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
一家三代都得糖尿病,难道是遗传?真正的影响因素是肥胖和口味重
糖尿病作为我国中老年人高发的慢性疾病,向来受到许多关注。对待糖尿病,最重要的就是防控,一些家里有糖尿病老人的青年都很担心,听说糖尿病会遗传,真的是这样吗? 糖尿病也分很多种,最常见的是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遗传因素占比比较高,但是在人群中发病率很低,而二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它才是我们大家担忧的中老年人高发的糖尿病。 有人会问,为什么人…
-
八点前吃早饭可降低糖尿病风险!五种早餐很危险!
我们常听说吃早饭对身体好,最近研究人员还发现吃早饭可以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吃早餐降低糖尿病概率! 近日,发表在内分泌学会2021年度年会(ENDO 2021)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采用10小时间歇性禁食策略,还是将一日三餐分布在每天13小时的传统策略,那些在早晨八点半之前开始吃早餐的人血…
-
膳食纤维素对糖尿病的好处
糖尿病又被称为”富贵病”,就是指精细的饮食吃得太多,所以现在都提倡高纤饮食,高纤维饮食也叫多渣饮食,糖尿病人每天进食的膳食纤维不应少于40克。 什么是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指来源于植物的不被小肠中消化酶水解而直接进入大肠的多糖(非淀粉多糖)和极少量木质素的总和。 膳食纤维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dietaryfiber)和…
-
水果不甜,就不升糖了吗
不少患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直觉来判断水果含糖量高不高,他们认为吃起来甜的水果含糖量就高,就不会升血糖,不怎么甜的就可以吃,对我们的身体影响不大,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 西瓜是夏季时令瓜果之一,具有清热消暑的功效,但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西瓜很甜不敢吃,其实西瓜在水果中算低糖水果,糖友们也可以适量食用。 查食物成分表,每100克西瓜瓤平均含5.8克碳水化合…
-
踢毽子这种锻炼方法可以降血糖,在家也可以锻炼
糖尿病人不适合较长时间地运动,踢毽子运动量不大,却能使全身得到活动。同时,踢毽子还能使居高不下的血糖值有所下降。生理学研究表明:每日踢20~30分钟毽子降糖效果显著。 踢毽子可以提高人体的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经常踢毽子,就能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踢毽子所需场地小,不必与人争抢,运动量大小可随意控制,因人而异,男女老少都可参加,特别方便。在不适宜从事…
-
饮料当水喝,27岁女生双眼险失明!这类人千万警惕!
在炎热的夏日,的生命是都是快乐肥宅水给的! 可乐+冰,双倍快乐!一口下肚,彷佛命运都会被改变 可万万没想到,有位27岁的妹子却因喝饮料,差点把自己整瞎! 她从小饮料当水喝,27岁就喝出白内障!下楼都看不清路!27岁的小雅从小就喜欢喝饮料,口渴的时候就用饮料解决,几乎从不喝水。 最近,小雅因双眼看不清,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白内障,建议尽快做手术。 要知道,白…
-
比癌症更可怕,癌症仅排第三,“头号杀手”正在慢慢靠近
一说起癌症,很多人都把它当成“死亡”的代名词!因此,在这谈癌色变的时代,我们千方百计的想要逃开癌细胞的攻击…… 然而,万万没想到,“健康杀手”排行榜中,癌症仅排第三! 致死率比癌症还高的“二大杀手”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远离呢? 两大“杀手”的杀伤力 据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发布的《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的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报告显示:中国…
-
凡是皆有利弊——眼睛杀手:大蒜百益唯独害目
“大蒜对眼睛不好”的说法源自何方呢?原来,我国民间早有“大蒜百利,只害一目”的说法。再深究下去,可能要涉及中医的“病机”。听听中医医师怎么说:从中医理论讲,大蒜吃多了,的确对眼睛不好,这是因为蒜辛辣、伤血,而血能养肝,眼睛的视物功能主要来源于肝脏,因此“目得血方能视”。 今天带大家了解大蒜的利弊,合理使用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是如果超量对眼睛会形成一定的伤害…
-
“伪养生”害一生,6大养生误区,不养生反伤身,你中了几个?
养生,本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生活地更加从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收藏各种养生知识,生活中衣食住行都非常注意。 但有些你所“认为”的养生常识可能是错的,是“伪养生”,如果你还照做,那可就适得其反了。 误区一:年轻的时候多奋斗,年纪大了再养生 奋斗,是很多年轻人的座右铭,确实,年轻的时候多努力无可厚非,但是长期熬夜、…
-
【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人不能只关心血糖,还有更重要的……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word diabetes day),今年的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The Family and Diabetes)。糖尿病的治疗和康复不仅仅是患者本人的事情,更是整个家庭的事情。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健康都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全家行动起来,共同关心糖尿病患者,是每位家庭成员的义务与责任。正因如此,糖尿病患者本人以及其家庭成员都应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