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承筋穴

穴位解析释义

承筋穴(腨肠穴,直肠穴)解析:

1、承筋。承,承受也。筋,肝所主的风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上行阳气在此化风而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足下部各穴上行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为风行之状,故名。

承筋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承即承受,筋即筋肉,此穴在腓肠肌处,是小腿承受重力主要筋肉,故名承筋。

承,有受义,迎也,又佐也。筋,指肌腱、韧带等。《说文》:“筋,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本穴在腨肠肌之凸,为足太阳之经筋。其别者,结于腨外,两者相合,为承受筋肉之力处,故名“承筋”,又名“腨肠”。

承筋,承受筋紧绷之力

承,承受也。筋,肝所主的风也。
承筋,名意指膀胱经的上行阳气在此化风而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足下部各穴上行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为风行之状,故名承筋。

承筋穴的位置基本上位于小腿肚的最高点。在我们解读合阳穴的时候,把小腿肚比喻为一个小山包,合阳在山前,承山在山后,而承筋则是在山顶。实际上承筋穴很好找,我们坐在椅子上,把腿抬起伸直,用力回勾脚尖,会明显感觉到小腿肚受力,而那个受力点就是承筋。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果把小腿肚想像成一把弓,那我们手握住弓背的位置,就是整个弓的受力点。那对于我们直立的人体而言,小腿肚会有一个凸起,所以这个地方也是受力点。当我们回勾脚尖时,承筋这个点就像身体的一根大筋一样被拉紧,尤如承受了绷紧了筋的力量,故名承筋。

2、腨肠。腨肠者,直肠也。腨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与大肠经的气血物质特性相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足下部各穴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富含水湿,性温热,与大肠经气血同性,故名腨肠。

注意:本穴经书列为禁刺者,乃膀胱经下部的水湿靠本穴运化也,针刺则风停气息,膀胱经下部的水湿无以运化,故列禁刺。

穴位含义:膀胱经的上行阳气在此化风而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快速上行。

取穴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承筋穴

取穴方法:承筋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穴下5寸。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承筋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

  • 承筋穴,舒筋活络,强健腰膝,清泄肠热
  • 承筋穴有舒筋活血、调肠理气的作用。
  • 承筋穴有舒筋利节之功,主治胫痹不仁、脚腨酸重、霍乱转筋诸疾,腨肠主治筋,故本穴治症多在于筋,针之可使筋肉恢复承受作用。

承筋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膀胱经脉循行于下肢后面,取之可通调太阳经气,常以治疗下肢病为主。

主治疾病:痔疮,腰腿拘急疼痛。

穴位配伍:

  • 承筋配阳陵泉,治小腿挛。
  • 承筋配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昆仑,治下肢痹痛。
  • 承筋配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治经脉痹阻之腰背拘急。
  • 承筋配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筑宾、昆仑,治风寒阻络之小腿疼痛、转筋、麻痹不仁,膝酸重,下肢痹痛。
  • 承筋配命门、承扶、殷门、承山、昆仑、京门、悬钟、环跳,治坐骨神经痛。
  • 承筋配长强、会阳、二白,治湿热壅滞之痔疮。
  • 承筋配大肠俞、支沟、足三里,治湿热便秘。
  • 承筋配阳陵泉、足三里,健脾舒筋,活血通络,治下肢痿痹。
  • 承筋配委中、承山,治腓肠肌痉挛。
  • 承筋配承山、支沟、足三里,治便秘。
  • 承筋配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治腰腿痛、下肢麻木。

临床运用:腰背痛、腓肠肌痉挛或麻痹、下肢麻痹、痔疾、呕吐、腹泻、便秘等。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承筋穴5~20分钟,每日一次,可以改善下肢挛痛。
拔罐疗法:用火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腰腿疼痛。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承筋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抽筋。

承筋,治疗腰痛之要穴

腰痛的问题,有很多是因为受到风寒的侵袭,闭塞了经络,导致气血无法正常流动。而承筋穴,作为气血向下运行中小腿凸起部分的最高点,承载着沟通身体上下的作用,所以,当我们刺激这个最高点时,有助于将阻碍干扰气血运行的障碍清除掉,加速气血的运行,当经络通了,气血运行顺畅了,堆积在腰部的气血就可以顺畅下行,这种压力的解除,腰痛也就随这缓解了。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按揉或弹拨承筋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治疗腰腿痛。

特效按摩:用手轻握小腿侧部,拇指在小腿后,四指在腿侧,以拇指指腹揉按承筋穴,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可治疗痔疮和小腿痉挛。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5日 下午3:56
下一篇 2022年4月26日 上午11:57

相关推荐

  • 免费不花钱,4种方法激活你身体的阳气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享受着种类最丰富的食品、洁净的水源和充足的医疗卫生资源……但为什么近些年来,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时反而不如农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城市“偷”走了太阳,也“偷”走了真正的生活。 现在的城里人都“蜗居”“蚁居”着,为了能买个“厢房”而拼命,早出晚归,不见太阳。一些房间的阳光被高楼大厦遮挡着;很多北漂族住在地下室和没有窗户的隔板房里……压力和疲…

    2021年6月9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口禾髎穴

    口禾髎[liáo]穴(禾髎穴,长频穴,长髎穴,长颊穴): 口禾髎禾:禾,细长之物也。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体表经水由本穴回归大肠经体内经脉。 本穴物质为扶突穴与迎香穴二穴提供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冷降归于地部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归大肠经体内经脉,地部孔隙细长狭窄,如孔隙之状,故名。禾髎、长频、长髎、长颊之名皆与口禾穴同。长指地部孔隙细长,频指气血的运行频…

    2022年1月18日
  • 足少阴肾经经穴:阴谷穴

    穴位解析释义 1、阴谷:阴,阴性水湿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所夹空隙也。该穴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本穴物质为筑宾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聚集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性寒冷,故名。 2、肾经合:合,汇合也。本穴为肾经的水湿之气汇合之处,故为肾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

    2022年3月8日
  • 足少阴肾经经穴:神封穴

    穴位解析释义 神,与鬼相对,指穴内的物质为天部之气。封,封堵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吸热上行至此的经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步廊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势弱缓行并散热冷缩,大部分冷缩之气不能循经上行,如被封堵一般,由此得名。 穴位含义:肾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运行规律:大部分散热冷缩后循肾经下行,少部分吸热上行。 取穴 神…

    2022年3月15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气舍穴

    穴位解析释义 气舍。气,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舍,来源之意。气舍名意指本穴为胃经经气的重要来源。 本穴物质为水突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位处颈之下部,由于其更近心室火炎之区,故其水液气化更多,所生气亦更大,为胃经之气和重要来源,故名气舍。 气舍穴意义:胃经经水在此大量气化并充补胃经。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经水气化的天部之气。运行规律:地部经水循胃经下行,天…

    2022年3月20日
  • 人体十二经脉——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图及67个穴位位置图

    足太阳膀胱经活跃时间:申时(15点~17点)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此时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循环。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清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经络循行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穴,属督脉);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巅顶部直行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挟着…

    2021年12月21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京门穴

    穴位解析释义 京门穴别名气府穴、气俞穴、肾募穴。 1、京门。京,国都也,人与物的聚集、集散之所,此指穴内物质所处为地之上部。门,出入的门户。京门名意指天之下部的寒冷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日月穴传来的冷降水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进一步散热冷降而成为天之下部的寒冷降水云系,本穴如同地之上部水湿云气的聚散之所,故名京门。 2、气府。气,气态物也。府,府宅也。气府…

    2022年4月9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偏历穴

    1、偏历:偏,与正相对,偏离之意。历,经历。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偏离大肠正经而行。 本穴物质为阳溪穴传来的炎上之气,行至本穴后因进一步受热膨胀并向外扩散,而由于肺经所处的西方之地天部之气不足,所以本穴的膨胀扩散之气偏行肺经,故名。 2、大肠经络穴。因本穴有天部之气偏走肺经,有联络大肠经与肺经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络穴。 附注:手阳明经络穴。 偏历穴意义:…

    2022年1月11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膀胱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膀胱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俞是膀胱的背俞穴。膀胱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膀胱之气转输的部位,故名膀胱俞。 膀胱指膀胱腑。本穴内应膀胱,为膀胱之气转输之处,是治膀胱疾患之重要腧穴,故名膀胱俞。 膀胱,是人体贮尿的一个肌性囊状器官,六腑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膀…

    2022年4月23日
  • 人体经络12个原穴

    原的第一个意义是指本原、原气,肾间之动气,人生根本之气。 原的另一意义可以指宽阔平坦之处,诸脏之原恰与俞合,而诸腑之原排列于五输穴的俞穴之后,原穴多居脉气丰盛处,脉气在俞原之处比较盛大。此处肉多,多能主气。 原,含本原、真元之义。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

    2022年2月12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