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痞根穴

穴位解析释义

痞,痞块,腹内肿大的器官,如肝肿大、脾肿大,泛称痞块。此穴有治疗肝脾肿大的作用,有如截断痞块根部的作用,故名痞根。

对痞根穴的理解,痞根重在一个“痞”字,这个“痞”字是由“否”卦演变到中医中的,“否”者,天地不交通之意。中医将这个字演化为“痞证”,痞症中医中是指胸腹部胀闷不适而外无硬结之形的症状(此是从内部症状来描述的),此证多从内部气机升降失常来论,内部气机的升降失常必然会导致经气的运行失常,经气运行失常则会郁积不通,不通故而会产生疼痛或其它不适。

临床中通过推拿或者针刺痞根穴调理的就是经气,目的亦是让经气能够正常流通,通则不痛故而可以治疗腰部的疼痛或其他的一些疾病。

大多将痞根穴理解为治疗包块的穴位是不正确的,从事推拿的大多可以发现在脊柱两旁会时常在一些穴位上触及包块硬结,而这些有筋结出现的穴位,其对应的脏腑会有相应的疾病,通过推拿或针刺这些部位患者的病情都会得到缓解。由此可以说明筋结的形成就是人体病气(不正常的经气)在体表的一种聚结形势。而病气在人体是由浅入深,逐渐发展的。

在背部的膀胱经上有一个膏肓穴,其治疗的就是人体虚损一类的疾病,对应此二穴就会发现人体穴位的一些奇特奥妙之处。痞根就是人体疾病初始阶段,经气运行不畅,如果病情逐渐发展就会由痞根进入盲门,向上经过膈关,逐渐到膏肓而不治了。

取穴

经外奇穴 痞根穴

痞根穴位于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

俯卧或坐位。取一线过脐眼水平绕腰腹一周,从此线与脊柱交点处向上循推1个椎体(即第1腰椎),从该椎体棘突下旁开1横掌,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经外奇穴 痞根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行气活血、软坚消痞。

主治疾病:痞块,腰痛,胃痉挛,胃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肠炎等。

局部病:痞块(肝脾肿大)久不愈,肝炎。

其他病: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肾下垂,腰肌劳损等。

穴位配伍:
痞根配章门,治痞块。
痞根配精宫、鬼眼,治疝痛、反胃。
痞根配命门、肾俞、太溪,治腰肌劳损。
痞根配脾俞,血海,治痞块。

临床运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痞块经久不愈。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用艾条回旋灸治痞根穴,10~15分钟,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胃痛、反胃、胃炎等。

刮痧疗法:用刮痧板角部由内向外刮拭痞根穴30次,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治疗肠炎、便秘、脱肛等。

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10~15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腰肌劳损、胃扩张、肝炎等病等。

按摩疗法:

治疗肿瘤少不了痞根穴,此穴为经外奇穴,选穴时要让病人采取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取穴。“十二椎下痞根穴。各开三寸零五分。二穴左右灸七壮。难消痞块可除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都可以灸此穴,选穴要与患处同侧,若两边都有,则灸双穴。此穴还可做诊断用。

腰部疼痛的病人在痞根穴处多可以摸到硬性呈条索状的筋节,特别是腰部肌筋膜炎(以前多称之为腰肌劳损)的病人在这个部位基本都有筋结,病情越久越明显,其硬度和大小与病情息息相关。临床中通过弹拨此穴位患者症状可以立即减轻,随着病情的减轻,痞根穴处的筋结亦随之变软,减小并逐渐消失。且临床中发现此穴治疗腰部肌筋膜炎可以说是有特效。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2日 上午11:27
下一篇 2022年7月13日 上午9:45

相关推荐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通天穴

    穴位解析释义 通天穴别名天臼穴、天伯穴、天目穴、天白穴、天日穴、天归穴、天旧穴。 1、通天。通,通达也。天,天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由此上行天部。本穴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此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经由本穴吸热后才上行至与头部阳气相同的天部层次,故名。 通天穴,别名天臼、天伯。属足太阳膀胱经。通即通达,天指头顶,穴在…

    2022年4月18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光明穴

    穴位解析释义 1、光明。光明,光彻明亮也。本穴物质为阳辅穴传来的湿热风气,上至本穴后,此气吸热而变为纯阳之气,天部的水湿尽散并变得光彻明亮,故名。 2、足少阳络穴。络,联络也。本穴气血所处为天之天部,足少阳胆经吸热蒸升的阳气皆汇合于此,本穴有联络胆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络穴。 附注:胆经络穴。 穴位含义:胆经气血至此后变为纯阳之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

    2022年4月14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三间穴

    二间穴(间谷穴,闻谷穴,周谷穴): 1、三间:三,概数,与二相比稍大。间,间隔、间隙。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比二间穴稍高的空间层次。 本穴物质为二间穴传来的天部清气,其性温热,上行至三间后所处的天部位置较二间穴为高,故名。 2、少谷、小谷:少与老相对、小与大相对,皆言小之意。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少谷、小谷名意皆指本穴物质所处的空间范围较小。 3、大…

    2022年1月10日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耳门穴

    耳,穴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 耳门穴的气血物质,来自于角孙穴。那穴义为何说:“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

    2022年1月24日
  • 经外奇穴:翳明穴

    穴位解析释义 “翳”,[yì],羽扇,指双耳。“明”,明亮,指的是眼睛。本穴位于耳后,主治目疾,故名“翳明”。 取穴 正坐或俯卧位。将耳垂向后按,从正对耳垂的边缘,按压有凹陷处(张口时凹陷更明显),再向后1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明目聪耳、宁心安神。 主治疾病:近视、远视、耳鸣、头痛、失眠等病症。 穴位配伍:翳明配球后、睛明,治早…

    2022年6月22日
  • 大部分人都无法避免的湿气重怎么办?分享5个穴位健脾和胃

    最近我自己一直上火,去中医馆把脉后医生看了我的舌头,告知我寒湿很重,这可能是导致我最近一直反复上火,口腔溃疡的原因。开了7付中药,才第二天就感觉上火好多了。所以我最近把寒湿专门列举了一个专题来写,主要是自己的原因,希望自己能通过这些文章来学习如何祛除体内寒湿,就当作我自己的学习笔记。 另外我们之前也分享过《湿气难缠,十人九湿!湿气重该如何调理,分享祛湿气的穴…

    2020年9月3日
  • 结合五行来说秋季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按照这5点助你养出好肺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邪侵犯人体,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1、饮食养肺 “燥”是秋天的主气,容易伤肺阴,多服…

    2019年9月3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臂臑穴

    臂臑[nào] ( 头冲、颈冲 ) 臂臑:臂,指穴所在的部位。臑,动物的前肢,为灵巧、好动之意。此指穴内气血物质为阳气。臂臑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本穴位处臂部,穴内气血由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阳气充盛而使臂能活动自如,故名臂臑。 头冲、颈冲:头、颈,指穴内物质运行的部位和方向。冲,指穴内物质的运行状态。头冲、颈冲名意指本穴的阳气上冲头…

    2022年1月14日
  • 身体五大止痛开关,哪疼按哪,非常实用的穴位止痛方法,再也不求人!

    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人人都应掌握的八把中医救命钥匙》里面,我们就提到了几个救命穴位。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些止痛的穴位,非常实用。 当身体出现疼痛时,大部分人总是习惯性的去打针吃药。其实,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些天然的止痛开关,可以帮我们止住身体某些部位出现的疼痛。想知道都是哪些穴位吗?一起看看吧! 落枕脖子疼 吹空调或者开窗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脖子受了寒,第二天起来…

    2020年7月17日 穴位养生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络却穴

    穴位解析释义 络却穴别名强阳穴、脑盖穴、及行穴。 1、络却。络,联络也。却,退却、拒绝也。该穴名意指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本穴气血由于通天穴基本上无物传来而处于空虚之状,穴内气血是由穴外头部传入的寒湿之气而非阳热之气,本穴既有聚集头部气血的作用但同时又拒绝接受外部的阳热之气,故名。 络却穴,别名强阳、脑盖。属足太阳膀胱经。络即联络,却指返回,足太阳膀胱经脉…

    2022年5月12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