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基本都没听过“药引子”这一说了。
今天上午和一位从业18年的康复调理师聊天。无意聊到中医健康的事情,因为他是从事康复理疗相关工作,对于中医西医有很多体会与心得。
无意中我们就聊到药引子。向他请教“药引子”怎么理解。讲了很多,我还是没能理解,后来他给我举了个例子:药引子就类似于 一种催化剂、催化酶,它能让其他几种(多种)药发生反应,最终能达到药效。
这样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对药引子多了份兴趣。
药引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医学经典名著《内经》。书中就说明了方剂配伍的原则,这就是“君、臣、佐、使”四类诀,它要求每个方剂应由四类药物组成,具体理解是这样的:
- 君药:是方剂中主药,起主攻疾病的作用;
- 臣药:是方剂中仅次于主药而居于第二位的药物,起加强主药疗效的作用;
- 佐药:是协助和制约以上两种药物的第三位药物;
- 使药:就是俗称的药引子,起率领诸药抵达病所,调和诸药的作用。
这就是“药引子的”由来,这样讲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我们再来了解一些,日常中常用的药引子,就清楚了什么是药引子了。
一、红糖能补血、祛淤,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小腹冷痛等症时,常取红糖为引。
二、葱白,能散寒通阳、解毒散结,治疗感冒风寒、小便闭塞不通时,常用葱白5根一7根为引。
三、大枣,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甘遂、芫花、大戟等峻烈药时,常取大枣缓和药性,以防中毒。
四、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温淡盐开水送服,取其咸能人肾之功。
五、在辛温解表药中,同时加入生姜、葱白,则更增强发汗解表作用。
六、食醋能散淤止痛、收敛固涩。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症时,常取食醋一汤匙作药引。
药引是以“君臣佐使”为依据,在中医经络学说和中药升降浮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实践中,不一定每方都必须用药引,有的药引已开列在处方之中了。具体如何用中药,是否需要使用“药引子”一定要听医嘱。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