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蠡[lí]沟穴又名交仪穴。
1、蠡沟:蠡[lí],瓠瓢也,此指穴内物质如瓠瓢浮于水中飘浮不定之状。沟,沟渠也,此指穴内物质运行循一定的道路。该穴名意指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
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分配而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性温,既无上升之力又无沉降之能,温湿水气在天部层次如漂浮不定之状,但由于其温度及所处的天部层次与胆经相近,因此此温湿水气分别飘行于肝胆二经,故名。
2、交仪:交,给也。仪,礼仪也。交仪名意指肝经由本穴传于胆经的气血物质如仪礼一般,并无太多的具体实物。
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无肾经气血的寒湿之性,所以气血物质无肾经气血的实(水湿浓度大),因其无脾经气血的热燥,所以气血物质无脾经气血的能量,气血物质如有名无实一般,因此由本穴交于胆经的气血就如同一种礼仪,故名交仪。
3、肝经络。本穴因有固有渠道与胆经相通,有联络肝胆二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肝经络穴。
穴位含义: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稀少的水湿气体,性温热。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行于中都穴和别走胆经。
附注:蠡沟穴为肝经络穴。
取穴
蠡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取穴方法:正坐或仰卧位,先在内踝尖上5寸的胫骨内侧面上作一水平线,当胫骨内侧面的后中1/3交点处取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联络肝胆。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睾丸肿痛,小腹痛,腰背拘急不可俯仰,胫部酸痛。
穴位配伍:
- 蠡沟配百虫窝、阴陵泉、三阴交,治滴虫性阴道炎。
- 蠡沟配中都、地机、中极、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带下症、睾丸炎。
- 蠡沟配大敦、气冲,治睾肿、卒疝、赤白带下。
- 蠡沟配阴陵泉、三阴交、太溪,治胫部酸痛。
- 蠡沟配百会、关元、气海,治子宫脱垂。
- 蠡沟配大敦、太冲、气海,治疝气及睾丸肿痛。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小便不利,睾丸卒痛,遗精,足胫酸痛等。
养生保健
艾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
关于蠡沟穴的穴义和解释,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在这点上,我还是比较赞同中里巴人的解释。他说“蠡“字的上半部位,是盖房用的“椽子”的右半部分,底下两个“虫子”,指的是虫子在嗑木头;而“沟”在这里指的是妇女的阴道,这在古代是一种隐喻,那结合起来,蠡沟的意思就是虫子在沟里爬,特指妇女的阴道瘙痒症。
而且穴义指出,蠡沟的气血来自于它下面的三阴交穴。我们都知道,三阴交本身是脾经的穴,但它同时又与肝经和肾经三条阴经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这也是一个治疗妇科病的一个大穴。
凡“沟”穴,多是位于骨骼缝隙中,而水沟穴是个例外,它是位于人中沟里,从外形上来看,相当于位于肉沟中。
治疗妇女阴道瘙痒的蠡沟穴。
关于阴道瘙痒,其实不仅仅指阴道了,还包括了整个外阴甚至肛周。外阴瘙痒,中医称为“阴痒”。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肾、脾功能失常。肝脉绕阴器,肝主藏血,为风木之脏;肾藏精,主生殖,开窍于二阴;脾主运化水湿。若肝经郁热,脾虚生湿,湿热蕴郁外阴,或肝肾不足,血虚生风,阴部失于濡养,而致阴痒,临床常见证型有肝经湿热、肝肾阴虚和血虚生风。
肛门之所以瘙痒是人体在排湿呢,只不过,女人多了一个阴道,其排湿的途径不同而已。很多有此症状的女性,大多肝火较旺,容易产生湿热下注的情况。而且病走熟道,哪个地方容易排就从哪排,有的人从鼻子,有的从肛门,有的从脚气,有的从痘痘,还有的人就从阴道,毕竟这也是一个“口子”,是一个人体与外界沟通的口子。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蠡沟具有治疗妇女阴道瘙痒的功能了,因为它是肝经的络穴,有联络肝胆之功效,也就是说,肝胆经循行不通畅,从而引发的各种不适,均可通过络穴来沟通解决。
具体到阴道瘙痒的病因,西医会给出很多的解释,什么霉菌、滴虫、真菌等等,其实这都是结果,也就是说,人体在排出湿气后,形成了一堆“垃圾”堆在那,它会给各种菌、虫提供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故此才会有这个病名。
对于阴道瘙痒,如果有此症状,不妨点按一下蠡沟穴,看是否很疼很敏感,能否缓解。包括三阴交,如果按着疼,也与妇科湿气重有关。另外,也可以从后腰的八髎穴入手,在此拔罐,给湿气提供另外一个出口,也可以缓解阴道瘙痒。当然,蠡沟穴不止是治疗阴道瘙痒,像妇女的白带异常,都可以从此穴入手解决。
按摩手法:用两手拇指腹按压在两侧的蠡沟穴上,按而揉之,局部产生酸、胀、痛感,再屈伸踝关节,加强指压的感觉,然后用揉法放松。每次按揉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