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六淫之暑邪

六淫 六气 暑邪
六淫 六气 暑邪

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

暑邪独见于夏令,故有“暑属外邪,并无内暑”之说。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

  • 在炎夏之日,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的热病,为中于热,属阳暑;
  • 而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引起的热病,为中于寒,属阴暑。

总之,暑月受寒为阴暑,暑月受热为阳暑。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暑为火所化,主升散,且多挟湿。

1、暑性炎热

暑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等,称为伤暑(或暑热)。

2、暑性升散

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

  • 升:指暑邪易于上犯头目,内扰心神,因为暑邪易人心经:
  • 散:指暑邪为害,易于伤津耗气。

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汗多伤津,污液亏损,则可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在大量汗出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中暑。

中暑兼见四肢厥逆,称为暑厥。暑热引动肝风而兼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称为暑风(暑痫)。暑热之邪,不仅耗气伤津,还可扰动心神,而引起心烦闷乱而不宁。

3、暑多挟湿

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暑令湿胜必多兼感。

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虽为暑湿并存,但仍以暑热为主,湿浊居次,非暑中必定有湿。

暑为夏季主气,暑邪为患,有阴暑、阳暑之分。暑邪致病的基本特征为热盛、阴伤、耗气,又多挟湿。所以,临床上以壮热、阴亏、气虚、湿阻为特征。

暑邪所致的上述问题,可通过艾灸进行精确调理。艾灸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体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灸是补纯阳的。元气足,气血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夏季中暑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暑病?

一般说,在炎热时节露天作业,或室内通风不良、室温又超过32℃的情况下易患暑病。同样的外部环境,体弱、少运动、少见阳光者、病后身体尚未恢复、老人、小孩、长期卧床病人、产妇以及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者易患此病,这时,内因就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了。


中暑后该怎么办?

1、中暑的表现症状:

一般中暑表现的症状有:皮温超过39℃;脉搏快;夹皮红、干燥、皮温高;癫病;瞳孔缩小;意识丧失;精神错乱。

严重中暑也称热衰竭,症状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眩晕;头痛;意识丧失。

2、中暑的处理办法:

处理一般中暑的措施:给患者降温。应尽快将患者移至清凉的地方。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或用湿的大毛巾床单等将患者包起来。用电风扇,有凉风的电吹风或手扇使其降温。

注意:不要用酒精擦其身体,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可配合膀胱经刮痧同时处理。

处理严重中暑的措施:将患者移至清凉处,让患者躺下或坐下,并抬高下肢。
降温。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或用大的湿毛巾,湿的床单等把患者包起来。用电风扇,有凉风的电吹风或手扇动以促其降温。

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患者的身体。让神志清楚的患者喝清凉的饮料,如果患者神志呼吸及吞咽均无困难,可以让他喝盐水(每100毫升加盐0.9克),

注意:不要喝酒或咖啡。如果患者病情无好转,应送医院急救。


常用的解暑饮料、药品有哪些呢?

常用的解暑饮料的主要原料有绿豆、西瓜翠衣、冬瓜皮、冬瓜瓤、丝瓜皮等,常用的中药和中成药有荷叶、香薷、青蒿、扁豆花、六一散、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人丹等。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
上一篇 2022年1月13日 上午10:52
下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上午9:17

相关推荐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读《“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定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建立符…

    2022年4月12日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帮您把吃吃喝喝这些事搞的明明白白

    作者:杨月欣|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教授田粟|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秘书河北医科大学副教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简介 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终于发布了。膳食指南凝结百余名专家智慧,基于近年来科学研究证据,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最直接地指导老百姓在吃吃喝喝方面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更科学,更健康。 膳食指南做…

    2022年4月29日 健康分享
  • 我,祛湿圣药!

    我叫“藿香正气”,诞生于1078年宋太医局编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今年941岁,被历代医家称为: 藿香这味药是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解表是主药。紫苏既解表又理气;白芷辛温走阳明。这三味药合用,起到辛温解表的作用。厚朴、大腹皮、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等都是走中焦的药,组合起来主要起到祛中焦寒湿、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 简单地来说,藿香正气水,是一剂热药…

    2021年6月22日
  • 哪些不好的习惯影响女性睡眠质量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讲睡眠这一主题了,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我之前的文章: 睡觉是第一大补,文章:天下第一大补就是睡觉,别不信!我们来说说怎么睡才最补! 然后有关睡眠质量的文章如下:开灯睡觉好吗?开灯睡觉有哪些危害呢? 哪些习惯会影响睡眠质量,自己对照下有没有这些不良习惯。 长期睡眠不足,身体将会发生这些变化。 为什么最近讲睡眠的文章这么多呢?就拿我自己来说…

    2019年8月3日
  • 人体四把火,都“烧”在哪儿?火在肝里失眠,火在胃里口臭,火在肺里咳嗽,火在心里口舌生疮!

    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写人体的“火”,因为我自己就是容易经常上火。在前几天的文章《大部分人都无法避免的湿气重怎么办?分享5个穴位健脾和胃》中我就分享自己的情况。 如果你出现目红眼赤、咽喉干痛、鼻腔热烘、口干口臭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那你可能是“上火”了! 如果知道是哪个器官上火,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那么,上火一点儿也不用怕! 人体四把火,都“烧”在哪儿…

    2020年9月6日 健康分享
  • 别再看气质啦,赶紧来看看气血吧

    中医认为,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血不足即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人体气血不足会表现于外。 下面,教大家从身体各个部位看看您是否气血充足吧~ 1、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

    2020年7月18日 健康分享
  • 4个部位出汗,暗示身体大问题,其中一个是中风前兆!别以为只是热

    出汗这事儿吧,是再平常不过了。 眼看这温度越来越高,外出走一走,只觉得又闷又热,汗也止不住地往外冒。 在这个汗液逐渐“放肆”的季节里,就跟大家来聊一聊汗。 人为啥会出汗? 汗水是由汗腺分泌的,而汗腺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 大汗腺,有腋窝、乳晕、外阴部等; 小汗腺,几乎遍布全身皮肤,全身大约有200万~500万个汗毛孔。 这两种情况,人会出汗—— 第一种,是正…

    2021年7月31日
  • 舌头不同部位对应舌体五脏,舌头咬一咬,健康更近了,健脾养胃,不花钱效果还杠杠滴

    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排毒、美容养颜,助眠健脾效果都理想,不花钱,效果还杠杠滴。 锻炼舌头的养生方法,就是动一动舌头而已。 咬舌 不拘时间,随时随地都能咬,只要不过度用力,不将舌头咬破就可以了。这是咬舌养生,不是咬舌自尽! 运舌 舌是大脑的先行器官。舌神经连接着大脑。当人体出现衰老的时候,一个很显著的表现就是舌头僵硬。 经常运动舌头,也可以间接对大脑进行刺激,防…

    2020年5月30日
  • 四成孕妇、八成儿童体内检出抗生素,甚至兽用抗生素通过代谢进入人体

    4月25日,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调研发现长江流域抗生素浓度偏高,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更令人担忧的是,相关调查显示,长三角约40%孕妇尿液中检出抗生素,近80%儿童尿液中检出兽用抗生素,部分检出抗生素已在临床中禁用,有可能严重损害人体免疫力。 我们先来看视频 要知道,这个比例比5年前明显增长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201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的一项研究…

    2020年5月2日
  • 长期23点以后睡觉的人要注意了,熬夜最伤这7个身体零件

    《全球睡眠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上床睡觉的时间为0点32分。夜晚成为不少年轻人难得的休闲放松时段。 虽然0点以后才算深夜,但从内分泌角度来说,23点后睡觉就算熬夜。 人体自我修复活动大都在凌晨3点以前进行,因此23点~3点这段时间的睡眠质量尤为关键。过了这段时间,补睡再长时间,都难以弥补熬夜带来的损失。 专家告诉你,熬夜最毁你身体的7个零件! 长期熬夜的7重…

    2020年9月13日 健康分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