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肝经活跃时间:丑时(1点~3点)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如果过了凌晨1点还不入睡,肝脏仍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人会面色青灰,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经络循行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毫毛部(大敦穴),沿着足跗部向上,经过距离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向上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方,上行膝内侧,沿着股部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腹,挟着胃旁,属于肝脏,联络胆,向上通过横隔,分布于胁肋,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头顶;目系的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肝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连接于手太阴肺经。
联系脏腑: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有联系。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脚趾趾甲旁的大敦穴,沿着趾后的脚背向上,顺着下肢内侧到前阴部,再向上到小腹、胁肋。它头部分支向下正好环绕嘴唇一周,单看一侧的循环图,就像一个“调皮”的勺子。
足厥阴肝经经穴歌
- 足厥阴经一十四,大敦行间太冲是,
- 中封蠡沟伴中都,膝关曲泉阴包次,
- 五里阴廉上急脉,章门过后期门至。
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足厥阴肝经所属穴计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共14穴。
本经脉主治症候
肝主怒,怒气过盛会引起肝火过盛。肝经和肝、胆、胃、肺、膈、眼、头、咽喉都有密切关系,也是主管人体排毒和生血的经络。本经上的穴位除了主治肝、胆、脾、胃病以外,对妇科病、前阴病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本经脉关键穴位
大敦治疝气、崩漏;
行间治肝火上亢之头痛、目赤及茎中痛;
太冲治胁痛、腹胀、呕逆、惊风抽搐;
中封治黄疸、淋证、足踝肿痛;
中都治崩漏下血、腹痛、泄泻;
曲泉治前阴诸证、小便不利、视力减退;
章门是脾之募穴,主治肝脾疾患、腰胁痛、泄泻、腹胀、肠鸣;
期门是肝之募穴,治胸胁痛、呕逆、吞酸、黄疸。
足厥阴肝经14个穴位
大敦穴 | 行间穴 | 太冲穴 | 中封穴 |
蠡沟穴 | 中都穴 | 膝关穴 | 曲泉穴 |
阴包穴 | 足五里穴 | 阴廉穴 | 急脉穴 |
章门穴 | 期门穴 |
1、大敦穴
精确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疾病:疝气、遗尿、癃闭、月经不调、崩漏、阴挺、癫痫。
2、行间穴
精确取穴:在足背侧,第1、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疾病:1.中风、癫痫、头痛、目眩。2.月经不调、黄疸。
3、太冲穴
精确取穴:在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1.月经不调、带下、遗尿。2.头痛、眩晕。
4、中封穴
精确取穴:在足背侧,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1.下肢痿痹、足踝肿痛。2.腹痛、疝气、遗精、小便不利。
5、蠡沟穴
精确取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主治疾病:1.足胫疼痛。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小便不利、疝气、睾丸肿痛。
6、中都穴
精确取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主治疾病:1.胁痛、下肢痿痹。2.疝气、痛经、崩漏、恶露不尽。3.腹痛、泄泻。
7、膝关穴
精确取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穴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主治疾病:膝股疼痛、下肢痿痹。
8、曲泉穴
精确取穴:在膝内侧,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主治疾病:1.膝股肿痛、下肢痿痹。2.小腹痛、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遗精、阳痿。
9、阴包穴
精确取穴:在大腿内侧,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主治疾病:1.腰骶痛引小腹痛。2.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遗尿。
10、足五里穴
精确取穴:在大腿内侧,气冲穴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主治疾病:1.小腹胀痛、小便不通、带下、阴挺、睾丸肿痛、遗尿。2.嗜卧、四肢倦怠。
11、阴廉穴
精确取穴:在大腿内侧,气冲穴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主治疾病:1.股内侧痛、下肢挛急。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小腹痛。
12、急脉穴
精确取穴:在耻骨结节的外侧,气冲穴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主治疾病:1.股内侧痛。2.小腹痛、疝气、阴挺、阴茎痛、阳痿。
13、章门穴
精确取穴: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疾病:1.胸胁痛、黄疸。2.腹胀痛、肠鸣、腹泻、呕吐、痞块、小儿疳疾。
14、期门穴
精确取穴:在胸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疾病:1.胸胁胀痛、乳痈、咳嗽。2.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