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经穴:率谷穴

穴位解析释义

率谷穴别名率骨穴、蟀谷穴、率角穴、蟀容穴。

率谷。率,古指捕鸟的网或带领,用网捕鸟时网是从上罩下,此指胆经的气血在此开始由阳变阴。谷,两山所夹空隙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后化为阳气而上行天之上部。本穴物质为曲鬓穴传来的弱小凉湿水气,吸热上行至本穴后达到了其所能上行的最高点,水湿之气开始吸湿并发生冷降的变化,如捕鸟之网从高处落下一般,故名。

蟀谷、率骨、率角、率容名意与率骨同。其中,蟀通率,骨指穴内气血表现出肾水的收引特性,角指本穴位于耳角部位,容则指本穴容纳外部传入穴内的寒湿水气。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 穴位含义:胆经的阳热之气在此吸吸湿冷降。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 运行规律:散热吸湿后循胆经下行。

率谷穴,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何为率谷穴?

率谷。率,古指捕鸟的网或带领,用网捕鸟时网是从上罩下,此指胆经的气血在此开始由阳变阴。谷,两山所夹空隙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后化为阳气而上行天之上部。本穴物质为曲鬓穴传来的弱小凉湿水气,吸热上行至本穴后达到了其所能上行的最高点,水湿之气开始吸湿并发生冷降的变化,如捕鸟之网从高处落下一般,故名。

颔厌穴 人体头部血管分布图
颔厌穴 人体头部血管分布图

大家注意穴义所言黑体字:“吸热上行至本穴后达到了其所能上行的最高点,水湿之气开始吸湿并发生冷降的变化……”,在以前的穴位解读中,我曾经多次提及,凡出现“吸热”一词,其穴周多有动脉;而出现“冷降”一词,则附近多有骨缝,从上面的示意图大家就可以看出来了。

“率”字,穴义称其为捕鸟的网,这里指的就是率谷穴的气血上升到了鳞状缝周边时,开始进入到骨缝中,形成“冷降”,这个过程就好比一张网从天而降,这是一个形容词;“”,山谷状,指的是气血汇聚地,这也是一个象形词。

足少阳+足太阳交会于率谷,且二者均为阳经,这就说明其是一个提升阳气的大穴,并且刺激胆经上的率谷穴,可同时调理足太阳膀胱经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取穴

率谷穴 人体穴位图
率谷穴 人体穴位图

取穴方法:率谷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穴直上方。

率谷穴 人体穴位图
率谷穴 人体穴位图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收降湿浊。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呕吐,小儿惊风。

穴位配伍:

  • 率谷配足三里、合谷,治流行性腮腺炎。
  • 率谷配印堂、合谷、太冲,治眩晕、耳鸣、小儿急慢惊风。
  • 率谷配听宫、翳风、中渚,治耳鸣,耳聋。
  • 率谷率谷配风池、太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治偏头痛。
  • 率谷配人中、曲池、太冲,有祛风清热镇惊的作用,治小儿惊风。
  • 率谷配足三里、中脘,有和胃止呕的作用,治呕吐。

临床运用:现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结膜炎等。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艾条灸5-10分钟,艾柱灸3~5壮。

按摩疗法:

率谷穴醒酒解酒

《黄帝明堂经》记载:“主醉酒风热发,两角眩痛,不能饮食,烦满呕吐”。也就是说对于饮酒过多,酒热引起血管怒张,并伴有血压增高,阳明呕吐等症状的头痛可以用率谷穴的天部之人的刺法,针刺的时候,触摸率谷穴位处的扩张的血管,直刺血管边缘,可见针随着血管搏动。”

我试着摸了一下,这个位置还真能摸着血管的跳动,估计酒喝多了的人,这个地方脉动的更厉害。因此,当喝多了头痛、呕吐时,可以刺激一下率谷。普通人可以点按,也可以用刮痧、拍打的方法,也就是说,不用太考虑具体的位置,只要那个区域不舒服,大面积刮痧、拍打即可。其作用就是让会聚在此的气血散开,加速气血流通,从而解除头痛的困扰。

按摩手法:正坐,举起双手,指尖向上,掌心向内,以中指或食指指腹点揉两侧率谷穴。点揉时指腹紧贴头皮,避免指腹与头皮或头发形成摩擦,点揉该穴时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以有酸胀感为佳。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一般双侧率谷穴同时点揉。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上午9:53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下午4:05

相关推荐

  • 眼屎多 是否在暗示健康隐患?

    正常情况下,眼屎多为透明或淡白色,量较少,可及时从泪道排出,不易被察觉。如果眼屎增多,或“变异”成其他形式,可能提示机体状况不佳或眼部疾病。 为什么眼屎多? 空气中的灰尘、细菌、挥发性气体等物质,会使眼睛产生过敏现象,表现为瘙痒、胀痛、眼屎增多等。受到强光、灰尘、异物等刺激,也会造成眼睛不适,使眼屎增多。 如果鼻泪管阻塞,会妨碍泪水排泄,使之积聚在泪囊,形成…

    2021年8月24日
  • 用好肾俞穴、八髎穴和督脉,改善男女生殖系统问题,补肾暖宫一举多得

    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可能会感觉到腰酸背痛、腰膝酸软。会用空心拳捶捶腰背,或者捏捏腰,这样稍微能缓解一些。 对于有中医养生基础的人都知道腰部有对于肾脏和生殖系统的穴位,那就是肾俞穴和八髎穴。 长期坚持按揉,推揉这些穴位可以改善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男性可补肾虚,治疗肾虚的病变,如腰酸膝软、四肢不温、尿频、尤其夜尿多等症状。 女性可暖子宫,治疗生殖泌尿…

    2020年4月19日 温补肾精
  • 经外奇穴:下极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下极俞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十五椎、下极之俞。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腰椎棘突下。浅层有第3 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3腰神经的后支的分支和第3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和属支。 取穴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腰椎棘突下。 取法: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与嵴柱交点向上推1个椎体,…

    2022年7月5日
  • 足厥阴肝经经穴:足五里穴

    穴位解析释义 足五里穴又名五里穴。 足,指穴在足部。五里,指本穴气血的作用范围如五里之广。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五里之广,故名。 穴位含义:肝经的冷降水湿及脾土尘埃在此覆盖五里之广。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及随风气中吹带的脾土尘埃。运行规律:由天冷降归于地部。 取穴 足五里穴位…

    2022年3月2日
  • 任脉经穴:水分穴

    穴位解析释义 水分穴别名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 1、水分。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质神阙穴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而得名。 水,指水液,水气。分,指分别,分利。本穴位在脐上1寸,当小肠下口,是小肠分泌清浊的分水岭,《针灸聚英》:“穴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

    2022年5月29日
  • 五根手指对应的五脏

    由于最近自己时不时右手中指、无名指会发麻、冰冷,想起之前老师说的五根手指对应的五脏关系,想了解自己身体健康问题在哪里,所以整理了这篇文章。 手掌为阴,手背为阳,五个手指刚好是阴阳交错。手指一般代表头,手掌一般代表内脏,手背一般代表我们的背部。 一个人内脏经脉的气出来首先到手指,所以一个人内脏的问题马上可以在手上可以看出来。人的手指是非常敏感,很容易反映一个人…

    2019年1月28日
  • 中医穴位归纳:4个肓穴

    温馨提示:以“肓”命名的穴,涉及到2条经脉的四个穴: 膀胱经:膏肓、肓门、胞肓 肾经:肓俞 但符合命名规则的只有肓门和肓俞,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穴,前者位于后背,后者位于腹部,其相对的位置,虽不是简单的投影关系,但位置相差并不多。肓俞在腹中部,当神阙(任脉)旁开0.5寸。肓门位于第一腰椎棘突下,悬枢(督脉)旁开3寸处。 除膏肓穴外,其余三穴的“肓”字意思均为“…

    2022年6月10日 穴位养生
  • 足少阳胆经经穴:承灵穴

    穴位解析释义 1、承灵。承,承受也。灵,神灵也,天部之气也。该穴名意指头之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胆经。本穴物质为正营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此气散热并吸湿冷降,头之天部的寒湿之气亦随之汇入穴内,本穴如有承受天部寒湿水气的作用,故名。 2、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吸湿冷降,阳维脉满溢之气随之汇入穴内,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2022年4月6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天枢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天枢穴别名长溪穴、谷门穴、长谷穴、循际穴、谷明穴、补元穴、循元穴。 1、天枢。天星名,即天枢星,为北斗星的北斗一,其左连线为北斗二天璇星,右连线为北斗四天权星。该穴之名意指本穴气血的运行有二条路径,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本穴气血物质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门穴二穴传来的风之余气,其二是由气冲穴与外陵…

    2022年3月25日
  • 足少阴肾经经穴:水泉穴

    穴位解析释义 1、水泉:水,水液也。泉,水潭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本穴物质为大钟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聚集后如同水潭,故名。 2、肾经郄: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经水因本穴所处位置低下而为聚集之状,只有极少的满溢之水外传照海穴的高位,经水的运行如从孔隙中输出一般,故为肾经郄穴。 附注:肾经郄穴。 穴位含义:肾经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

    2022年3月6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