?夏天到底能不能吹空…

    2021年12月16日
  • 身体不同部位肥胖是什么引起的?

    肥胖,一定是身体出了问题!哪个部位胖,说明哪里有情况,请对号入座 1、上身胖:是我们的脾胃不好引起的;2、下身胖:是我们的肝胆不好,肾经排毒不好造成的;3、胳膊粗:是我们的肠胃不好,心肺功能弱,心经,大肠经不通导致的;4、后背肥胖:是我们的膀胱经不通导致后背肉厚,月经普遍不好;5、腹部脂肪堆积:主要是我们的宫寒导致; 最后一点很重要: 6、全身胖:馋,懒造成…

    2020年8月14日
  • 什么是阴虚?油尽灯枯,你是否阴虚?五脏阴虚的表现以及该如何调理

    现代人们劳神多,熬夜多,日久阴虚烦热精力耗损,恰如古人所言“油尽灯枯”,我们谈谈什么是阴虚,看看自己是否中招了,有过改之,拥有智慧的心,方能健康向上! 1、什么是阴虚?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等物质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现代社会,因为大家劳神较多,损耗阴津,因此白领里面阴虚的人也比较多。比如很…

    2020年6月27日 健康分享
  • 制造“容貌焦虑”?监管出手!严打这些广告→

    27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征求《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意见稿提及,将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等广告乱象。 征求意见稿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将对以下情形予以重点打击: 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制造“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或者将容貌出众与“高素质”“勤奋…

    2021年8月31日
  • 天下第一大补就是睡觉,别不信!我们来说说怎么睡才最补!

    前两年因为工作的原因必须要熬夜通宵,现在想想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会通宵熬夜,身体健康没了,其他一切都是空。 老子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通俗来讲,睡觉是人修养生息、养精蓄锐的过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过程;白天工作、学习则是释放能量的过程。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人体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有收、放的过程,要想收放自如,那就必须顺应自然规律。 俗话说,一夜好睡,精神…

    2019年7月16日
  • 手脚出汗是什么原因?这些原因需留意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里的体验,大夏天手心出汗,手机指纹都无法解开,拿什么都系都感觉是湿的。我们在之前的文章《手心出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手心出汗如何调理呢?》也提到过。 很多人都有手掌和脚出汗的症状。如果年轻健康,并且汗液量正常,那么手脚出汗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但是,如果手掌和脚上出汗很多,可能是身体健康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治疗。在此之前,你是否了解手脚出汗的…

    2020年7月7日
  • 国家医保局:各省份要将新冠病毒核酸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28元

    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4月2日消息,为适应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降低大规模核酸筛查和高频率检测的成本,更好地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大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就降低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和费用的相关事项发布通知。 一、下调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政府指导价。各省份要将单人单检降至不…

    2022年4月2日
  • 嘴上说着养生,身体却越来越垮

    “朋克养生”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边熬着夜一边涂着高价护肤品; 一边吃着油腻的外卖一边又给自己买减肥产品; 啤酒里加几颗枸杞,可乐里加党参,威士忌里加人参。 就这样,嘴上说着养生的年轻人,身体却越来越垮。 嘴上说着养生,身体却越来越垮 1.过早的掉牙 “掉牙”更多出现在老年人群中,然而现在不少“90后”也进入了掉牙的队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

    2020年7月20日 健康分享
  • 《谷物大脑》:我们的饮食方式,全错了!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本书——《谷物大脑》,因为最近我在听《冬吴同学会》第二季第21集商品的立场这集讲到了这本书。这集更多是站在商业营销的角度来说的,但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健康。 这本书里所阐述的关于饮食的观念,可能会让你脑洞大开,但是,或许这就是真相呢?以一颗接纳的心,试一试,也许你的健康状况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作者:戴维·珀尔马特医学博士是一名具有专科医…

    2021年7月14日 健康分享
  •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1、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缓,字越人,尊称扁鹊,号卢医,齐国渤海卢(今济南市长清县)人。扁鹊是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

    2022年5月8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