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1、足临泣。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之意。泣,泪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
2、胆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在本穴的变化不光是化雨冷降,时亦有部分水湿云气向外传输,本穴为胆经水湿风气的向外输出之处,故为胆经俞穴。
3、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除在本穴化雨冷降外,同时亦向外部输出,表现出风木的横行特征,故其属木。
4、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所处的系统坐标位置与带脉穴气血所处的系统坐标位置相同,气血特性相同,故为足少阳带脉穴之会。
附注:胆经俞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穴、俞穴,属木,足少阳带脉穴之会。
- 穴位含义: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
- 运行规律:小部分化雨冷降归地并传于地五会穴,大部分传向胆经之外。
足临泣穴,属足少阳胆经。
大家注意一下足临泣的位置就会发现,它位于第四-五脚掌骨的骨缝里,相对来说,它位置几乎到了人体的最末端,离心脏的距离很远。所以才会有“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名足临泣。”之说。
而以“临泣”命名的穴位,则只有两个,均都在胆经上,即头临泣和足临泣,并且均位于肢体的末端,使得气血运行至此变得如眼泪般微弱,故名。
在中医五行中,肝主木,其势向上,取其延展性,肝胆互为表里,而足临泣又是胆经的输穴,其性属木,因而它属于木中木,但足临泣穴在此的延展性不是向上,而是横向延展。中医认为,凡事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如果气血过于向上,势必造成太过之势,因而刺激该穴,有助于引气血下行横向发展。
在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中,有一味非常神奇的方剂,叫小柴胡汤。这个方子可以解表散热、疏肝和胃,有治疗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之功。其实我们的身体中也有一味类似于小柴胡汤功效的大药,就是足临泣穴。
足临泣穴往往被历朝历代的医家所忽略,而道家非常重视这个穴位。
道家认为少阳胆经之气是人的原始祖气,主升发。阳气升发不足,人体的气血就不能正常地供应全身,从而引发很多疾病。临泣穴是胆经上的主穴之一,连通带脉,也是一个调一穴而梳理两经脉的妙穴。带脉是沿人体肚脐一圈,像是人体正中系了一条玉带,能约束纵行之脉,增强经脉之间气血运行的联系,是关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条保健经脉。
取穴
取穴方法: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运化风气,冷降水湿。
主治疾病: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疬,胁肋痛,疟疾,中风偏瘫,痹痛不仁,足跗肿痛、胆经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神经官能症等。
穴位配伍:
- 足临泣配天池、璇玑、俞府,治胸中满。
- 足临泣配中渚,治目眩。
- 足临泣配通天穴,治鼻塞闷。
- 足临泣配阳谷、腕骨、申脉,治风眩。
- 足临泣配三阴交、中极,治月事不利。
- 足临泣配耳门、听宫、翳风、中渚、外关,治耳鸣。
- 足临泣配下廉、三里、侠溪、委中、少泽,治乳痈。
- 足临泣配申脉、行间,治足跗肿痛。
- 足临泣配三阴交,治痹证。
- 足临泣配丘墟、解溪、昆仑,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治足跗肿痛。
- 足临泣配风池、太阳、外关,祛风活络止痛,治偏头痛。
- 足临泣配乳根、肩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乳痈。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失眠、头痛、肠结石、乳腺炎、月经不调、胆囊炎、中风。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疗法:
足临泣穴治疗头痛有奇效
足临泣属于五输穴之输穴,其性属木,而这个木的个延展性不是向上而是横向发展。那它怎么对治疗头痛有帮助呢?
我们知道,人生气的时候,气血都会上涌,导致头重脚轻,而人下意识的解救动作有一个成语叫“捶胸顿足”,这个捶胸捶的是哪呢?就是膻中穴,而顿足顿的是哪呢,就是这个足临泣、足通谷、足窍阴这三穴,尤其是利用了足临泣这个输穴属木这个横向延展性的特点,使得顶在上面的气血下行,从而纠正了头重脚轻的现象,使头痛消失,就是这个原理。
所以足临泣穴具有通达阴阳,调和气机,升清降浊,清头开窍之功效,点按此穴可使经脉气血得以通畅,头痛得以平复,对病程较短者,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尤以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感冒头痛疗效更为显著。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点揉足临泣穴,手法由轻到重,以酸痛较明显的位置最佳,每侧按揉两分钟左右,也可以两侧同时进行,按至头痛明显减轻乃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