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归纳——8个阴穴

1、阴都穴

阴都穴,属足少阴肾经。

阴都。阴,阴凉水湿也。都,都市也。
本穴物质为石关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云集之状,穴外气血不断地聚集本穴同时又不断地向外疏散,本穴如有都市的聚散作用,故名。

阴都穴 人体穴位图
阴都穴 人体穴位图

定位: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作用功效:升清降浊。

主治病症:胃痛,腹胀,便秘。

按摩法:用大拇指指腹点揉阴都穴,每次3-5分钟。

2、阴谷穴

阴谷穴,足少阴肾经。合水穴。

阴谷。阴,阴性水湿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所夹空隙也。
阴谷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本穴物质为筑宾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聚集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性寒冷,故名阴谷。

阴谷穴 人体穴位图
阴谷穴 人体穴位图

定位: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阴谷穴 人体穴位图
阴谷穴 人体穴位图

主治病症:遗精、带下、阴痒,疝气、阴囊湿痒、膝痛、尿路感染、等。

作用功效:阴谷穴,益肾调经、理气止痛。

按摩疗法:按摩阴谷穴可以治疗汗症,用点揉的方法,一面缓缓吐气,左右同时用力按压阴谷穴6秒钟,至发痛的程度为止。每天耐心按压阴谷穴30次。如此,多汗应可治愈。

3、阴交穴

阴交穴,属任脉。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别名:丹田穴。

“阴交穴”。“阴”,阴水之类也。“交”,交会也。
本穴物质中有气海穴传来的热胀之气,有冲脉夹肾经而行的水湿之气外散传至本穴,二气交会后形成了本穴的天部湿冷水气,故名“阴交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

阴交穴 人体穴位图
阴交穴 人体穴位图

主治病症::腹痛,水肿,疝气,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作用功效:祛风利节、宁神定志。
现代常用于治疗肠炎、前列腺炎等。

按摩法:先将左手四指并拢,放在小腹上,大拇指放置在阴交穴位上,将两手的大拇指叠加,轻轻按在阴交穴处,用酸胀的感觉。每次大约按揉3-5分钟。

4、阴廉穴

阴廉穴,属厥阴肝经。

阴廉:阴,指阴性水湿。廉,收廉之意。

阴廉穴物质为急脉穴扩而至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此水湿风气散热吸湿冷缩并聚集穴内,阴廉穴如同肝经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

定位:曲骨穴旁开2寸,直下2寸。

作用功效:收引水湿。

主治病症:月经不调,带下,外阴搔痒,股内侧痛,下肢麻痹。

按摩法:用大拇指点揉,每次3-5分钟。

5、阴包穴

阴包穴,属足厥阴肝经。

阴包:阴,水也。包,收也。
本穴物质为曲泉穴传来的弱小阴湿水气及足五里穴外渗下行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天地二部水湿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经水湿的包收之地,故名阴包。

定位:屈膝正坐或卧位,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即曲泉穴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处取穴。

功能作用:收引水湿。调经止痛,利尿通淋。

主治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盆腔炎,遗尿,小便不利。

按摩法:用大拇指点揉,每次3-5分钟。

6、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足太阴脾经。合(水)穴。

“阴陵泉穴”。“阴”,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
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沉积,水液溢出,脾土物质沉积为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之状,故名。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人体穴位图 阴陵泉穴

作用功效:排渗脾湿。

主治病症: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尿路感染、阴道炎、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按摩法:用点揉法,拇指指端放于阴陵泉穴处,先点后揉。每次3-5分钟。

7、阴郄穴

阴郄,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郄穴。

阴郄。阴,水也。郄,空隙也。
本穴物质为通里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经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故名阴郄。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主治病症: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喑。

作用功效:沟通心肾。

按摩法:用手指指腹按压阴郄穴,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次3-5分钟。

8、阴市穴

阴市穴,足阳明胃经:

阴市。阴,水也。市,聚散之地。
本穴物质为髀关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脾土外渗之水,因本穴处肉之陷,经水在此汇合之状,故名。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主治病症:膝关节痛,腿膝麻痹,脚气;寒疝,腹胀,腹痛。

作用功效:温下焦,散寒除湿;通经络,强腰膝,利关节。

按摩法:膝盖弯曲,双手交织,扭动按摩阴市穴,每次3-5分钟。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3)
上一篇 2022年3月7日 上午9:33
下一篇 2022年3月7日 下午3:51

相关推荐

  •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怎么办?颈椎疼痛怎么缓解?

    看到这个标题,此刻你是不是在想自己的颈椎又疼痛了,然后习惯性转转头,听到脖子几声响。 颈椎的构造了解一下 人的颈椎由7节椎骨组成,每节椎骨之间由前方的椎间盘和后方的小关节相连,另外椎骨周围特别是颈后部有很多的肌肉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颈椎骨连在一起会形成一条向前突出的曲线,就像是一张向前拉开的弓,而颈后部的肌肉就像是弓弦。形成这样的曲线,或者…

    2021年7月17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天冲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天冲穴别名天衢穴。 1、天冲。天,天部气血也。冲,气血运行为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吸热后胀散并由本穴冲射于天之各部。本穴物质为率谷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穴外传入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冲射于胆经之外的天部,故名。 2、天衢。天,天部气血也。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或树枝交错而出之貌,此指穴内气血向外的输出状态。天衢名意指胆经气血由此向…

    2022年4月3日
  • 人体经络12个原穴

    原的第一个意义是指本原、原气,肾间之动气,人生根本之气。 原的另一意义可以指宽阔平坦之处,诸脏之原恰与俞合,而诸腑之原排列于五输穴的俞穴之后,原穴多居脉气丰盛处,脉气在俞原之处比较盛大。此处肉多,多能主气。 原,含本原、真元之义。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

    2022年2月12日
  •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间使穴

    间使穴(鬼路穴) 1、间使:间,间接也。使,指使、派遣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行至本穴后,经水逐步降温,生发出心火所克的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如被它物间接的指使一般,故名。 2、鬼路:鬼,与天相对,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路,通行的道路。鬼路名意指心包经的经水由本穴流行通过。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在…

    2022年1月5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曲鬓穴

    穴位解析释义 曲鬓穴别名曲发穴。 1、曲鬓。曲,隐秘也。鬓,鬓发也,既为肾气所主之物又为血之余,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而性温热。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化雨而降。本穴物质为悬厘穴传来的天部寒湿水气,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而降,所降之雨虽与天部气血相比而为寒湿,但仍为温热之性,故名。 2、足太阳少阳之会。本穴虽为胆经之穴,但其气血的运行变化是受膀胱经外散的寒湿之气而表现…

    2022年4月3日
  • 足厥阴肝经经穴:中都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中都穴又名中郄穴、太阴穴、大阴穴。 1、中都: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都,都市之意。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蠡沟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而成一个水湿气场,所处为天之下部,本穴如同肝经气血的集散之地,故名。 2、中郄: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郄,孔隙也。名郄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云气只有极少部分吸热上行。本穴物…

    2022年3月1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大肠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大肠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大肠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大肠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大肠俞。 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大肠俞。 大,与小对言。肠是指人体消化器官的后半部分。盖“大肠”即从盲肠至肛…

    2022年4月22日
  • 督脉穴位:身柱穴

    穴位解析释义 身,身体也。柱,支柱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饱满之状。本穴物质为神道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此气因受体内外传之热而进一步胀散,胀散之气充斥穴内并快速循督脉传送使督脉的经脉通道充胀,如皮球充气而坚可受重负一般,故名。 身柱穴,属督脉。身即身体,柱即支柱,此穴在第三胸椎下,上连头项,下通背腰,如一身之支柱,故名身柱。 柱指撑住。穴在…

    2022年5月21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督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督俞穴别名高盖穴、商盖穴、高益穴。 1、督俞。督,督脉也,阳气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督脉的阳气由此输向膀胱经。本穴为膀胱经接受督脉阳气之处,故名。 督俞穴,别名高盖。属足太阳膀胱经。督指督脉,俞即转输,此穴居督脉中点之旁,是督脉之气转输的部位,故名督俞。 督,指督脉。穴为督脉之气输注之处,故名督俞。 督,有督统、正中之义,指督脉。俞,指腧穴。…

    2022年4月18日
  • 经外奇穴:中魁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中”,指的是正中心,“魁”,首或第一的意思。首为阳,尾为阴,故名“中魁“。 取穴 中魁穴位于手中指背侧,当近侧指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屈指取之。一说在手中指背侧,远侧指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疏通活络、降逆和胃。 主治疾病: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鼻衄,牙痛(齿痛),白癜风等。 穴位配伍:中魁配公孙…

    2022年6月21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