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养生重在养心

当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斗指西南,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五一小长假刚过完,就连续几天阴雨绵绵,穿着棉衣就进入了夏天。最近的天气就是这样。

立夏养心
立夏养心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从这以后气温会明显升高,炎暑将近,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的时候。

立夏以后,万物繁茂,生机勃勃,进入到了快速生长期,人体的消耗也随着气温的上升逐渐加大,很容易会出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心跳加快的症状,由于身体大量的水液丢失,会出现诸多“上火”的症状,比如说:目赤肿痛、口干舌燥、咽痒咽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燥等等。另外由于气温升高,各种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跃,饮食稍微不注意又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等胃肠道反应。

所以从立夏起我们就要身体力行,调整好我们自己的身体以平安度夏。

晚睡早起 重视午休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夏季属火,在脏为心,汗为心之液,舌为心之苗

所以立夏之后就要重点关注心的问题,不能过度劳累,避免大汗造成津液的丢失。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大怒,以免伤心、伤身、伤神。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因为白昼还在逐渐增长,所以晚上可以适度的晚睡一会,早晨还是应该早点起床,但是在中午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补一个午觉,以促进心阳的恢复、

建议午觉时间不超过1小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越睡越困。所以午休时间不要过长,以避免出现午睡后的劳累感。

立夏后的饮食应该注意增酸减苦,因为夏季以后人体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适度的增加酸性食物的摄入可以达到补肾助肝的目的。

同时酸性收引,夏季人体皮肤腠理大开,排汗量增大可造成心阳不足,适当的食用酸性食物可以使皮肤腠理收缩,达到生津止汗的目的,比如说我们夏天常常饮用的乌梅汤就有这个作用。

乌梅汤
乌梅汤

同时夏季以后我们往往由于酷暑难耐而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适度的酸性食物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作用。

夏季以后随着人体消耗量的增加、水分的丢失、天气的炎热会造成我们明显的上火失液的情况,所以消暑食物必不可少。

同时要注意液体的补充,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性味偏平、偏凉的肉类(比如鸭肉、虾、鲫鱼、猪肉等等)都可以进食。烹饪手段在保证卫生的情况下以凉拌、水煮、炖汤、清炒、清蒸为宜。

同时在出汗多的日子里,要注意把菜做的略咸一点,补充出汗丢失的盐份,但是要避免过度使用辛辣味的调味品进行烹饪。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所以要特别重视“静养”。

立夏时节,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做到“戒怒戒躁”,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切忌大喜大怒,不可有过激之处,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静养 听音乐
静养 听音乐

平时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听轻音乐等。

还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夏季炎热,防暑降温,但冷饮、冷食不能太过;善处阴凉以避大热,但又要避免寒湿直中,以防伤阳。

冷饮
冷饮

即便炎热和大汗也要避免冷水浴,因为冷水刺激通过神经反射会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反而会使得散热困难,造成体温升高甚至引起中暑的表现,而应该进行热水浴使毛细血管扩张、使身体中的热量被带走。

还有些朋友因为酷暑贪凉寒进食过多的冷饮、或是长时间处于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造成机体对冷热刺激的不耐受而引起寒热错杂的苦夏症状。夏季,养阳的重点就是“勿贪凉”。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许多人因怕热怕出汗,整天躲在空调房间里,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事实上,适当地出汗可以降低体温,也可以排毒。

夏季锻炼身体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

慢跑
慢跑

对于运动的时间,许多人都认为最好选在早晨,且晨练越早越好。研究表明,在夏季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所以,宜选择上午7点~8点或者下午4点~5点之间运动

最后,推荐几种适合夏季饮用的茶饮,以伴我们清凉舒适过夏天。

茶饮很简单,大家根据喜欢的口感和需要调配饮用就好。比如说乌梅山楂桂花甘草汤,绿豆汤,赤小豆苡仁汤就需要煮,以酸甘化阴,消暑利湿生津。

金银花茶
金银花茶

而荷叶茶、薄荷茶、金银花茶、菊花茶、竹叶茶等等,就适合热水冲泡,晾温饮用,以清心除烦解暑。这些都是非常适合的夏季饮品。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
上一篇 2019年5月6日 上午9:23
下一篇 2019年5月7日 下午5:29

相关推荐

  • 宝宝吹空调的正确方法,宝宝不感冒发烧,宝妈宝爸少担心!

    炎炎夏日来临,空调成为了必不可少之物,很多有宝宝的家长在空调的使用与否、如何使用上有很多的争议,那么夏天到底能不能让宝宝吹空调呢? 个人建议,尽量少使用空调,为什么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汗才是夏天最好的保养品,这篇文章会告诉。 前段时间宝宝感冒发烧,整晚39度高烧,整晚抱着宝宝感觉全身好烫,作为新手奶爸真的很担心,所以以后自己应该多了解些宝宝健康知识,一旦自…

    2019年7月26日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汗才是夏天最好的保养品

    汗水黏黏的、有异味,还会弄湿衣服,出汗的时候人也不舒服。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设法不出汗、少出汗,吹空调、不运动、用止汗露… 其实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人体的生理规律。花尽心思让自己不出汗的养生法,也是错误的。平时出汗少,毒素排不净、免疫力下降;夏天出汗少,感冒、关节炎、失眠就会找上你,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是成倍涨…… 夏季不要怕出汗,应该适当出汗,这是人体正常的…

    2019年7月25日
  • 五毒月九毒日即将来临,五毒月究竟毒在哪?男女禁忌不可不知!

    毒五月,是指农历5月,2020年6月21号正式进入。去年这个时候我们也讲过《毒五月我们必须知道的禁忌》。 古人形成了很多消解“毒五月”养生之法,比如采摘艾叶以辟邪气,佩戴香囊以清污浊,甚至有已婚女子在“毒五月”回娘家,避免与夫同房的做法。 端午九毒日,请一定要记得泡浴、刮痧、拔罐、艾灸起来了。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养阳的时候。请抓住机会排毒驱邪、排寒湿,养…

    2020年6月28日 夏季养生
  • 24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小暑

    7月7日,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日子,具体就不说了,卖个关子。瞟了一眼日历,今天是小暑节气(农历六月初五)。 小暑是24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7月6日-8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就迎来了小暑节气。那小暑节气中的“小暑”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小暑节气的解释,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这样描述的:小暑,六月节。暑,热…

    2019年7月7日 夏季养生
  • 24节气之大暑节气,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刻来了

    大暑简历 外文名:Great Heat大暑时间:2020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二)代表寓意: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候特点:高温酷热风俗活动:晒伏姜,烧伏香风俗食物:饮伏茶养生:补脾健胃三候: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特点: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最为频繁 大暑习俗 台州椒江人: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

    2020年7月22日 夏季养生
  • 人体阳气的特点,夏季养心护阳应该怎么做

    立夏之后,这几天经历过一场雨水,气温开始飙升,天气炎热,阳气最盛。而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夏季对应人的心脏。因此,当下正是养护心阳的最好时机,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如果能够顺应中医的养生观点进行养护心脏,将能有效保护自己的阳气,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人体阳气的特点 如果身体里面的阳气不足,那么阴气就会过剩,阴阳不调就容易引发很多的健康问题。人体的阳气有三大特点: …

    2020年5月7日 夏季养生
  • 夏季养生——饮食篇

    昨天我们讲到 夏季养生要点养心护阳,夏季养生作息篇——顺应四时 。从作息时间上讲到夏季养生的要点。 今天我们就从饮食上来讲讲夏天养生要注意什么 饮食养生牢记“三宜三不宜” 宜多吃果蔬 夏季炎热,人体水分流失快,饮食必须注重补水,除了多喝水以外,要多吃水分充足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如西瓜、西兰花、菜花、包菜、黄瓜、西红柿等。尤其一些深色的果蔬,如胡萝卜、红黄番…

    2019年6月2日
  • 3道清凉方,助你消暑强身两不误

    夏天西瓜是消暑降温的利器,但是很多人都喜欢吃冰西瓜,其实西瓜冰冻后再吃是不正确的,最好是线切先吃。冰西瓜这个话题我们改天再单独讲。 不正确的消暑方式不仅不能消暑降温还会损伤身体健康,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们既能凉爽又健康呢?我推荐试试3个饮食清凉方给大家。 1、黄芩薄荷饮 取黄芩9克、薄荷6克、甜叶菊3克,沸水冲泡即可,适合日常调理。它能帮助我们疏调气机、缓…

    2019年6月23日
  • 夏季冠心病该如何养生?这些“养心”建议需注意

    为什么说夏天也要预防冠心病发作呢?这是由于当气温升高后,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到5倍,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这种环境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大大增加冠心病发作的风险。夏天预防冠心病发作,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于在室外活动 在室外活动时,冠心病患…

    2021年7月16日
  • 暑天无病三分虚,大暑前后上蒸下煮,养生小妙招教你补充人体津液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最近几天您是否感受到上蒸下煮的热度?日晒、暑热、水湿互结,将在大暑节气里达到一年中的高峰,在这样的桑拿天里,“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可不是开玩笑! “大者,乃炎热之极也”,人体腠理疏松,暑邪使人大汗,伤害人的津液,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 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较强的滋润和濡养作用,滋润皮肤、肌肉,濡养骨节…

    2020年7月25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