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口服液
一夜之间火了!
因为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引发抢购热潮
查询多个网络售药平台
发现双黄连口服液
大多都显示已售罄
今天,人民日报发布特别提醒
抑制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
请勿抢购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
1月31日有媒体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悉
该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目前该发现仍是初步研究,该药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对病人如何有效还要做大量的实验。
特别提醒: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特定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并将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测试。再次提醒:普通人请勿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运用中医中药,脱离辨证论治都是不准确的!治病请遵医嘱。
此外,有媒体昨天深夜联系了上海药物所的相关人士,以下为相关采访
问:双黄连这个事情是真的吗?
答:对,有抑制作用是初步发现,初步发现对病毒有抑制。
问:早期服用能控制病毒吗?早期服用会有好处吗?
答:目前还没有这么详细的研究,因为我们只是在武汉病毒所做了一个初步验证。
问:可以抑制病毒的说法是准确的嘛?
答:对对对,但也不能太拔高,因为这个科学的事情我们不想说得太过。
问:目前还在临床研究阶段吗?
答:是这样,我们后续会在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做一些实验,因为双黄连本身就是上市的药物,但是对病人如何有效,我们还要做大量的实验。
问:临床试验前期有相关试验数据吗?
答:我这边没有,我不知道,我现在没办法回答您这个问题。
问:喝了双黄连就对治病有效吗?
答:我们现在也不好说这个问题。
本文来自公众号:央视网,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5rY6egBsGcheclkwD_trg 。
相关推荐
-
舌头不同部位对应舌体五脏,舌头咬一咬,健康更近了,健脾养胃,不花钱效果还杠杠滴
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排毒、美容养颜,助眠健脾效果都理想,不花钱,效果还杠杠滴。 锻炼舌头的养生方法,就是动一动舌头而已。 咬舌 不拘时间,随时随地都能咬,只要不过度用力,不将舌头咬破就可以了。这是咬舌养生,不是咬舌自尽! 运舌 舌是大脑的先行器官。舌神经连接着大脑。当人体出现衰老的时候,一个很显著的表现就是舌头僵硬。 经常运动舌头,也可以间接对大脑进行刺激,防…
-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不吃早餐更易患胆结石,5个坏习惯容易引发胆结石
去年底有个朋友发朋友圈说做完胆结石手术,之前都没有听说他身体有什么不适的症状,这一下来得有点突然。 体检时,有些人会非常惊讶:我身体一点异样也没有,怎么就得了胆结石? 其实,胆结石是一种常见又容易被忽视的胆道系统疾病,发病率在逐年升高。一般4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高,20%的80岁以上老人“中招”。 此外,女性患病概率比男性高,有统计显示,中年妇女患胆结石的几率…
-
确诊者粪便检出新冠病毒,存在粪口传播风险
2月1日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该院肝病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映霞提醒广大市民,鉴于这一情况,市民在注意戴口罩的同时,也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
-
五脏六腑在背部的反应区,背部不同部位症状表现
古代医学家张景岳说过: 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所以我们要顺应四季: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规律,才能颐养长生,内安外健。 长夏在五行属土,对应脾,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到湿气的影响,则会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 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当脾阳受损。会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
-
中老年人经常腿抽筋,别以为只是缺钙!
老了,身体免疫力下降,各种毛病也随之而来。 “腰酸背痛、腿抽筋,得补钙!”只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所以,不少中老年人腿抽筋,就盲目吃钙片、喝骨头汤,但是却没什么效果。 人们把抽筋和缺钙联系起来也不奇怪,因为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起着重要作用,缺钙的确会引起抽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抽筋都是因为缺钙!对中老年人来说,缺钙只是造成腿抽筋的其中一个原…
-
热天为什么有人频繁出汗?而有些人再热也不出汗?
三伏天,有人大汗淋漓,有人微微出汗有人无论天气多热都不出汗,还有的人即使有空调也会出汗那么你知道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体的汗液主要是源于汗腺的分泌,然而人体汗腺分布的位置有许多,汗腺也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 大汗腺的部位就比较容易流汗,比如说人的乳头、腋窝等部位,当身体的这些部位受到了一些刺激之后,汗腺就会非常容易排汗了,在这种情况下…
-
中国穴位通鉴 电子书免费下载
本着分享健康给大家的精神,我们收集并整理了《中国穴位通鉴》 本书目录 第一编:取穴尺寸法 第二编:十四经穴 第三编:经外穴 第四编:古代针灸穴位图选 附录 本书分5編。穴名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针灸穴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毎个穴位包括出处、别名、穴名释义、部位、穴经与穴性、主治病症、針法灸法与感传、局部解剖和简要结语。附《国际标准针灸…
-
奇经八脉——任脉为地、督脉为天、冲脉为隘、带脉为缚。灸通四脉,女子百安!
对于想了解中医的朋友,最难的可能就是经络、穴位。其实这些都是系统性的知识,不用操之过急。慢慢理解他们的关系,时间积累久了,就懂了。 人的身体里面共有20条经络,这20条经络分成两组: 一组叫十二正经,联系脏腑,6条属于脏,6条属于腑,里面行走的气叫后天之气; 一组叫奇经八脉,共有8条,里面行走的是由肾精所化而成的先天元气,起于丹田,然后走到体表。 在奇经八脉…
-
不是睡不着就是睡不够?“世界睡眠日”专家支招如何睡个好觉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平时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拥有优质的睡眠是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与此同时,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人不能外出只能“宅”在家里,除了吃就是睡,睡得太多没了精气神,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关于睡眠的文章,推荐大家查看:长期睡眠不足,身体将会发生这些变化。 哪些习惯会影响睡眠质量,自己对照下有没有这些不良习惯…
-
看肚脐便知身体健康状况,肚脐眼里的泥能抠掉吗?
肚脐,中医又称之为“神阙穴”,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与五脏六腑相通,是心脏与肾脏的交通“门户”,具有总领人体气血的作用。 古人向来很看重肚脐,素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可以说,保养好肚脐,就是护好了身体健康的第一关。 肚脐、脐,俗称肚脐眼,中医称之为“神阙”,从本质上来说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疤痕。 可别看这小小的疤痕,尽管它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