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最耗阳气的事别干!老中医支四招,守住你的身体根基

入伏之后,天气越来越热,但不少的朋友在炎热的天气里仍然会觉得手脚冰凉、精神萎靡、气色差、稍微活动一下就乏累……觉得身体不舒服,却说不上哪里出了问题……

可能是体内阳气减少惹的祸!

阳气衰弱会减寿

《黄帝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阳气之于人,就好比太阳之于自然,自然界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人没有阳气就会减寿。

知名老中医李可认为:

阳气是生命的根基。

人到老年以后,无缘无故地流鼻涕、流口水、流眼泪或者是小便提不住、尿频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阳气失去统帅作用所致。

针对老年人常患的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或者急性心衰,有一个治疗方法,就是救阳。阳气恢复,人就得活。

阳气就好像水龙头的开关一样,它的阀门、螺丝逐渐地变松,要把它拧好,方法就是补充阳气、保护阳气。

夏天最耗阳气的五件事

古人认为:“春夏养阳。”这是因为,夏季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的生长、发展也同时到达顶峰,阳气消耗特别大,因此要着重护阳。此时,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稍有不注意,还有可能让暑湿入侵人体。

因此,夏季养阳,一定要避免伤阳。

1.常吃生冷寒凉的东西

吃冰淇淋的小女孩

喜欢喝凉茶、冷饮,有些人甚至一年四季都服用苦寒清热的凉茶,不管体质状况如何,这样都有损身体脏腑阳气,造成阳虚。特别是小孩,一定要减少吃冷饮。《夏天吃冰淇淋的小朋友让我想到脾胃的禁忌——脾胃忌生冷》。

2.爱吹空调

吹空调、电风扇

现在,商场、家里都有空调,到了夏天,人几乎一整天都待在空调环境中,阴寒之气频频侵入。如果平时缺乏运动或者根本不运动,出汗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就损伤阳气。

3.休息不足

养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回归本位。

熬夜

如果经常熬夜打牌、唱歌等,或者烦劳过度,阳气就不能归位,只能慢慢耗散。

4.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不见阳光,极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

5.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 超级细菌 耐药性

从中医的性味去分析,抗生素属于苦寒性质,容易攻伐阳气,致阳气不足,体质就变得虚弱了。

自测你是否丢失了阳气?

  1. 你手脚发凉吗?
  2. 你感到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吗?
  3. 你吃凉东西会感觉不舒服吗?
  4. 你喜欢吃热的吗?
  5. 你尿量多吗?尤其是晚上尿多吗?

如果以上问题有一个回答“是”,就可能是阳虚体质。

四招消暑又养阳

会喝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麟鹏给大家推荐一款自制小方——清心祛暑饮。

配方:鲜荷叶6—10克(清心祛暑);金银花6—8克(清热解毒、健脾爽口);莲子心5克;甘草5克。
功效:养护阳气。
注意: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当凉茶喝,但脾胃比较弱的人慎喝。

会吃

三伏天,阳气外跃,固护在体表,胃肠道的功能相对弱一些,在这时候如果饮食无度,就会伤及中焦胃气。

王麟鹏建议大家常用喝“荷叶粥”,这是夏季腹泻外用方法,对夏季常见的腹泻很有帮助。

荷叶茶

食材:荷叶、大米、红枣。
做法:
鲜荷叶和大米一起煮粥,再加入适量的红枣、冰糖即可。
老一点的荷叶先煮水,然后用这水煮粥,加入适量的红枣、冰糖一起煮即可。
提醒:
荷叶要用开花之前的荷叶,因为开花之前的荷叶清心、祛暑、养胃的功效是最好的。

会晒

晒太阳也是补阳气的方法,但是夏季晒太阳是有学问的,时间不对,或许就成为脑梗、心梗的诱因!

王麟鹏建议大家:在炎热的夏季不能使劲睡觉,夏天阳气旺盛,要顺应它的规律。

盛夏作息时间最好晚睡早起,中午午睡一会儿,下午四点出去遛弯一小会儿即可。

从补阳和养阳的角度说,晒太阳最合适的位置是督脉,因为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督脉不管是晒还是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会揉

夏季有三个固阳要穴

1.补气:气海穴

人体穴位图 气海穴 关元穴

取穴位置:前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往下1.5寸,即两横指的位置。

按揉方法:平时可以按揉气海穴或者用筷子、笔等按压住穴位来回旋转刺激穴位,每次3—5分钟,可以治疗气虚为主的症状。

2.振奋阳气:涌泉穴

脚窝 涌泉穴

取穴位置:前脚底板左右两块肌肉交汇点,明显凹陷的位置。

按揉方法:用手揉涌泉穴,每次3—5分钟。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的第一个穴,肾为生命之本,是阳气的升发之处,所以涌泉是振奋阳气的一个要穴。

脚上的穴位是远端穴位,刺激它对调节人的整体功能有好的功效。

3.生命之根:神阙穴

人体穴位图 神阙穴

取穴位置:肚脐正中。

隔姜灸,对中风以后的小便不利、尿失禁或排出障碍潴留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您有类似症状想做艾灸,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切不可自行艾灸。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2日 下午6:26
下一篇 2020年7月23日 下午3:03

相关推荐

  • 立夏节气养生重在养心

    当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斗指西南,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五一小长假刚过完,就连续几天阴雨绵绵,穿着棉衣就进入了夏天。最近的天气就是这样。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从这以后气温会明显升高,炎暑将近,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的时候。 立夏以后,万物繁茂,生机勃勃,进入到了快速生长期,人体…

    2019年5月6日 夏季养生
  • 三伏天第一汤——三豆汤,并非大多数人想的绿豆汤,祛湿又补肾、解暑不伤胃,天越热越要喝

    嗯,相信大家已经受到三伏天的暴击了!酷热难耐,喝点啥来解渴解暑好呢? 绿豆汤绝对是“人气之选”!但绿豆汤偏寒凉,喝多了脾胃受不了。 再加上三伏天“暑湿”特点,脾胃本就容易受伤,隔三差五喝绿豆汤,会让脆弱的脾胃“雪上加霜”。 所以,这个时候其实不适合喝太多绿豆汤。那么,喝点啥更好呢? 三伏最该喝的不是绿豆汤,而是它! 俗话说:“立夏姜枣茶,入伏三豆汤。” 为啥…

    2021年7月15日
  • 各科医生紧急提醒:夏天千万别做这9件事!

    三伏天高温烤人、暑热难耐,有的人为了一时之快,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为此我总结了各科医生的健康提醒,这些危险的事千万别做! 心内科医生:过度贪凉小心心梗 夏日炎炎,无论男女老少,似乎都抗拒不了冷饮的诱惑!冰镇西瓜、冒着凉气的雪糕,一口吃下去,凉爽和幸福感爆棚。 但是,有人却因为一根冰棍差点要了命! 2013年大众卫生报报道,湖南的汪女士将空调调到2…

    2021年7月30日 夏季养生
  • 被称为“长生果”的它全身都是宝,怎样吃才更有营养

    几年前我第一次听说“长生果”这个词,没有解开谜底之前很多人问“长生果是什么?”,我也不喜欢卖关子,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花生。 为什么古人把花生称为长生果。因为他具有滋养补益、延年益寿等功效。花生还有“人参果”的美称。 对于有一定健康知识的养生达人来说,花生却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绿色健康食材。 花生通体都是宝,像花生仁里面不饱和脂肪酸,对患有心血管疾病…

    2019年5月14日
  • 进入三伏天后“阳盛于外、寒伏于内”,赶快搬走你体内的“冰箱”

    伏天是人体阳气进入最为旺盛的时节,此时人体处于“阳盛于外、寒伏于内”的特点;随着气温的升高,皮肤松弛,毛孔开大,人体阳气释放;对于虚寒体质的人来说,体内本来就不充裕的阳气因炎炎夏日再消耗过多,会使内脏虚寒而生病。 而这时,如果你继续贪吃寒凉食物,就会使你的内脏器官处于寒湿的侵扰之下! 其结果就是:代谢减慢!毒素积累! 代谢减慢,各个器官的蠕动会减慢,代谢垃圾…

    2020年7月28日 夏季养生
  • 中医总结“最养心夏季作息”,原来这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春养肝,夏护心,秋养肺,冬补肾,四季养脾胃”这句养生谚语应该是不少人都熟悉的。 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心脏最讨厌的4个饮食习惯 1、饮食无节 体重超标是心脏病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为了少吃些,你要避免食用大份食物,用水来代替含糖饮料。医生建议人们减少“空热量食物”的摄入。糖和油脂含量高,而基本维生素、矿物质…

    2020年6月14日 夏季养生
  • 7月宁可不吃肉,也要吃这3瓜3豆!降糖健脾、祛湿气,整个夏天都舒服!

    正如我们常说“夏不进补,底气不足”,人在盛夏出汗多、消耗大,这时如果不补补,身体难免要遭殃。 专门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份夏季养生饮食指南。照着做,离长寿更近一步。 夏天吃3瓜,清热解暑还通便 1、西瓜清热解渴 说到夏天,怎么少得了西瓜? 西瓜90%以上都是水,6%左右是糖,还含有钾元素及番茄红素等,不但能解暑、解渴,营养价值也很高! 中国民间谚语云:夏日吃西瓜…

    2020年7月4日 夏季养生
  • 24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

    今天是夏至节气。夏至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节气这天,在北半球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因此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在民间有着“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农谚。 从夏至节气这天以后,白天的时间就开始不断缩短了,而夜晚的天气就开始增长了。那夏至是什么意思?意味着夏天到了吗? 对于夏至节气…

    2019年6月21日 夏季养生
  • 二十四节气中第12个节气——大暑,大暑遇上中伏天该如何养生

    昨天刚刚进入三伏天的中伏,进入了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告诉大家中伏应该如何养生,详情请参看文章: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今日入中伏,每天别忘了吃三片姜。 今日10时50分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正式登场。请记住,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今年大暑节气,正值“中伏”第二天。又是中伏,又是大暑,能不热吗?所以大家更要注意健康。 每年阳历7月23日前后…

    2019年7月23日 养脾胃
  • 露腿的季节来了,这两类人要注意了!就因为下肢静脉曲张

    露美腿的季节马上就要到了,很多爱美的女孩子早早备齐了各式漂亮裙子。可是,如果这个时候你被「它」盯上了,那美腿的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它就是「美腿杀手」——下肢静脉曲张。 我们之前的文章《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为什么静脉曲张不管它会越来越严重?》就提到过下肢静脉曲张。 什么是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在各种血管疾病中,其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从外观…

    2020年6月11日 夏季养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