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经穴:会阳穴

穴位解析释义

会阳穴别名利机穴。

1、会阳。会,会合、交会也。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经气由此会合督脉阳气。本穴物质为下髎穴传来的地部剩余经水,其量也小,至本穴后吸热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与督脉外传的阳气会合后循膀胱经散热下行,穴内气血的变化特点是天部的阳气相会,故名。

会阳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会指交会,阳为阴之对,此穴属阳脉(足太阳),又与阳脉之海的督脉相交,故称会阳。

会,指会合。本穴为足太阳经与督脉两条阳经交会穴,并与会阴穴相对应,故名会阳。

会,有会合之义。阳,阴阳之阳,此处阳指阳经,阳气。前会阴,后会阳。本穴在后阴尾骨尖下端两旁,为左右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之所,故名“会阳”,有壮腰补益、清热利湿作用。会阳穴为下焦阴阳之气交会之处。下焦既为阴气之所聚,亦为阳气之所生。穴与会阴相邻,自有交通结合与互通之义。

会阳穴,腰骶阳气的会聚地

会,会合、交会也。阳,阳气也。

会阳,名意指膀胱经经气由此会合督脉阳气。本穴物质为下髎穴传来的地部剩余经水,其量也小,至本穴后吸热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与督脉外传的阳气会合后循膀胱经散热下行,穴内气血的变化特点是天部的阳气相会,故名会阳。

会阳穴,它与哪条经脉会合呢?督脉。虽然名义上是与督脉旁开0.5寸,但几乎是重叠的。督脉是督人之一身阳气之大阳脉,而膀胱经则是人体最大的阳经,故有太阳经之说,太阳即大阳,而会阳穴,在此与督脉会合,故名。但需要指出的是,它与著名的大椎、百会这种交会穴不同,它不属于交会穴,也就是说它不是两条经脉的交会点,只是无限接近罢了。

说到会阳穴,我们就不能不提会阴穴。会阴穴是在任脉上,是阴液的交会穴;而会阳穴虽然它无限接近于督脉,但却不在其上,但它的功效却与会阴穴相当,只是一阴一阳相互补益罢了。

人体穴位图 会阴穴

2、利机。利,便利也。机,机关也,巧妙也。利机名意指本穴向臀部输送阳气。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与督脉的阳气会合而成,阳热之气不光循膀胱经而传输,亦向穴外的臀部传输,臀部受此阳热之气后方能灵活自如,如同方便的活动机关一般,故名利机。

穴位含义:膀胱经经气由此会合督脉阳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循膀胱经传于上下二部及传于臀之各部。

取穴

取穴方法:会阳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会阳穴 人体穴位图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散发水湿,补阳益气。

会阳穴清热利湿,益肾固带

会阳穴有理下焦、调二阴的作用。
会阳穴有壮腰补益、清热利湿作用。

会阳穴为下焦阴阳之气交会之处。下焦既为阴气之所聚,亦为阳气之所生。会阳穴与会阴相邻,自有交通结合与互通之义。

点刺会阳穴,可治小儿泻痢。
会阳穴补诸阳之虚,故可治阴湿之证。
会阳穴能愈肠澼、下血及久痔诸病。
会阳穴位置近于肛门,临床中常以治疗痔疾为主。

主治疾病:泄泻,便血,痔疮,阳痿,带下。

穴位配伍:

  • 会阳配承山,治痔疾。
  • 会阳配百会、合谷、承山,治中气下陷之脱肛。
  • 会阳配长强、次髎、中极、承山,治湿热蕴结之痔疮、便血。
  • 会阳配曲池、血海、蠡沟,治湿热下注之阴部瘙痒。
  • 会阳配肾俞、关元、八髎、足三里,治肾虚阳萎。
  • 会阳配肾俞、命门、天枢、足三里,治肾阳虚泄泻。
  • 会阳配天枢、合谷、上巨虚,治湿热痢疾。
  • 会阳配肾俞、带脉、关元,治肾虚带下。
  • 会阳配曲池、血海,祛风除湿,活血止痒,治阴部皮炎,瘙痒。
  • 会阳配百会、长强,升阳固脱,治脱肛,痔疮。
  • 会阳配合谷、承山,治痔疾。
  • 会阳配百会、气海,治直肠脱垂。
  • 会阳配漏谷,治腹中冷痛。
  • 会阳配天枢,治泄泻。
  • 会阳配肾俞、命门、长强,治痔疮。
  • 会阳配复溜、太冲,治便血。
  • 会阳配复溜、束骨,治肠澼。

临床运用:坐骨神经痛、阳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痔疮、阴部神经炎、经期腰痛、白带过多。

养生保健

经常按摩刺激会阳合,可以治疗坐骨神经痛、胃肠虚寒症,缓解泄泻,远离便血、痔疾。

按摩手法:

第一步:用双手食指和中指指腹点揉会阳穴,按压时有酸胀感,每次左右穴位各1~3分钟。
第二步:吸气时,两手掌从会阳穴沿膀胱经向上搓至肾俞穴,呼气时,两手掌向下搓,一上一下为一次,少则八次多则三十二次。
第三步:用两手心对准肾俞穴,做三次压放呼吸动作。

特效按摩:双手向后,手掌心朝向背部,用中指指腹揉按会阳穴,有酸痛感为佳,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可治腹泻、痢疾、痔疮、便血等症。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2年5月1日 上午9:52

相关推荐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臑会穴

    臑[nào]会穴(臑髎、臑交): 1、臑会: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阳气。会,会合也。臑会名意指手少阳、手阳明的天部阳气同会于本穴。本穴物质为消泺穴传来的天部阳气,性干燥,量弱小,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缩。由于穴内气血的变化是冷降收引,多气多血的手阳明经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而本穴又位于手臂,故名臑会。臑交名意与臑会同。 2、臑窌(nào jià…

    2022年1月28日
  • 三焦经是贯通全身的水沟,但三焦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三焦是中医学范畴中六腑之一,为上焦、中焦、下焦三者的统称。三焦与其他腑器不同,并无实体,它们的明确位置亦有不同的说法及见解。 然而,三焦与个别脏腑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用来调整及辅助脏腑的机能,所以三焦亦可说是脏腑的「外府」与「外卫」。 三焦是贯通全身的水沟,有疏通水道、运送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三焦通畅,则水液及气机运行畅顺无阻;相反便会引致…

    2020年1月8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条口穴

    穴位解析释义 条口穴别名肩凝穴。 条,木之条也,风也。口,气血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气血物质以风的形式而运行。本穴物质为上巨虚穴传来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其量及范围皆大,经本穴的狭小通道下行时是快速的通行之状,如风之运行,故名。 条口穴,属足阳明胃经。条即长条,口即空隙,此穴位于胫腓骨间的长条空隙之中,故名条口。 条,指长条之形。穴在上、下巨虚之间,胫、…

    2022年3月29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三间穴

    二间穴(间谷穴,闻谷穴,周谷穴): 1、三间:三,概数,与二相比稍大。间,间隔、间隙。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比二间穴稍高的空间层次。 本穴物质为二间穴传来的天部清气,其性温热,上行至三间后所处的天部位置较二间穴为高,故名。 2、少谷、小谷:少与老相对、小与大相对,皆言小之意。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少谷、小谷名意皆指本穴物质所处的空间范围较小。 3、大…

    2022年1月10日
  • 任脉经穴:廉泉穴

    穴位解析释义 廉泉穴别名本池穴,舌本穴,结本穴。 1、廉泉。廉,廉洁、收廉之意。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冷缩而降。本穴物质为天突穴传来的湿热水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 廉泉穴,属任脉。廉泉是阴维脉、任脉的交会穴。廉泉指舌下两条经脉,此穴在喉结上缘,靠近廉泉脉,故名廉泉。 廉,含清、洁之意。穴在结喉…

    2022年6月2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承泣穴

    穴位解析释义 承泣穴别名:鼷穴、面髎穴、溪穴。 1、承泣。承,受也。泣,泪也、水液也。承泣名意指胃经体内经脉气血物质由本穴而出。胃经属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多气,即是多气态物,多血,血为受热后变为的红色液体,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热。胃经的体表经脉气血运行是由头走足,为下行,与其构成无端循环的胃经体内经脉部分,气血物质的运行则为散热上行。本穴物质即为胃经体内经脉…

    2022年3月16日
  • 经外奇穴:胃脘下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胃脘,中医学人体部位名称,泛指肋弓以下之腹上部;俞,气血转输之处。穴在背部,能治胃脘部痛症,故名。该穴又有许多别名胰俞、胃管下俞、胃管下俞三穴、胃下俞、脺俞、八俞。 取穴 胃脘下俞穴位于背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俯卧或坐位。取一线过双肩胛骨下角水平绕背一周,此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处再往下推一个椎体(即第8胸椎),从该椎体棘突下缘旁开2横…

    2022年6月23日
  • 任脉经穴:紫宫穴

    穴位解析释义 紫,色也,由红和蓝二种颜色合成,此指穴内的天部之气既有一定的温度又有一定的水湿。宫,宫殿也,指穴内气血物质覆盖的范围较大。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化为温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玉堂穴传来的阳性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降而为天之中部的温湿水气,其水湿云气所覆盖的范围较大,故名。 紫宫穴,属任脉。紫宫为星名,在此指帝王所居之处,此穴在玉堂上,又相当于心脏部位…

    2022年6月1日
  • 经外奇穴:腰奇穴

    穴位解析释义 “腰”,腰部。“奇”,奇特。腰奇穴位于腰部,对某些腰部病症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故名“腰奇”。 取穴 腰奇穴位于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处。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理气通便、调经止痛。 主治疾病:癫痫、头痛、失眠、便秘。 穴位配伍:腰奇配照海、丰隆,豁痰宁神,治癫痫。腰奇配百会,通经活络,治头痛。腰奇配百会、太阳,治头痛。 临床运用:现…

    2022年6月28日
  • 经外奇穴:外劳宫穴

    穴位解析释义 别名:叉气穴、项强穴、落零五穴、落枕穴。本穴位于手背面,与手掌面的劳宫穴相对,故名“外劳宫穴”。 取穴 外劳宫位于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指寸)。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理气和中。 主治疾病:颈椎病、落枕、偏头痛、咽喉炎、手背红肿。 穴位配伍:外劳宫配天柱、大椎,治头颈强痛。外劳宫配外关、风池、合谷、太阳…

    2022年6月25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