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经穴:气海穴

穴位解析释义

气海穴别名脖胦穴,丹田穴,下肓穴,下言穴,气泽穴,膊胦穴,季胦穴。

1、气海。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本穴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气泽名意与气海同,泽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为混浊之状。

2、脖胦。脖,脖子也。胦,中央也。脖胦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循腹正中线而行。

3、丹田。此为道家术语,道家视脐下腹部为丹田,故名。

4、下肓。下,下部也。肓,心下肓膜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脂类物质。下肓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膏脂之物在此随水气的胀散而输向人体各部。

5、下言。下,下部也。言,肺之声也。下言名意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性水气。

6、膊胦。膊,大膀子也,肉之聚也,此指脾土。胦,中央也。膊胦名意指本穴的天部水气中亦含有一定的脾土尘埃。

7、季胦。季,季肋也。胦,中央也。季胦名意指任脉的强劲之气由此亦会输向气血较少季肋部位。

附注:肓之原穴。

穴位含义: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充盛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循任脉上传阴交穴。

气海穴为先天元气汇聚之处,主治“脏气虚备,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差”,故名气海。

气,为人体呼吸出入之息,指人身的元气与各种气病。海,广大深远之意。穴居脐下1.5寸,为先天元气之海。

《针灸聚英》:“男子生气之海。”
《医学入门》:“主一身气疾。”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谓“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故《营卫生会》谓:“气出于下焦。”因此人身之生气出于脐下,充塞周身。

《管子·心术》:“气者,身之充也。”充,塞也,无处不至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乃是指膻中为上气海而言。上下相应,气有泉源,自然川流不息矣。按海字之义,又可喻为事物广泛,作无边无际解之。试观海水之化云升腾,降为雨露,即天地间之气化循环也。在人身凡属气息升降失调,其治皆以本穴为主。裴廷辅治一气逆患者,呃咯不休,先刺膻中,微取之,以开行气之路,再刺本穴,使引上逆之气下达脐下,立即生效。犹导川入海,则水不横逆矣。古人定膻中为气会者,盖以后天之气鼓荡于胸,以促脐下之气相与送迎,即老子之喻元气升降,犹橐萮也。

《道藏》服元气法,略谓气海与两肾相属,肾属水,气与水互为子母。水在人身为阴,独阴不能升化,必须济之以阳。心属火,火在人身为阳。《书经·洪范》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合之人身阴阳不可偏盛。人之饮食、呼吸、寐寤、动静,只是调停自身水火而已。故养生家以心意之阳,下降肾宫,而温存以守之,则犹天日之阳下照江海。阴水得阳火之照射,则化气升腾,云行雨施,泽被大地。其于人身则正气流行,邪气自不干搅。视此水火升降,则知地天之所以为泰也。

在医理上,亢热之症,得辛凉而汗解者,即水火交而得既济也。亦即《黄帝内经素问》:“身若燔炭,汗出而散”之义也。若稍涉辛温,则犹浇油救火矣,则其为败必可致也。

王太仆谓:“寒之不寒,是为无水,热之不热,是为无火。”三复斯言,可发深悟。

取穴

取穴方法: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人体穴位图 气海穴 关元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生发阳气。

主治病症: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疝气,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泌尿、生殖器,妇科病等疾病。

穴位配伍:

气海配三阴交,治白浊、遗精。
气海配关元,治产后恶露不止。
气海配灸关元、膏肓、足三里,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
气海配关元、命门(重灸)、神阙(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气海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天枢、上巨虚,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
气海配足三里、合谷、百会,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气海配天枢、足三里、大迎,通络理肠,治阑尾炎。
气海配曲池、太冲,潜阳降逆,治高血压。
气海配中极、三阴交,理血调经,治痛经。
气海配阴包、三阴交,益气举陷,治子宫脱垂。
气海配足三里、关元(灸),益气升阳,治中气下陷。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肠炎、细菌性痢疾、男子性功能障碍、功能性子宫出血、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等。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常用的灸法有气海温和灸、气海隔姜灸和气海附子灸等。

1.气海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在距气海穴约3cm处施灸,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即固定不动,可随热感而随时调整距离。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
2.气海隔姜灸:取0.3~0.5cm厚的鲜姜一片,用针穿刺数个针孔,覆盖在气海穴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每次3~5壮,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或3日1次,每月灸10次。
3.气海附子灸:取0.3cm左右厚的附子片,以水浸透后在中间用针刺数个针孔,放在气海穴上,于附片上置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施灸,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或稍有红晕为度。每次3~5壮,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

现代也常用温灸器灸,可用灸盒置艾条或艾绒后放在气海穴上,每次施灸15~3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一灸程。也可每周施灸1~2次,长期应用。

“气海”义为诸气汇聚之处,故有补气、调气之功,本穴位居下焦“丹田”部位,主要对肝、脾、肾三脏之气亏虚和真气不足所产生的气虚之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气海主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说明本穴多主治与气虚有关的病证。

气海穴为先天元气汇集之处,具有益气调气、温中补肾的作用,故多用于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之虚证。以及中焦、下焦之虚寒证。

气海穴居脐下,为先天元气之海。主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如气喘、脐下冷气上冲等各类气证。存调补下焦、补肾益气、振阳固精之功

气海穴与肺气息息相关,为腹部纳气之根本。苟气海处不作吸引,则中气不能达于脐下。男子腹呼吸,全赖气海为之鼓荡,乃有吐纳也。养生家调息,绵绵若存动而愈出者,全在于此。故养生家以本穴为大气所归,犹百川之汇海者。又以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畅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故中医常云,气为血之帅。

按摩手法:双手搓热,把两只手叠加在一起放在气海穴上,先以右掌心紧贴气海穴,按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以左掌心,按逆时针方向,如前法按摩100~200次。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
上一篇 2022年5月27日 上午9:22
下一篇 2022年5月27日 下午3:03

相关推荐

  • 中医穴位归纳:2个带“二”的穴

    以数字”2“命名的穴位有2个: 大肠经:二间 经外奇穴:二白 二白穴的“二”为数量词,属经外奇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有2穴。 二间穴的“二”有两个意思。第一概数,在此表示较小之意。第二为排列次序,是手阳明大肠经五输中的第二荥穴,五行属水。手阳明大肠经之所溜,位于“商阳”穴之次,在手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的间陷中,故名二间。 二间…

    2022年6月27日
  • 督脉穴位:强间穴

    穴位解析释义 强间穴别名大羽穴。 1、强间。强,强盛也。间,二者之中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上行阳气。本穴物质为脑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颅脑的外散之热,水湿之气吸热而化为天部强劲的阳气并循督脉上行,故名。 2、大羽。大羽,较大的鸟类也,其特点是能负较大的重物而飞行,此指本穴上传的阳气中亦夹带有一定的水湿。 强间穴,属督脉。强即强…

    2022年5月23日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颅息穴

    1、颅息: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也。颅息名意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颅息。 2、颅骢: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骢,同囟,囟为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亦即间隙也。颅骢名意指天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由天之…

    2022年1月23日
  • 腹部是人体五脏六腑集装箱,女性腹部经络不通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文章《带脉的作用——带脉不通,小腹必胖》中就提到过,带脉经过腹部。如果带脉不通,就会造成身体多条经络都堵在腰腹处,造成腰腹肥胖。 许多肥胖人士,大腹挺挺、走路艰难、百病丛生。特别是发胖后要降糖、降脂、降压,治疗都非常困难。究竟腹部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一、根据经络分布的规律 我们在文章《奇经八脉——任脉为地、督脉为天、冲脉为隘、带脉为缚。灸通四脉,女子百安!》…

    2020年4月9日 穴位养生
  • 身体部位最佳养生时间表

    前面我们专门介绍过《子午流注》人体血液循环时间表,通过图来展现不同时辰人体血液循环时间表。人体血液循环时间表也就是人体养生时间表。今天我们以表格的形式来告诉大家不同时辰该如何养生 以前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脏腑“轮值”,人体内的气血运行也按照一定的节奏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因此,养生也要因时而异,传统…

    2019年4月14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大横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大横穴又名肾气穴、人横穴。 1、大横:大,穴内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也。横,穴内气血运动的方式为横向传输也,风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名。 2、肾气:肾,水也。气,天部的气态物也。肾气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富含水湿…

    2022年2月24日
  • 藏在人体的健康开关,这些穴位太强大了

    人身体上有很多的“健康开关”,可以预防早衰、养血调经、缓解腰疼、治疗胃疼、助性、帮助降脂……小编汇总了常用的N个穴位,总有一个能帮到你哦!^_^ 中医指出,“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三阳脉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在这三条经络中的三个重要穴位分别是足三里穴、肩井穴、睛明穴。女性要经常按摩,以有酸胀感为度,有助于养护“三阳脉”,预防女性早衰。…

    2019年4月11日 穴位养生
  •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养老穴

    1、养老:养,生养、养护也。老,与少、小相对,为长为尊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同合于头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本穴物质为阳谷穴传来的炎热之气,出本穴后胀散并化为水湿成份更少的纯阳之气,与天部头之阳气性同,故名。 2、手太阳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的气血运行通道狭窄,如孔隙一般,故为手太阳经郄穴。 穴位含义:小肠经经气在此化为纯阳之气。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纯阳之…

    2022年2月15日
  • 督脉穴位:哑门穴

    穴位解析释义 哑门穴别名别名:舌厌穴,横舌穴,舌黄穴,舌肿穴。 1、哑门。哑:发不出声也,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阳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其热散而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则使人不能发声,故名。(病音)门名意与哑门同,(病音)为失语之意。 哑门穴,属督脉。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哑即音哑,门即…

    2022年5月22日
  •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颧髎穴

    穴位解析释义 颧,颧骨,指穴所在的部;髎,孔隙,小肠经气血由本穴的地部空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所以故名颧髎穴。 取穴 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快速取穴:侧坐位,在颧骨下缘平线与目外眦角垂线之交点处,约与迎香穴同高,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颧髎穴。 功能主治 清热消肿、祛风镇痉。主要适用于眼睑(目闰)动、面部肿痛、口眼歪斜、颊肿、齿痛、三叉神经痛、…

    2022年2月19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