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温差大,这34天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今日出伏(昨天是超长三伏天最后一天),漫长的三伏天,正式走到尽头了。难熬的炎炎夏日随着伏天一起结束。

出伏后,昼夜温差变大,一天中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今天就有明显的感觉,伏天晚上6、7点外面的温度都很高,今天吃完晚饭出来感觉很舒服。

出伏后这段时间,也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

从8月21日(出伏)开始到9月23日(秋分),这34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

昼夜温差较大,“一冷一热”人体血管受刺激收缩,血管阻力增大,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

心血管

下面4招可以帮助保护血管

1、少量多次喝足水

秋天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皮细胞更易丢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

不爱喝水

血液粘稠度也与喝水量有关。研究表明,每天喝6~7杯水比喝2~3杯水,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更低。

血液最黏稠的时间段是半夜到清晨。睡前喝半杯水,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提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睡前喝水,对于肾功能不全者不建议睡前喝水,会增加肾脏负担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轻体力劳动者女性每天饮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这是最少量,每天喝2000~3000毫升都可以。

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或者小口喝水,多喝几次。就跟喝功夫茶差不多。


2、出伏后应关注冷暖变化,做好增减衣服的措施。

如果气温已经明显下降,仍穿着过于单薄,就极易受到寒冷刺激,引发感冒等疾病。

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适时增加衣服,防寒保暖。


3、适度运动解秋乏

民间有句老话,“夏过无病三分虚”。夏秋交接之后,人极易倦怠、乏力。

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还能把血液中的“坏”物质代谢掉。

慢跑
慢跑

散步、慢跑、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


4、每天一把坚果,保护血管

入秋后,建议大家每天吃一把坚果(10~20克)。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一项对8.6万名女性进行的调查发现,每天吃20克坚果的人比每周吃5克以下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要低35%。

榛子、核桃、杏仁等坚果类食物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为丰富,有助于调节血脂,美国心脏学会已经将其列为“护心食物”。

坚果

另外,南瓜子、山核桃中的锌也有助于预防皮肤干燥。

出伏后,秋燥的困扰随之而来。

嘴唇容易脱皮、咽喉干、免疫力降低,稍不留神就会感冒、发烧。这时调整饮食也能帮你防秋燥。

1、橙色蔬果缓干燥

胡萝卜

胡萝卜、彩椒、芒果等橙黄色蔬果还富含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嘴唇和咽喉上皮细胞完整性,从而缓解秋燥。

另外,蔬果含有的番茄红素、花青素、维生素C均有利于皮肤健康。

燕麦、小米、高粱、薏米、红豆等粗粮的谷皮和糊粉层富含有利于皮肤健康的B族维生素。

燕麦

我每周早餐都有燕麦粥,详情参见:我的营养早餐——燕麦片

因此,建议多吃杂粮饭或粥、杂粮豆浆或磨成全谷粉。


2、立秋后,呼吸道容易出现不适,引起咳嗽多痰等问题。秋天多吃白色食物可防秋燥。

白色食物 白萝卜

常见的藕、白萝卜、冬瓜可以入汤;新鲜莲子可以直接吃,或拌凉菜;干莲子可以入粥;秋梨做汤更润肺;铁棍山药可以入粥,普通山药直接做菜。

还可以多吃一些银耳、荸荠、百合、山药。少食辛辣、烧烤、油腻的食物。


3、过度食用生冷瓜果、冰冻食物,会加重心脏负担、损伤消化功能。

应适当食用具有滋养补益食物,如西红柿,甜酸适中、维生素C含量高,热炒、凉拌皆宜;黄瓜不仅清热解暑,还可降血脂。


4、多喝粥汤防秋燥

秋天汤汤水水不能被忽略。前一天晚上把原料淘洗好放入电饭煲,加水,定好时间,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喝到热乎乎的粥了。

用高压锅45分钟就能做一锅汤,平时海带、山药、藕、冬瓜加排骨炖汤或鱼汤都能滋补身体。

莲藕排骨汤

重要提示

最后提醒大家,秋天忌情绪波动大,学会减轻压力、放松情绪。尽可能保证夜间睡眠充足,并坚持午睡,做到劳逸结合,切忌过劳。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85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20日 下午5:30
下一篇 2019年8月22日 下午10:14

相关推荐

  • 醋泡大蒜杀菌开胃,但有两类人群吃会适得其反

    我和老婆都喜欢吃大蒜,进入夏天后老婆买菜会偶尔买一点醋泡大蒜回来。端午节前妈妈来小住了一段时间,给我们泡了一罐醋泡大蒜,那味道……美滋滋!!! 虽然醋泡大蒜味道美极了(对于喜欢吃的人来说),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所以今天就说说哪些人群不适合吃醋泡大蒜。 你可能听说过:“有吃肉不吃蒜,营养少一半”。用醋泡大蒜,制作的开胃小菜,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而…

    2019年6月28日 夏季养生
  • 生活小常识:关于鸡蛋那些事,都为你总结全了

    对于吃鸡蛋,相信很多人都在行,什么水煮蛋、茶叶蛋、蒸蛋、炒蛋……大家都会做。但在鸡蛋存放这件事儿上,很多人都可能犯错了。有人就中过招。 你可别以为鸡蛋保存是件小事儿。保存不当,营养丰富的鸡蛋分分钟变要人命的毒蛋! 鸡蛋这样放冰箱保存,分分钟变毒蛋 鸡蛋买回家,有人总习惯洗洗再放冰箱,但这样做反而不利于鸡蛋保存。换句话说,洗过的鸡蛋会更容受细菌病毒侵蚀,从而变…

    2020年9月9日
  • 24节气养生——谷雨节气食疗养生

    雨生百谷,时雨将至。 土膏脉动,谷物得雨而茂盛。 谷雨节气这是一年中最关键的雨水。谷雨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15天后立夏。 今天是谷雨节气,我们文章《24节气第6个节气——谷雨节气,谷雨节气养生》已经介绍了谷雨节气如何从穿着,作息,运动等方面需要注意的。《谷雨养生全攻略,养生谨记七件事》这篇文章也推荐大家了解更多谷雨养生知识。 谷雨节气,肾水消耗最厉害的时节…

    2020年4月19日 春季养生
  • 三大方法预防伤肺的寒邪,振奋阳气,驱散寒湿之邪!

    春初天气变化快,容易出现昼夜温差大的倒春寒情况,要想抵御寒邪外闭,内则郁热等寒热错杂情况,还需多做做舒张运动。 以下给大家分享三大方面预防伤肺的寒邪,供大家参考。 防寒保暖仍是要务 春天是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但是冬寒还未完全离去,故容易出现昼夜温差大的倒春寒情况,而寒邪主收引,春天又有阳气生发之势,所以容易导致寒邪外闭,内则郁热等寒热错杂情况。 大家都翘首期…

    2020年3月11日 养生运动
  • 立秋后是养肺的黄金期,简单4招教你如何养肺润肺

    立秋后,还处于三伏,天气并未转凉,此时,还要助于防暑降温。 燥主秋令,且燥邪易伤肺。肺,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 如,肺气太强,容易口干舌燥、喉咙痛。若,肺气虚,则会伤及元气,令多种疾病接踵而来。 如果,秋燥伤肺,则冬季来临时,易出现肺系疾病。所以,立秋后,是养肺的“黄金期”,此时,一定要做好肺部的保护工作! 立秋后,养肺“黄金期”,简单4招,…

    2020年9月9日 养肺润肺
  • 膳食纤维素对糖尿病的好处

    糖尿病又被称为”富贵病”,就是指精细的饮食吃得太多,所以现在都提倡高纤饮食,高纤维饮食也叫多渣饮食,糖尿病人每天进食的膳食纤维不应少于40克。 什么是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指来源于植物的不被小肠中消化酶水解而直接进入大肠的多糖(非淀粉多糖)和极少量木质素的总和。 膳食纤维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dietaryfiber)和…

    2021年7月29日
  • 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立秋,立秋养生宜润燥养肺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孟秋,是指秋季第一个月,农历七月),丰收之际的到来。 每年8月7日到9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2019年8月8日 养肺润肺
  • 人到夏天脾胃虚弱,食疗加穴位调理改善你虚弱的脾胃!

    夏天来了,炸鸡、啤酒、小龙虾……面对各种“诱惑”,很多人脑子想吃,但食欲大减;并且容颜日渐憔悴、倦意愈发明显……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怎么回事呢? 脾胃伤,百病生 夏天是脾胃最为脆弱的时候。一个人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他的生命盛衰。脾胃虚弱的人,说话无力,身体羸弱,疾病丛生。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 脾胃若正常运转,则人体能时时得到营养…

    2021年6月13日 养生误区
  • 立秋后肺“养不好”,麻烦不少,养肺润肺有妙招

    立秋+三伏,今年的立秋仍然是在闷热中度过的。 不过,虽然天气短期内还会很热,但立秋后的这股热不同于夏天。 除了一早一晚的凉风外,气候的逐渐干燥,也使肺脏变得脆弱。 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秋季人体最易失守的防线。 肺“养不好”,麻烦不少 肺怕燥——干咳 立秋之后,气候逐渐转为干燥,易耗伤津液,故秋季常见口鼻干燥、干…

    2021年8月8日
  •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特别是这4类人群

    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所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据中医人体穴位图标注,人体双足部共有66个穴位,对各种刺激都非常敏感。所以,衍生出了中医足疗法。泡脚,又称“足浴”,是中医足疗法的重要内容。用热水泡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既解乏,又利于睡眠。 我们不要去改变别人,只有我们自己改变了,让他人看到我们的…

    2019年7月27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