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经穴:天溪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天,天部。溪,路径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循脾经上行。
本穴物质为食窦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行至本穴的过程中不断吸热,吸热后循脾经进一步上走胸之上部,故名。

天溪穴意义:脾经之气在此吸热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循脾经上行胸部。

取穴

天溪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足太阴脾经经穴:天溪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生发脾气。

主治疾病:胸胁疼痛,咳嗽,乳痛,乳汁少。

人体穴位配伍:

  • 天溪穴配内关穴、膈俞穴、肺俞穴、膻中穴,治胸中满痛,咳喘。
  • 天溪穴配中府穴,治呕逆上气。
  • 天溪穴配云门穴、中府穴、胸乡穴、周荣穴,,治胸长神经痛。
  • 天溪穴配膻中穴,治胸肋疼痛。
  • 天溪穴配侠溪穴、肩井穴、尺泽穴,治乳肿痈溃。

临床运用:现常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哮喘、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肋间神经痛等。

养生保健

艾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炷灸3-5壮。

按摩法:

丰胸按摩法

天溪穴是进行丰胸按摩最重要的穴位。按压刺激天溪穴,能令乳腺发达,胸部变得更丰盈。

“本穴物质为食窦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行至本穴的过程中不断吸热,吸热后循脾经进一步上走胸之上部”,如何解读“不断吸热”,给大家看一下图就明白了:

心脏的位置刚好是人体乳房的位置下,并且是右上左下斜置的。心脏是人体的动力源,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因而其周围密布各种管道,温度也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天溪就位于心脏的周围,“不断吸热”这个概念想必各位应该很好的理解了。

天溪穴可以丰美胸部。女人都希望自己的乳房丰满坚挺,但事实上是做不到的。没有罩罩的支撑,再美的胸都会下垂的,这是地球引力的作用,并且越大的胸,越容易下垂。满大街都是丰胸广告,尤其是点穴丰胸,更是因为无副作用,说到这里,不得不给渴望“大罩杯”的女士泼一瓢凉水。

女性乳房的大小,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中国人的胸,普遍不如欧美人。即使同为中国人,母亲的胸也决定了女儿的胸,因此,遗传因素几乎占了50%以上;
还有一点,是女孩子在第二性征发育时,是否有良好的营养供应和运动刺激,这点错过了,想挽回也难;
最后,才有经络穴位刺激对丰胸的影响,这点的其作用最多占2成。或者正因为如此,某些女性最终还是选择了假体丰胸,毕竟,这种效果立竿见影。

也许植入的假体对乳房本身的副作用不明显,甚至不影响哺乳,但对人体的健康还是有很多潜在的隐患,毕竟是异物,影响气血的运行。新闻也报道过,有的假体,因受到撞击变形、移位的很多。之所以说这么多,是想给各位爱美的女性打个预防针,就是:刺激经络穴位对丰胸的效果是比较缓慢的,但绝对无副作用,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养生知识点。

其实所有乳房周围的穴位,都对胸部丰美有一定的效果。原理是,经络的疏通,便于气血充盈和汇聚到乳房上,以此达到丰美的目的。

胃气主降,脾气主升。吃完的食物通过脾胃的消化变成的精微物质再最终变现成气血,一切都有赖于脾的运化。

天溪穴,刚好位于乳头之外侧,都在第4肋间上,它的气血物质,来自于食窦穴的水湿之气。“溪”就是路、沟,这条路和沟指的就是第四肋间。如果将此沟疏通好了,气血就可以顺着这条沟继续上行,以达胸乡穴。与其说它是为了丰胸而生,不如说是为了减少胸腺增生而生更确切,毕竟,它离腋下淋巴结很近,而淋巴是人体重要的下水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能使这“溪”水长流,对乳腺的健康还是有帮助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乳房周围的经络通畅了,气血充盈了,乳房自然就变大了,就是这个道理。

这正是歌谣所说:“迷人双峰不常有,是女皆想得两球,婀娜多姿身材显,天溪旁边穴位留!”

丰美按摩方法:按压刺激天溪穴,能令乳腺发达,胸部变得更丰盈。

天溪穴是进行丰美按摩最重要的穴位。正如古籍中《针灸大成》:胸中满痛,贲膺,妇人乳肿痈溃。胸中满痛乳肿不难理解,天溪穴对乳腺疾病有功效。普法贲膺(bì yīng),贲,美的意思,膺,胸的意思,贲膺就是美胸的意思。

打开双手,托着乳房,拇指刚好按在天溪穴上,从外往内按揉做环状运动,左右两侧同时缓缓地轻轻地按压。每天有空就可以进行按压。睡前,沐浴前后按压效果较好。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2月25日 上午9:19
下一篇 2022年2月25日 下午4:04

相关推荐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三间穴

    二间穴(间谷穴,闻谷穴,周谷穴): 1、三间:三,概数,与二相比稍大。间,间隔、间隙。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比二间穴稍高的空间层次。 本穴物质为二间穴传来的天部清气,其性温热,上行至三间后所处的天部位置较二间穴为高,故名。 2、少谷、小谷:少与老相对、小与大相对,皆言小之意。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少谷、小谷名意皆指本穴物质所处的空间范围较小。 3、大…

    2022年1月10日
  • 任脉经穴:天突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天突穴别名玉户穴,天瞿穴。 1、天突。天:头面天部也。突:强行冲撞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突行上天。本穴物质为璇玑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因吸收体内外传之热而向上部的头面天部突行,以此得名。 天突穴,属任脉。天突是阴维脉、任脉的交会穴。天即天空,突即灶突,此穴位所在相当于气管上端,颇似肺气通天的灶突,故名天突。 突,指突出。穴在胸骨…

    2022年6月2日
  • 背后长了很多的“小米粒”,每天拍拍这几个部位,轻松祛除体内湿气!

    就跟脸上的青春痘一样,等到“熟”了,用手指一扣,小颗粒的东西就会被抠出来,当然了,出来后会留下一个坑,就跟脸上的坑一样。 长痘痘的原因很多,按中医的说法,长痘痘是因为身体油性变大,油的粘性抑制了火气的排泄,从而导致体内热气堆积,进而诱发痘痘。而油性大,则是我们所说的“湿气重”。 饮食不规律,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破坏了荷尔蒙的平衡也会让皮肤容易出…

    2020年7月9日 穴位养生
  • 足少阴肾经经穴:腹通谷穴

    穴位解析释义 腹通谷穴别名通骨穴。 1、腹通谷:腹,指本穴位于腹部。通,通道、通孔也。谷,两山间的凹陷处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散热冷降为经水后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阴都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故名。 2、通骨穴:通,通孔、通道也。骨,肾主之水也。通骨名意指肾经冲脉之气在此冷降为经水后由本穴…

    2022年3月14日
  • 正值炎炎夏日又是暑假出行高峰期,介绍两个常见的穴位及其保健方法

    人体有362个穴位,它们是人体经络上特殊的点区位,从颅顶到脚趾遍布全身。穴位就是人体的大药箱,不同的身体状况通过不同配穴可以起到调理的作用。 不懂中医医理的人认为穴位虚无缥缈,在深谙中医医理的人看来,这362个穴位则大有乾坤。无论是日常自己揉按穴位,还是在专业中医师操作,通过推拿、点按或者针灸、艾炙刺激穴位,均能起到保健及治疗疾病的作用。相比于胡乱吃连说明书…

    2019年7月18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膺窗穴

    穴位解析释义 膺窗穴别名膺中穴。 膺,胸也。窗,空孔也。该穴名意指胸腔内的高温之气由此外出胃经。本穴位处乳之上、胸之旁,地部有孔隙通道与胸腔内部相通,如胸腔与体表间气血物质交流的一个窗口,故名。膺中名意与膺窗义同,中与外相对,指胸腔。 膺窗穴意义:胸腔内的高温之气由此外出胃经。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温气态物。运行规律:气态物由胸腔内部外出体表胃经。 取穴 取…

    2022年3月22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中髎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中,与其余三髎穴相对位处中部也。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中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中即中間,髎即骨隙,四对骶后孔为八髎穴所在,本穴居中部,故名中髎。 髎,指髎骨,即骶骨。穴在骶骨第三孔中,居中,故名中髎。 中,有方位…

    2022年4月25日
  • 三伏天之初伏穴位调理,3穴位助你化湿健脾补中益气

    今年7月16日入伏,此时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中医讲“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祛湿是三伏养生的重点。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三个穴位,平时坚持按摩或艾灸,就能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1、丰隆穴 功效:丰隆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的效果。 取穴: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

    2020年7月19日 养脾胃
  • 经外奇穴:上廉泉穴

    穴位解析释义 在下颌舌骨肌,颏舌骨间至舌体。有舌动、静脉。布有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舌下神经分支。 上廉泉穴在任脉廉泉穴之上,故名上廉泉。 取穴 位于颌下部,颈前正中线上,甲状软骨直上1寸处,取廉泉穴与下颌骨中点连线的中点,即下颌骨下1寸,廉泉穴上1寸(一说1.5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共1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清咽利舌,疏风泄热。 主治疾病:舌强…

    2022年7月10日
  • 中医穴位——手太阴肺经之中府穴

    中医穴位来历 中,内也,里也;府,指藏财物的地方;募,汇也,聚也。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者,天气也。”又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千金要方·序例》:“人者,禀受天地中和之气。” 张介宾曰:“中府,藏气也。” 此穴在胸中,为胸中肺气结募聚会之处,系手、足太阴之会穴,因名中府。 《黄帝内经明堂》:“府,聚也,脾肺合气于此穴,故名中府…

    2021年12月29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