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湿气重?夏日“湿热交蒸”,咋整?夏季祛湿的食疗方法

进入夏季,对于中医有一定了解的人基本上都会注重祛湿气,因为有种说法叫“十人九湿”,其实我们之前很多文章也有提到过祛湿《湿气难缠,十人九湿!湿气重该如何调理,分享祛湿气的穴位和食疗方法》《最擅长化解中焦脾胃的湿气的药食同源药材——陈皮》。

为什么现代人湿气重?

很多现代都市人湿气重,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健康。夏季里一边喝冰镇啤酒一边吃烧烤的人随处可见。还有的人饮食不规律,有时忙得吃不上饭,有时暴饮暴食。他们的脾胃运化功能都遭到了破坏,水液在体内久蕴成湿就会出现湿气重的表现。此外,大量出汗后立即对着空调猛吹或淋浴,情绪抑郁、精神紧张等因素都会令体内津液运化失常,导致湿病的产生。

因此,祛湿的首要任务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适量、有规律。不要自以为体质虚弱就擅补大量肉类、人参、鹿茸等。其次,适当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交际舞、广场舞、慢跑、骑车、登山等,都有助于气血运行,化痰祛湿。同时还应保持居所空气流通,温度适中,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舒缓不良情绪。最后,有一些祛湿效果较好的穴位,如阴陵泉、丰隆、足三里、脾俞、三阴交、三焦俞、肾俞、水分等,可配合针刺、温灸、推拿、按摩等方法,但因寒湿、湿热、外湿、内湿等不同,建议到医院就诊辨证施治为宜。

夏季祛湿宜吃“三豆”

从中医的角度讲,豆类是植物的种子,吸湿性强,因此大多数豆子都具备健脾祛湿的特性。夏季祛湿,首选绿豆、赤豆和扁豆

绿豆
绿豆

1.绿豆:绿豆制品多有清暑利尿祛湿的功效,如绿豆汤、绿豆糕、绿豆粉等。《本草求真》有云:“绿豆味甘性寒,据书备极称善,有言能厚肠胃、润皮肤、和五脏及资脾胃”。不过作为性寒之品,脾胃虚寒,容易大便滑泄者不宜服用。

赤小豆
赤小豆

2.赤豆:也叫赤小豆,可做赤豆汤、赤豆粥或豆沙馅。单独煮水喝就有不错的祛湿功效。《本草纲目》称之“能利水消肿”。

白扁豆

3.扁豆:扁豆具有健脾清暑化湿的功效,还可治疗急性、慢性腹泻等多种疾病,可与山药同煮,还可做扁豆粥、扁豆茶等料理,更可以炒后食用。

很多著作对其不乏溢美之词,如《药性辨疑》中的“扁豆专清暑…消水湿”,《本草纲目》中的“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不过需要注意,在烹饪扁豆时要做熟,谨防食物中毒。

五招有助祛除体内湿气

一、食疗助除湿

宜多食小米、薏苡仁、玉米、红小豆、白萝卜、紫菜、扁豆、海带、木瓜、山药、冬瓜、莲子、芡实等健脾利湿的食物。少食甜食等肥甘厚腻、酸涩、寒凉之品。

1.薏苡仁赤小豆粥 取等量薏苡仁、赤小豆,清洗干净,加热煮沸后转小火煮,至薏苡仁赤小豆煮熟即可。

2.荷叶粥 建议买些新鲜荷叶,在粥快煮开时放入,焖一会儿即可食用,取荷叶的清新之气带走体内的湿气。

荷叶粥

3.冬瓜粥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具有利尿祛湿的作用,同时也是消暑佳品。此粥可以减肥利湿,适用于肥胖同时湿气大的人群,同时冬瓜仁驻颜悦色,祛斑增白,轻身减肥。

二、药茶健脾利湿,神清气爽

1.藿香荷叶茶 藿香10克,荷叶6克,开水冲泡半个小时后即可饮用。这道茶饮在夏天喝起来会感到非常清爽,并且能帮助祛除体内的湿气。

2.陈皮白术茶 陈皮10克,白术10克,水煎后代茶饮用。此茶可以健脾化湿,适用于体内有湿气,感觉倦怠乏力、头身困重者。

三、居住环境要避免潮湿

《黄帝内经》提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其意思是湿邪伤人,最容易伤人下部。这是因为湿的形成往往与地的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因此,在夏季,居室一定要避免潮湿,尽可能做到空气流通、清爽、干燥。

四、适当运动

阳气 运动

运动能振奋、激发体内的阳气,运动后人体内的阳气就如同夏季的太阳消除地面的湿气一样,能很快消除体内的湿气。

五、经络调养

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水分、丰隆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2~3分钟。

人体穴位图 丰隆穴

水分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1寸,具有化痰祛湿、通调水道的作用。

丰隆穴在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垂足取穴,在外踝尖前缘与外膝眼作一连线,在此连线中点处即为丰隆穴。按摩此穴可以增强脾胃对痰湿的运化能力。

五款茶饮消暑祛湿

1.玄麦甘桔茶

材料:玄参10、麦冬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上述药切粗末,开水冲泡后代茶饮。

该茶饮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麦冬可生津解渴、润肺止咳;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桔梗有助止咳祛痰、宣肺、排脓。适合喉痒干咳无痰、口渴咽干的人群。

2.莲子西瓜茶

材料:西瓜翠衣1g、莲子心3~5个
用法:用热水冲泡,稍凉后饮用。

该茶饮具有清热,解暑,除烦的功效。西瓜翠衣有助缓解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疮、中暑和秋冬因气候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痛、烦咳不止;莲子心可清心,去热,止血,涩精等。适合津伤,口腔溃疡者。

3.菊花龙井茶

材料:菊花10克,龙井茶10克。
用法:开水冲泡,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该茶饮具有舒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龙井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化腻,消炎解毒。适合早期高血压、头痛、结膜炎等患者。

4.藿香佩兰茶

材料:藿香、佩兰各10克。
用法:清水洗净,切碎,冲入开水泡10分钟。

该茶饮具有解毒去暑湿的功效。藿香、佩兰均可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适合夏季胸闷不舒、暑湿人群。

5.人参枸杞茶

材料:西洋参、枸杞各5克。
用法:冲入开水泡10分钟。

该茶饮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人参可补气,固脱,生津,安神;枸杞有助补虚益精。适合气阴两虚的患者。

热水泡脚也能祛除湿气

冬季热水泡脚已成为寻常百姓家推崇的一种养生方法,能够暖身体补中气。其实,在炎炎夏日,通过热水泡脚能祛除湿气,同样也能达到养生的效果。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人体很多重要经脉都起源于足部,一直往上走,通遍全身。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夏天天气闷热,常常会让人感到疲劳困乏,特别是上班族,工作压力非常大,睡前可适当用温热水泡脚,让经络通畅,调节人体机能,既方便简单,也能消除疲劳、缓解压力,还能改善睡眠。

在夏天,天气一热,人们就很喜欢选择吃些生冷的食物,或者经常待在空调房中,这样就会导致湿邪入侵身体。这时候可以选择中药泡脚来排除体内的湿邪,从而达到祛湿保健的功效。

泡脚盆最好深一点,水多一点,没过脚踝最好。脚盆里的水凉了及时续水以保持水温,时间以身上微微出汗为止。

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请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特别是这4类人群》。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3日 下午6:23
下一篇 2020年7月24日 下午12:09

相关推荐

  • 水果肉大家都知道吃,但是果皮才是宝,原来果皮可以治病、美容

    好多人都知道吃水果果有益健康,但原来“有益”不一定只是果肉,我们常弃之的果皮,也有一定的“治小病”功效。好似原来香蕉可以止痕,茄子皮可以淡斑,而且是真正的全天然,无添加,很好用! 柚皮治老年咳嗽 柚皮又厚又硬,要制成菜式,处理工夫真的很多,先要削去外层青皮,取内层如棉絮部分,经泡水、浸洗、挤干,反覆几回,经历一个夜晚,去除青涩才可加以烹调。 虽然有点麻烦,但…

    2020年7月7日 食疗养生
  • 你或许不知道的艾草的功效与作用。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原来艾叶这么牛!!

    艾草在农村是很常见的植物,以前不知道他的功效作用所以没有重视,现在慢慢懂得了所以一下子感觉它就成了宝。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采很多艾草回来晒干泡脚。 艾叶是野菜,也是一味中药,南方人经常食用,而北方一般药用较多。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具有很强的药用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 艾…

    2020年6月4日 食疗养生
  •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养生很重要

    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因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养肝护肝和调节心情。 中医认为,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因此人们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态。 从节气上看,尽管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但还是非常寒冷。因此,应该结合地区和气候实际进行养生保健。 尽管已经立春,但天气依然是乍暖…

    2019年2月4日
  • 徐文兵养生系列——脂肪瘤的食疗法

    中医把这种病叫“痰核”。不管它是脂肪瘤还是神经纤维瘤,为什么管它叫“痰”不叫“淤血”?因为它摸上去是光滑地,可移动地。这种病啊,第一件事就是忌什么,忌口。 徐文兵:脂肪瘤啊,我现在慢慢接触很多人,发现大家都有这个问题。前天有个杂志采访我,那个摄影师一伸胳膊,呵,疙里疙瘩全是这个,他说徐大夫这有治吗? 我说你治过吗?他说我找过,医生说这是遗传,我姑姑、我爷爷都…

    2021年12月24日
  • 二十四节气中第12个节气——大暑,大暑遇上中伏天该如何养生

    昨天刚刚进入三伏天的中伏,进入了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告诉大家中伏应该如何养生,详情请参看文章: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今日入中伏,每天别忘了吃三片姜。 今日10时50分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正式登场。请记住,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今年大暑节气,正值“中伏”第二天。又是中伏,又是大暑,能不热吗?所以大家更要注意健康。 每年阳历7月23日前后…

    2019年7月23日 养脾胃
  • 今日入伏,24节气养生之三伏天养生

    2020年三伏时间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就是三伏天!

    2020年7月16日
  • 长期熬夜晚睡伤身体,但你知道长期熬夜有什么危害吗?

    我曾经也是长期熬夜的人,但是身体的反馈太明显,当我意识到熬夜对自己身体的危害后,开始自律,要求自己不再继续。 夜晚成为不少年轻人难得的休闲放松时段: 一起打游戏 一起吃宵夜 一个人刷短视频 一个人刷剧 一个人刷连载小说 上班太辛苦,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嗨起来。总是安慰自己再玩会儿就睡,结果往往都是玩到深夜。久而久之,不到这个点,就睡不着。 《全球睡眠报告》显示…

    2020年7月13日
  • 不合理饮食的危险隐患,打响肝、胆、胰健康保卫战!

    肝胆胰,是人体三大连锁“化工厂”。你每天都吃到的美味佳肴大鱼大肉,可能是消化系统的杀手。 不正当、不规律的饮食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肝、胆、胰这三大消化器官,那我们日常改如何拯救? 肝脏 。肝脏,位于右上腹,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重要的消化功能和代谢功能;同时,肝脏也是一个合成器官,可以合成蛋白质、胆汁、凝血因子等。 胆。胆呈囊状,位于肝脏脏面下方,主要功能…

    2019年4月18日 养肝护肝
  • 夏季冠心病该如何养生?这些“养心”建议需注意

    为什么说夏天也要预防冠心病发作呢?这是由于当气温升高后,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到5倍,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这种环境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大大增加冠心病发作的风险。夏天预防冠心病发作,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于在室外活动 在室外活动时,冠心病患…

    2021年7月16日
  • 春季养生茶饮——喝茶加点花

    好的茶叶大多是在清明节前后采摘的,被称为明前茶。 明前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所以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如若在明前茶中再搭上几朵美丽的小花,不仅好看好喝,还能提高保健的功效哦! 1、疏肝解郁类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功擅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可用于经前乳房胀痛、胃脘胀痛、外伤肿痛。 绿梅花:味微酸、涩,性平。功擅疏…

    2020年4月12日 食疗养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