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中脘穴别名:上纪穴,胃脘穴,大仓穴,太仓穴,胃管穴,三管穴,中管穴,中碗穴。
1、中脘。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
2、上纪。上,上部也。纪,纲纪之意。上纪名意指本穴对胸腹体表的气血有抓总提纲的作用。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在本穴为先聚集后下行,本穴如有对胸腹体表气血抓总提纲的作用,故名上纪。
3、胃脘。胃,胃腑也。脘,空腔也。胃脘名意指本穴气血直接作用于胃腑。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性温,与胃经气血同性,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故名胃脘。
4、大仓。大,与小相对,大也。仓,仓库也。大仓名意指本穴为地部经水汇聚的大仓库。理同中脘名解。
5、三管。三,指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也。管,孔也。三管名意指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之水皆由本穴聚集下流。
6、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它不光来自于任脉上部经脉的冷降之水,还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水液,故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附注: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穴位含义: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任脉下行。
取穴
取穴方法: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此外对一般胃病、目眩、耳鸣、青春痘、膨胀、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穴位配伍:
中脘配百会、足三里、神门,治失眠、脏躁。
中脘配膻中、天突、丰隆,治哮喘。
中脘配梁丘、下巨虚,治急性胃肠炎。
中脘配肝俞、太冲、三阴交、公孙,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中脘配气海、足三里、内关、百会,治胃下垂。
中脘配阳池、胞门、子户(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
中脘配天枢,和胃降逆,化湿去秽,治霍乱吐泻。
中脘配天枢、内关、气海治急性肠梗阻。
中脘配天枢、足三里治痢疾。
中脘配天枢、足三里、内庭,治霍乱吐泻。
中脘配气海,益气摄血,主治便血,呕血,脘腹胀痛。
中脘配足三里,调和胃气,升提脾气,去湿化浊,治胃痛,泄泻,黄疸,四肢无力。
中脘配足三里,治腹满。
中脘配胃俞,属俞募配穴法,调中和胃,宽中利气,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
中脘配内关,治呕吐。
中脘配内关、梁丘,治胃痛。
中脘配脾俞、天枢、三焦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治久痢。
中脘配大陵、劳宫、足三里、然谷、太溪,治黄疸。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胃炎、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食物中毒、癫痫、精神病、神经衰弱等。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中脘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头痛、失眠、惊风。
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中脘穴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头痛、黄疸、便秘等。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刮拭中脘穴,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腹胀、呕吐等。
穴位贴:治疗胆绞痛,用解痉止痛膏贴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细末,韭菜、葱白各20个和苦楝子50g捣烂如泥,用白醋50ml将上药调成糊状,贴于中脘穴,24小时换贴1次,连贴2~4次。
中脘穴,在胃体中部,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位于前正中线,肚脐上4寸。
中脘穴治疗疾病广泛。由于胃与多条经脉关系密切,如手太阳经“抵胃,属小肠”;手太阴经“还循胃口”;足太阴经“属脾,络胃……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其络脉“入络肠胃”;足阳明经“下膈,属胃,络脾”;足厥阴经“挟胃,属肝,络胆”。
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本穴可治与胃有关的经脉病,也就是说,多条经脉异常所引起的胃病均可取本穴治疗。
又因中脘穴为胃的募穴,是胃运行的灵魂枢纽。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饮食入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若胃腑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因此治胃是治疗很多疾病之本。
中脘穴是一个交汇穴,是不同的经脉交汇在一起的穴位,这些经脉是任脉、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这些经脉都交汇在人体中脘穴的位置上,足阳明胃经这条经脉走在我们人体的胸部,在中脘穴的两侧有几个胃经的穴位,上面不容穴,承满穴,往下梁门穴,关门穴。这四个穴位代表我们吃饭应该吃多少。我们吃东西吃梁门的位置是正好。这几个穴位的位置也恰恰和中脘穴相邻,又交汇在这里。所以中脘穴治疗消化系统的病症,特别是胃的病症特别有意义和作用。
综上所述,本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同时,本穴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穴。经常揉按此穴,不仅可治疗胃下垂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胃及消化系统疾病,还可有效缓解胃痛等不适症状。
按摩手法:
点揉法:伸出双手的食指、中指四根手指,四指并拢,点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点,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钟,松开,然后再点,再松开,直到症状减轻。
掌揉法: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按揉。中医讲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一般是指肚脐周围,此处不必考虑顺逆补泄。
温馨提示:治疗胃部疾病。对于实症,比如由生气或情绪影响的胃疼、胃胀、打嗝、嗝逆等,像针刺般的胃疼,灼热般胃疼,可以用点揉法。对于虚症,比如胃部隐隐作痛,用掌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