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开背,人活百岁!教你5个简单养背方法,身体健康不遭罪!

俗话说:夏天开背,人活百岁。4 ~ 8月是养背部的最佳时期,这时候万物更新,阴消阳长,生发的旺盛阳气对全年的养生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身体内积聚了一个冬天的寒湿、毒素、浊气……在夏季是最好排出的时候。

为什么保养后背这么重要?

很多人只知道养生要养背,但并不知道,保养后背是为了什么。其实养后背,养的是五脏六腑,调的是我们的心、肝、脾、肺、肾。

五脏六腑在背部的反应区

人的后背包含着许多脊椎,许多神经。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如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

所以,保养背部也成了养生很重要的一点。

背部是健康晴雨表

背部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膀胱经上则有人体五脏六腑相对应的俞穴,这些俞穴是运行气血、联络五脏六腑的通路,适当刺激可以起到振奋五脏六腑阳气的作用,疏通经络,袪除体内寒湿,促进背部经络的排毒、排汗功能。

夏季开背是顺应时气,除疾养生的一个合适选择。

五脏六腑在背部的反应区

背部口诀

肺部娇嫩最上面,左边为心右为肝,
下面左脾右是胆,再下左胃右小肠,
臀上左肾加膀胱,右边子宫和大肠。

1、大椎

突出、色素沉着:

——肩颈长期劳损,易引发肩周炎,肩颈经络不通,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头晕头痛,心慌胸闷,长痘。

——肠道宿便便堆积,毒素代谢缓慢,便秘、腹胀、肠鸣。

2、肺区

易上火:

——肺功能减弱,易引发鼻咽问题,鼻炎、咽炎、喉咙,干痒、易上火、胸闷气短。

3、心区

手脚冰冷:

——心火旺,有心事,浅睡多梦,心悸,心慌,手脚冰冷。

4、肝区

明显凸起:

——肝火旺、心情抑郁或脾气暴躁,面黄,口苦,目赤干涩,解毒功能弱,易引发酒精肝,脂肪肝,胆结石,两肋满胀,后背发沉,容易小叶增生,乳腺增生,手脚冰冷。

5、脾区

推膀胱经时更容易判断,有气节、肿胀:

——肤色暗黄、皱纹明显、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胀胃疼、打嗝反酸,肌肉松弛、易淤青,月经不调。

6、肾区

发黑、肾虚纹、腰眼深:

——肾气不足,易脱发,记忆减退,睡眠质量不高,夜尿频繁,易受惊吓,黑眼圈,眼袋明显,耳鸣,易浮肿,怕冷,手脚冰,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妇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谐,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环不好。

5个常见养背方法

1、艾灸

艾灸疗法

凡是养生,就离不开养阳,而艾灸,无疑是养阳的法宝。

灸借助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温肾壮阳、拔毒散结、祛寒止痛的效果。

背部艾灸推荐4个穴位:大椎穴、风门穴、身柱穴和命门穴。

大椎穴
常被用于治疗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等等,人体诸阳之汇,是人体所有阳经交汇的一大要穴。

风门穴
常被用于治疗一些外感风邪的疾病,像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脖子僵硬、胸背痛等。

身柱穴
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哮喘、夜尿症等病症,特别是此穴用于儿童身上效果更佳,可以说是儿童的强身保健穴,经常艾灸小孩的身柱穴,孩子能够少感冒,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

命门穴
常被用于后背发凉、手脚发凉和腰酸腿寒这类有阳虚症状的疾病。

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经常艾灸背部,可以培补阳气,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2、按摩

开背的手法是使用中医传统推拿手疗法,进行松筋开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精神压力,消除疲劳,紧实肌肤,改善睡眠,还可以美容养颜。

特别适合肩颈僵硬、腰酸背痛、失眠压力大等亚健康人群。

3、捶背、搓背、撞背

捶背: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时进行,以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

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撞背:双足与肩同宽,背靠墙壁站立,约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松,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撞击下背部时,上身适当前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进行撞击。

养生功法 撞墙功

注意撞背不能太过于剧烈,否则可能造成软组织损伤,甚至有一些人可能有骨质疏松,如果撞击严重,可能造成骨折。

撞击时意念贯注背部,使意气集中于腰、肩、背之间,撞击100次左右。可提升阳气,调节内脏,能使全身气血通畅。撞墙功大家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背部撞墙功——通督脉,升阳气,提肾气》。

4、捏背

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五脏背腧穴,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捏脊法

捏脊是儿童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可用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5~10遍。成人也可以用捏脊来治疗保健。

捏脊对于虚性体质常见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

提示:有些人一次捏脊会很痛,有的人会疼得掉眼泪,如果坚持下来,疼了三天之后开始有通畅的感觉。只要坚持捏脊半年,体质会好。

5、晒背

晒太阳,能很好地起到补阳气的作用。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的免疫细胞,通过晒太阳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
上一篇 2020年7月31日 上午9:20
下一篇 2020年8月1日 上午9:30

相关推荐

  • 打嗝不止,按这个穴位可缓解

    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健康人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 一般性的打嗝 深呼吸 进食时发生呃逆可以暂停进食,做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内能止住 含水法 含一口水10到20秒,随后咽下去,也…

    2020年7月6日
  • 夏季养生从这几方面入手

    夏季养心——常按穴位,除烦消积 入夏后,气候多湿热,身体容易感觉烦躁疲倦,脾胃及消化系统也容易出现毛病,除了规律作息和饮食调养以外,可以按摩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养生的目的。 如劳宫穴(手握成拳,中指尖所点之处)、后溪穴(握拳,在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间使穴(掌后3寸两筋间,仰掌在腕横纹上3寸)等穴位,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养心…

    2019年6月4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渊腋穴

    穴位解析释义 渊腋穴别名泉腋、渊液。 渊液。渊,深渊也。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为腋部也。渊腋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循胸侧肋部从上落下。本穴内物质为肩井穴溢流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水液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由胸侧上部直落腰侧下部,经水如同落入无底深渊一般,故名渊腋。 泉液、涧渊名意与渊腋同。 渊腋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在腋中线上。 渊…

    2022年4月8日
  • 中医穴位归纳:8大气穴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将气的概念,抽象化,成为天地一切事物组成的基本元素,有着像气体般的流动特性。 认为人类与一切生物具备的生命能量或动力,也被称为是气,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均是气的运行与变化的结果。 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的第一道防护线,聚于体里保护着脏腑,而流散发于肤表以防外邪侵入而导致疾病发生。 1、气穴穴 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别名:胞门穴、…

    2022年7月12日 穴位养生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臑会穴

    臑[nào]会穴(臑髎、臑交): 1、臑会: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阳气。会,会合也。臑会名意指手少阳、手阳明的天部阳气同会于本穴。本穴物质为消泺穴传来的天部阳气,性干燥,量弱小,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缩。由于穴内气血的变化是冷降收引,多气多血的手阳明经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而本穴又位于手臂,故名臑会。臑交名意与臑会同。 2、臑窌(nào jià…

    2022年1月28日
  • 这36个人体经络穴位上的“死穴”辅助调理效果好,但千万别重击!

    人体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意思是在遭受重击或击打后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性命之忧之处。 其实死穴就是人体中一些特殊的穴位,因为死穴处于人体位置的解剖特点及特殊作用,有的穴位有大动脉经过,有的穴位下有神经组织有的离内脏较近,这些因素都会使这些穴位在遭受突然而强大的外力作用时更易出危险,甚…

    2020年7月8日 穴位养生
  • 足阳明胃经经穴:上巨虚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上巨虚。上,上部也。巨,范围巨大也。虚,虚少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处于较低的天部层次,较高的天部层次气血物质虚少。本穴物质为足三里穴传来的气化之气,因其气水湿较多而滞重,至本穴后所处为较低的天部层次,天之上部的气血相对处于空虚之状,故名。巨虚上廉穴等其余穴名之名意与上巨虚同, 上廉穴,指上部气血物质虚少、廉洁之意。 大肠合穴。本穴物质为天…

    2022年3月29日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会宗穴

    1、会宗:会,会合也。宗,祖宗也,为老、为尊、为长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气。会宗名意指三焦经的阳气在天之天部会合。本穴物质为三焦经的天部阳气会合而成,所处为天之天部,如宗气之所汇,故名会宗。 2、三焦经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热之气,水湿稀少,有名而无实,外传的实质物质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为三焦经郄穴。 为啥把会宗穴称为宗气的会集呢…

    2022年1月26日
  • 经外奇穴:太阳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太阳穴,经外奇穴,别名:前关、当阳。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取穴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疾病:偏正头痛,面瘫,面痛,目赤肿痛,麦粒肿,目翳,目…

    穴位养生 2022年7月15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目窗穴

    穴位解析释义 目窗穴别名至荣穴、至宫穴。 1、目窗。目,肝之所主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肝木之性的风气。窗,气体交换的通道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本穴物质为头临泣穴传至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穴外所传之热,弱小的水湿之气吸热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传于穴外,故名。 2、至荣。至,最也、极也。荣,植物的茂盛之状,此指穴内的阳热风气充实饱满。至…

    2022年4月6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