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经穴:足临泣穴

穴位解析释义

1、足临泣。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之意。泣,泪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

2、胆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在本穴的变化不光是化雨冷降,时亦有部分水湿云气向外传输,本穴为胆经水湿风气的向外输出之处,故为胆经俞穴。

3、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除在本穴化雨冷降外,同时亦向外部输出,表现出风木的横行特征,故其属木。

4、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所处的系统坐标位置与带脉穴气血所处的系统坐标位置相同,气血特性相同,故为足少阳带脉穴之会。

附注:胆经俞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穴、俞穴,属木,足少阳带脉穴之会。

  • 穴位含义: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
  • 运行规律:小部分化雨冷降归地并传于地五会穴,大部分传向胆经之外。

足临泣穴,属足少阳胆经。

大家注意一下足临泣的位置就会发现,它位于第四-五脚掌骨的骨缝里,相对来说,它位置几乎到了人体的最末端,离心脏的距离很远。所以才会有“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名足临泣。”之说。

而以“临泣”命名的穴位,则只有两个,均都在胆经上,即头临泣和足临泣,并且均位于肢体的末端,使得气血运行至此变得如眼泪般微弱,故名。

在中医五行中,肝主木,其势向上,取其延展性,肝胆互为表里,而足临泣又是胆经的输穴,其性属木,因而它属于木中木,但足临泣穴在此的延展性不是向上,而是横向延展。中医认为,凡事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如果气血过于向上,势必造成太过之势,因而刺激该穴,有助于引气血下行横向发展。

在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中,有一味非常神奇的方剂,叫小柴胡汤。这个方子可以解表散热、疏肝和胃,有治疗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之功。其实我们的身体中也有一味类似于小柴胡汤功效的大药,就是足临泣穴。

足临泣穴往往被历朝历代的医家所忽略,而道家非常重视这个穴位。

道家认为少阳胆经之气是人的原始祖气,主升发。阳气升发不足,人体的气血就不能正常地供应全身,从而引发很多疾病。临泣穴是胆经上的主穴之一,连通带脉,也是一个调一穴而梳理两经脉的妙穴。带脉是沿人体肚脐一圈,像是人体正中系了一条玉带,能约束纵行之脉,增强经脉之间气血运行的联系,是关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条保健经脉。

取穴

足少阳胆经经穴:足临泣穴

取穴方法: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足少阳胆经经穴:足临泣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运化风气,冷降水湿。

主治疾病: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疬,胁肋痛,疟疾,中风偏瘫,痹痛不仁,足跗肿痛、胆经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神经官能症等。

穴位配伍:

  • 足临泣配天池、璇玑、俞府,治胸中满。
  • 足临泣配中渚,治目眩。
  • 足临泣配通天穴,治鼻塞闷。
  • 足临泣配阳谷、腕骨、申脉,治风眩。
  • 足临泣配三阴交、中极,治月事不利。
  • 足临泣配耳门、听宫、翳风、中渚、外关,治耳鸣。
  • 足临泣配下廉、三里、侠溪、委中、少泽,治乳痈。
  • 足临泣配申脉、行间,治足跗肿痛。
  • 足临泣配三阴交,治痹证。
  • 足临泣配丘墟、解溪、昆仑,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治足跗肿痛。
  • 足临泣配风池、太阳、外关,祛风活络止痛,治偏头痛。
  • 足临泣配乳根、肩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乳痈。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失眠、头痛、肠结石、乳腺炎、月经不调、胆囊炎、中风。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疗法:

足临泣穴治疗头痛有奇效

足临泣属于五输穴之输穴,其性属木,而这个木的个延展性不是向上而是横向发展。那它怎么对治疗头痛有帮助呢?

我们知道,人生气的时候,气血都会上涌,导致头重脚轻,而人下意识的解救动作有一个成语叫“捶胸顿足”,这个捶胸捶的是哪呢?就是膻中穴,而顿足顿的是哪呢,就是这个足临泣、足通谷、足窍阴这三穴,尤其是利用了足临泣这个输穴属木这个横向延展性的特点,使得顶在上面的气血下行,从而纠正了头重脚轻的现象,使头痛消失,就是这个原理。

所以足临泣穴具有通达阴阳,调和气机,升清降浊,清头开窍之功效,点按此穴可使经脉气血得以通畅,头痛得以平复,对病程较短者,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尤以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感冒头痛疗效更为显著。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点揉足临泣穴,手法由轻到重,以酸痛较明显的位置最佳,每侧按揉两分钟左右,也可以两侧同时进行,按至头痛明显减轻乃至消失。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3日 上午9:42
下一篇 2022年4月13日 下午5:42

相关推荐

  • 手部穴位居然能治病!你知道手掌穴位对应哪些脏腑的反射区就可以

    之前我们讲到过五根手指对应的五脏,提到过手部穴位对应的五脏。为什么今天又要讲到这点,因为最近自己手指麻木胀痛,最开始是小拇指,现在是食指,所以对应自己的问题,重新将手掌对应的五脏六腑重新梳理一遍。 中医的五脏六腑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胆囊、胃、小肠、大肠、膀胱、管辖心血管循环的心包,加上主掌内分泌系统的三焦,合称十二脏腑,而链接脏腑的情报系统就是负责输送…

    2021年8月22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气户穴

    穴位解析释义 气,指本穴调节的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户,古指单扇门,引伸为出入的通道。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与外界交换的门户。本穴物质为缺盆穴地部传来的经水,因本穴位置较胃经上部诸穴更近心室火炎之区,流至的地部经水会更多更快的气化并由胃经传至身体其余各部,是胃经与外界气血交换的门户,故名。 气户穴意义:胃经与外界气血交换的门户。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少量的地部…

    2022年3月21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厥阴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厥阴俞穴(厥俞,厥俞,心包俞,关俞)解析: 1、厥阴俞。厥,通阙,阙乃古代宫癜、陵墓等的卫外建筑,用于厥阴经之名,指厥阴经气血为心血的气化之气。厥阴俞名意指心室外卫心包中的干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厥阴俞穴,别名厥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两阴交尽谓厥阴,在此指心包,俞即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厥阴俞。 厥阴指…

    2022年5月14日
  • 另一种简单的补气法——站桩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我们分享了简单的补气方法《清晨拍手——最简单的补气法。拍手很简单,效果却不简单》,现在我们分享另外一种补气方法——站桩。 “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站桩是一种姿势,这种姿势能调动全身的气机,促进气血的流通。 站桩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你说的站桩不就是蹲马步嘛,谁不会啊,哪有这么神奇啊。蹲…

    2020年7月29日
  • 远端桡尺关节松动术

    这个技术适用于:手腕/前臂在旋前或旋后时痛/受限、柯力氏骨折导致的活动受限/疼痛、突然跌倒后用手腕支撑导致的手腕活动时疼痛…… 尺骨的前后滑动(旋后位) 尺骨的前后滑动(旋前位) 操作流程: 1.用2-5手指尖固定远端桡骨的前面。2.叠压双手拇指放在远端尺骨背侧。3.在前后方向用拇指按压滑动尺骨茎突(骨性突起)。4.保持滑动的力不变,让客户缓慢地做前臂旋前和…

    2021年10月28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地机穴

    穴位解析释义 地机穴又名脾舍穴、地箕穴。 1、地机:地,脾土也。机,机巧、巧妙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随地部经水运化到人体各部,运化过程十分巧妙。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雨降地部后地部的脾土微粒亦随雨水的流行而运化人体各部,脾土物质的运行十分巧妙,故名。 2、脾舍:脾,土也。舍,来原也。脾舍名意指本穴为提供脾土物质的来源之处。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

    2022年2月22日
  • 经外奇穴:子宫穴

    穴位解析释义 穴居小腹部,女性邻近子宫,主治妇科病,故名。 取穴 子宫穴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调理冲任,培补中气,固摄胞宫。 主治疾病:阴挺,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 穴位配伍: 月经后期主穴:气海穴三阴交穴;配穴:寒实者,配子宫穴、天枢穴、地机穴;虚寒者,配命门穴、腰阳关穴…

    2022年7月6日
  • 任脉经穴:中极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中极穴别名气原穴,玉泉穴,膀胱募穴,气鱼穴。 1、中极。中,与外相对,指穴内。极,屋之顶部横梁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达到了天部中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曲骨穴传来的阴湿水气,上升至中极时己达到其所能上升的最高点,故名。 中极穴,中即中间,极即最,本穴位于人身上下左右之最中间,故名中极。 中,有方位之义,指人身上下之中,根本与内部。极,指方位,又…

    2022年5月26日
  • 足厥阴肝经经穴:蠡沟穴

    穴位解析释义 蠡[lí]沟穴又名交仪穴。 1、蠡沟:蠡[lí],瓠瓢也,此指穴内物质如瓠瓢浮于水中飘浮不定之状。沟,沟渠也,此指穴内物质运行循一定的道路。该穴名意指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分配而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性温,既无上升之力又无沉降之能,温湿水气在天部层次如漂浮不定之状,但由于其温度及所处的天部层次与胆经相近,因此…

    2022年3月1日
  • 经外奇穴:中泉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中”,指的是中间的意思。“泉”,指的是水始出的地方。本穴位于体表,好像泉水涌出,故名“中泉”。 取穴 中泉穴在腕背侧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桡侧的凹陷处。 快速取穴:手用力稍屈,总伸肌健与腕背横纹交点靠拇指侧的凹陷处即是中泉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理气宽胸 主治疾病:脑充血,角膜白翳,胃痉挛,肠疝痛,腕关节炎,前臂诸肌痉挛,前臂诸肌麻痹等。 穴…

    2022年6月21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