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十二经脉——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图及21个穴位位置图

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

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太阴脾经所属穴计有:腧穴有: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穴。共21穴。

循行路线

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图
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图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足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足背皮肤与足掌皮肤交界处),经过足大趾本节后第1跖趾关节上行,到达内踝前面,向上行于至小腿内侧,沿胫骨后缘(三阴交、漏谷),与足厥阴肝经交叉,行于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向上经过膝关节和大腿内侧前缘(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属于脾,联络于胃(腹哀),通过膈肌,夹食管两旁,连系舌根,散布于舌下。

胃部的支脉
从胃部分出,向上经过膈肌,流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足太阴脾经21个穴位图

足太阴脾经
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
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
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
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
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
大包穴

1、隐白穴

精确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疾病:1.腹胀、呕吐、泄泻。2.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

2、大都穴

精确取穴:在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疾病:1.腹胀、胃痛、泄泻、便秘。2.热病无汗。

3、太白穴

精确取穴:在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疾病:胃痛、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纳呆。

4、公孙穴

精确取穴: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1.胃痛、胃酸过多、腹胀、痢疾。2.心痛、胸闷。

5、商丘穴

精确取穴: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疾病:1.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疾。2.足踝肿痛。

6、三阴交穴

精确取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疾病:1.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利。2.腹泻、失眠。

7、漏谷穴

精确取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疾病:1.腹胀、肠鸣。2.小便不利、遗精、水肿。3.下肢痿痹。

8、地机穴

精确取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主治疾病:1.腹痛、腹胀、泄泻。2.月经不调、遗精、水肿、小便不利。3.腰痛、下肢痿痹。

9、阴陵泉穴

精确取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1.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2.遗精、阴茎痛、妇人阴痛、带下。

10、血海穴

精确取穴:在大腿内侧,屈膝,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主治疾病:1.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经闭。2.湿疹、瘾疹、丹毒。

11、箕门穴

精确取穴:在大腿内侧,血海穴与冲门穴连线上,血海穴上6寸。
主治疾病:1.小便不利、遗尿。2.腹股沟肿痛。

12、冲门穴

精确取穴: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主治疾病:腹痛、崩漏、带下、疝气。

13、府舍穴

精确取穴: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疾病:腹痛、腹满积聚、疝气。

14、腹结穴

精确取穴:在下腹部,脐中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疾病:1.腹痛、泄泻、便秘、痢疾。2.疝气。

15、大横穴

精确取穴:仰卧,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主治疾病:腹痛、泄泻、便秘。

16、腹哀穴

精确取穴: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疾病:腹痛、便秘、痢疾、消化不良。

17、食窦穴

精确取穴:在胸外侧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疾病:1.胸胁胀痛。2.腹胀肠鸣、反胃、水肿、食入即吐。

18、天溪穴

精确取穴:在胸外侧部,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疾病:1.乳汁少、乳痈。2.胸胁疼痛、咳嗽。

19、胸乡穴

精确取穴:在胸外侧部,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疾病:胸胁胀痛。

20、周荣穴

精确取穴:在胸外侧部,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疾病:1.咳嗽、气逆。2.胸胁胀满、胸胁痛。

21、大包穴

精确取穴:在侧胸部,腋中线上,第6肋间隙处。
主治疾病:1.全身疼痛、四肢无力。2.胸胁痛、咳喘。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35)
上一篇 2021年12月21日 下午3:28
下一篇 2021年12月21日 下午3:58

相关推荐

  • 督脉穴位:囟会穴

    穴位解析释义 囟会穴别名囟中穴,鬼门穴,天窗穴,顶门穴,囟门穴 1、囟会。囟,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也,此指穴内气血有肾气的收引特征。会,交会也。囟会名意指督脉上行的弱小水湿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上星穴传来的弱小水湿,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同肾气有收引特征,故名囟会。囟中、鬼门、囟门名意与囟会同,中指穴内,鬼指穴内气血寒湿收引。 2、天窗穴。天,天…

    2022年5月25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附分穴

    穴位解析释义 附,随带、附带也。分,分开、分出也。附分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物质在此形成一条经脉的附属分支。 附注: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注意:附分至秩边穴各穴所在的膀胱经经脉与紧邻脊骨的膀胱经经脉相比较,此为分支,紧邻脊旁的膀胱经为正经。分支中各穴比正经中对应的各穴气血偏于阳热干性,正经则水湿稍重,分支气血稍弱,正经则气血较强。从功能作用看,分支作用于肩背外侧…

    2022年5月8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厉兑穴

    穴位解析释义 1、厉兑。厉,危岸也。兑,口也,八卦之中以兑为口。厉兑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回流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内庭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胃经体内经脉相通,因此体表经水从本穴的地部通道回流体内,经水的运行如从高处落入危险的深井一般,故名厉兑。 厉,(月)在戊曰厉,足阳明属胃为戊土,厉指土。兑,为口,足阳明脉“夹口环唇”,穴…

    2022年3月31日
  • 中医穴位——侠白穴

    《黄帝内经》载:“在藏为肺,在色为白,两手下垂,穴侠胸肺两旁,故名侠白。”侠白穴属肺经,可对肺经气血分清降浊,所以它又有着“水被挟挤下降,体内浊物变清白”的意思。 侠,挟也,指穴位的功能作用。白,肺之色,指气血物质在经过本穴的变化转变后所表现出的特征。 该穴名意指肺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府穴传来的雨状云系,由于气血物质不断地远离人体的胸腹高温…

    2021年12月30日
  • 督脉穴位:腰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腰俞穴别名髓空穴,背解穴,腰户穴,腰柱穴,髓俞穴。 1、腰俞。腰,腰部也。俞,输也。腰俞名意指督脉的气血由此输向腰之各部。本穴物质为长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其散热冷缩水湿滞重,上不能传于腰阳关穴,下不得入于长强穴,因此输向腰之各部,故名腰俞。 腰俞穴,属督脉。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腰俞。腰,腰部也。俞,输也。腰俞名意指…

    2022年5月15日
  • 人体奇经八脉——阳跷脉循行路线图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中国针灸学词典》:本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向上循行,经过股外侧、胁肋和肩胛部外侧,沿颈上抵面颊部,到达内眼角,与足太阳膀胱经、阴蹻相并上行,入于风池穴处。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与本脉脉气相通。 《中医药学…

    2021年12月26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三间穴

    二间穴(间谷穴,闻谷穴,周谷穴): 1、三间:三,概数,与二相比稍大。间,间隔、间隙。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比二间穴稍高的空间层次。 本穴物质为二间穴传来的天部清气,其性温热,上行至三间后所处的天部位置较二间穴为高,故名。 2、少谷、小谷:少与老相对、小与大相对,皆言小之意。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少谷、小谷名意皆指本穴物质所处的空间范围较小。 3、大…

    2022年1月10日
  • 24节气养生之大暑节气养生

    我们已经着实感受到大暑节气的炎热了,不信,你自己出去走走,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前一篇文章《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大暑节气》我们讲到大暑节气的相关特点。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分享下大暑节气养生方法,其实我们去年在大暑节气时候也讲到过,大家可以参考文章《二十四节气中第12个节气——大暑,大暑遇上中伏天该如何养生》。 今天我们将通过大暑节气养生法则,大暑节气食疗…

    2020年7月22日 未分类
  • 中医穴位归纳:9个神穴

    温馨提示:以“神”命名的穴位,涉及6条经脉的8个穴位,外加1个经外奇穴,共计9个。 心经:神门 膀胱经:神堂 肾经:神封、神藏 胆经:本神 督脉:神道、神庭 任脉:神阙 经外奇穴头顶部:四神聪 除了神门、神庭和神阙穴以外,其余的4穴,都在心脏的附近,足以说明“神”与心相关,心主神,治神志病要穴。 四神聪穴 四神聪穴,位于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由…

    2022年7月4日 穴位养生
  • 任脉经穴:气海穴

    穴位解析释义 气海穴别名脖胦穴,丹田穴,下肓穴,下言穴,气泽穴,膊胦穴,季胦穴。 1、气海。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本穴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气泽名意与气海同,泽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为混浊之状。 2、脖胦。脖,脖子也。胦,中央也。脖胦名意指任脉气血…

    2022年5月27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