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譩譆穴

穴位解析释义

譩譆[yī xī]穴别名五胠[qū]俞穴

1、譩譆。譩譆者,压按本穴病者呼出之声也,无它意。

2、五胠[qū]俞。五,五脏六腑之代称。胠,古战阵右翼的名称也。俞,输也。五胠俞名意指体内的纯阳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督脉外传的阳热之气,而督脉的阳热之气由五脏六腑的精微物质所生化,本穴所受的纯阳之气也即是五脏六腑的纯阳之气,故名五胠俞。

穴位含义:体内的纯阳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譩譆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令病人发譩譆之声,此穴位局部能动应手指,故名譩譆。

譩譆,指叹息声。以手压穴处,“令病人譩譆,譩譆应手”,故名譩譆。

譩,通“噫”,伤痛声。《集韵》:“噫,伤也,又痛声。”譆,通“嘻”,悲恨声。《说文》:“譆,痛也。”注:“痛而呼之言也。”譩譆,哀痛声,即噫嘻。《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大风汗出,灸。在背下侠脊旁三寸所,压之令病人呼,应手。”王冰注:“以手压之,令病人呼譩譆之声,则指动矣……因取为名尔。”《针灸甲乙经》:“以手痛按之,病人言譩譆是穴。”按压取穴时,病人常有畏痛譩譆之声,因而得名。

取穴

取穴方法:譩譆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譩譆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外散体内之热。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疟疾,热病,肩背痛。

穴位配伍:

  • 譩譆配复熘、肺俞,治盗汗。
  • 譩譆配大椎、肩外俞,治肩背痛。
  • 譩譆配大椎、后溪、风池,治疟疾。
  • 譩譆配大椎、外关,治热病、疟疾。
  • 譩譆配膻中、内关、中府,治胸痛。
  • 譩譆配太渊、肺俞、风门,治哮喘病。
  • 譩譆配定喘,膻中,理气宽胸,止咳平喘,治咳嗽,气喘。
  • 譩譆配大椎、外关,解表清热截疟,治热病,疟疾。
  • 譩譆配气舍、魄户,治咳逆上气。
  • 譩譆配承灵、风池、风门、后溪,治喘息不通、鼻衄。
  • 譩譆配大椎、章门、环跳、承山、飞扬、昆仑、公孙、合谷,治疟疾。
  • 譩譆配天牖、风池,治热病汗不出。
  • 譩譆配神庭、上关、涌泉、束骨、鱼际、大都,治目眩。
  • 譩譆配天牖、照海,治目痛。
  • 譩譆配足三里,治腹满。

临床运用:心包炎、哮喘、疟疾、肋间神经痛、腋神经痛、腰背肌痉挛、呃逆、呕吐、眩晕、盗汗等。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譩譆穴,触之即应穴

譩譆[读依西],很多人不知这两个字如何发音,现在给大家标注了拼音。其实,这个穴,完全是根据发音来命名的,有点像“阿是穴”,因为当医者触及此穴时,病患者会发出“yī xī”之声,故此命名。

既然譩譆穴等同于“阿是穴”,触之即会令人发出痛苦之声,说明此穴是一个气血会聚地。我们注意到,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是譩譆;而旁开1.5寸则是督俞,而膀胱经在后背支脉上的穴,其功效等同于主脉穴,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主脉上的督俞穴。我在解读督俞时,有这么一段话:

“我们都知道,督脉,就是人体的脊柱。督,监督、督察。监督什么?

都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是什么气,就是人体的阳气。人之所以是热血动物,保持36度左右的体温,这个热量就是人体的阳气。人一死,体温自然就会变凉,那是因为阳气没了,虽然体内的阴血还在,但没了动力的阴血,只能是“死水一潭”,人自然就挂了。所以,阳气对于人体最为重要。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三①阳气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这话什么意思呢?

我们翻译一下就是:“人体的阳气,就好比天和日,如果失去其存在,人的寿命就会缩短,而无法彰显于世。所以,天体运行因为有了太阳的照耀而获取了动能,因而人体的阳气也可以使人体获得向上的动力,以确保身体不受外界的侵扰。”

回到正文,督脉督察的是什么?督察的就是人体的阳气,以确保阳气得以升发。大家都知道,骨骼对于人体很重要,那最重要的骨骼是什么,就是脊柱。你可以把人的胳膊、腿全砍了,但只要脊柱保持正常,这人还是可以存活的。但如果脊柱骨折了,这人空有胳膊、腿,也活不了多久,因为人体的阳气将无法得到升发,当失去了阳气这个动力之源,人也难以存活了。

既然督脉如此重要,那位于膀胱经上的督俞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为啥这样说呢?因为它是督脉向膀胱经灌注阳气的重要气血通路,换言之,是动力的接驳口。因为督脉只负责脊柱这一段,而膀胱经则是从头贯穿到脚,所以负责的范围更广。”

为何触之会发现“譩譆”之音,实则就是一种痛感的发声,和“哎哟”类似。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人疼痛时,多会发出,啊、哎哟之声,具体是否发出“譩譆”之声,则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但不管发什么声,都代表此处经络不通。

背后俞穴 膀胱经穴位

在人体361个穴位的命名中,极少有用发音来命名的穴,譩譆穴则是一个例外。但其在功效上,则另有一个名称,即“五胠[qū音驱]俞”。

关于五胠俞,是这样定义的:

五,五脏六腑之代称。

胠,古战阵右翼的名称也。

俞,输也。

五胠俞,名意指体内的纯阳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督脉外传的阳热之气,而督脉的阳热之气由五脏六腑的精微物质所生化,本穴所受的纯阳之气也即是五脏六腑的纯阳之气,故名五胠俞。

关于“胠”字,《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第38》:“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翻译过来就是:肝咳的症状,咳则两侧胁肋下疼痛,甚至痛得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下胀满。

譩譆穴的位置,刚好是在肩胛骨的内侧缘,当我们做扩胸运动时,肩胛骨会反复挤压内侧缘的肌肉、筋腱,加速气血向四周扩散,经常按摩刺激譩譆穴,可以通络止痛。

按摩手法:以双手拇指指关节,对准穴位进行点揉,手法要均匀、柔和,渗透,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每次3分钟。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
上一篇 2022年5月9日 下午4:54
下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上午11:41

相关推荐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合谷穴

    合谷穴(虎口,容谷,合骨,含口): 1、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风也。口,出…

    2022年1月10日
  • 中医穴位归纳:20个阳穴

    温馨提示:以“阳”命名的穴位,涉及了7条经脉的18个穴位,2个经外奇穴。所有的阳经都有以阳命名的穴位。 所有以“阳”命名的穴位,都有提升人体阳气的作用,阳气乃人体的动力之源,都有舒筋、通络、解热的作用。 阳交穴 阳交穴,属足少阳胆经。阳交是阳维脉的郄穴。阳为阴之对,外为阳,交即交会,此穴在小腿外侧,与足太阳脉交会,故名阳交。 外侧为阳。交,指交会。穴在外踝上…

    2022年7月4日 穴位养生
  • 足少阴肾经经穴:神封穴

    穴位解析释义 神,与鬼相对,指穴内的物质为天部之气。封,封堵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吸热上行至此的经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步廊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势弱缓行并散热冷缩,大部分冷缩之气不能循经上行,如被封堵一般,由此得名。 穴位含义:肾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运行规律:大部分散热冷缩后循肾经下行,少部分吸热上行。 取穴 神…

    2022年3月15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地机穴

    穴位解析释义 地机穴又名脾舍穴、地箕穴。 1、地机:地,脾土也。机,机巧、巧妙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随地部经水运化到人体各部,运化过程十分巧妙。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雨降地部后地部的脾土微粒亦随雨水的流行而运化人体各部,脾土物质的运行十分巧妙,故名。 2、脾舍:脾,土也。舍,来原也。脾舍名意指本穴为提供脾土物质的来源之处。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

    2022年2月22日
  • 经常按揉身体6个穴位让身体更健康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穴位作用与功效: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

    2019年2月21日 穴位养生
  • 足阳明胃经经穴:梁丘穴

    穴位解析释义 梁丘穴别名鹤顶穴、跨骨穴。 1、梁丘。梁,屋之横梁也。丘,土堆也。梁丘名意指本穴的功用为约束胃经经水向下排泄。 本穴物质为阴市穴下传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位处肌肉隆起处,对流来的地部经水有围堵作用,经水的传行只能是满溢越梁而过,故名梁丘。鹤顶、跨骨名意与梁丘同,鹤顶名意指气血物质通行的道路是从上部而行,跨骨名意则指从上部跨越而行的水。 2…

    2022年3月28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乳根穴

    穴位解析释义 乳根穴别名薛息穴。 1、乳根。乳,穴所在部位也。根,本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乳房发育充实的根本。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经脉气血下行而来,由于气血物质中的经水部分不断气化,加之膺窗穴外传体表的心部之火,因此,本穴中的气血物质实际上已无地部经水,而是火生之土。由于本穴中的脾土微粒干硬结实,对乳上部的肌肉物质(脾土)有承托作用,是乳部肌肉承固的根本,故名。…

    2022年3月22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三焦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三焦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三焦俞是三焦的背俞穴。三焦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三焦之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三焦俞。 三焦,指三焦腑。本穴为三焦之气输转之出,是治三焦疾患的重要腧穴,故名三焦俞。 “三焦”为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下焦。《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载:“三焦者…

    2022年4月20日
  • 冬季养生之道:胖人需补气瘦人要补血

    冬季天气寒冷,容易生病,尤其是体质比较差的人,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冬季养生,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都有不同的养生防病方法,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养生方法,就是根据体型来划分的,胖人和瘦人的养生之法。 胖子拍手补气 胖人相对来说阳气偏虚,瘦人相对来说阴虚火旺。这两种体型冬季养生防病,胖人应补气,瘦人应补血。 胖人要补气 第一招:拍手拍手最好在清晨…

    2020年7月29日 健康分享
  •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前谷穴

    1、前谷:前,与后相对,指本穴气血作用于人体的前面也。谷,两山的中空部位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经气在此散热冷降。本穴物质少泽穴传来的天部湿热水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散热化雨冷降,所作用的人体部位为胸腹前部,故名。 2、小肠经荥[yíng]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气血物质的变化为水湿之气从天部散热冷降归于地部,冷降之雨如极细小的水流,故为小肠经荥穴。 3、本穴属…

    2022年2月11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