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痞根穴

穴位解析释义

痞,痞块,腹内肿大的器官,如肝肿大、脾肿大,泛称痞块。此穴有治疗肝脾肿大的作用,有如截断痞块根部的作用,故名痞根。

对痞根穴的理解,痞根重在一个“痞”字,这个“痞”字是由“否”卦演变到中医中的,“否”者,天地不交通之意。中医将这个字演化为“痞证”,痞症中医中是指胸腹部胀闷不适而外无硬结之形的症状(此是从内部症状来描述的),此证多从内部气机升降失常来论,内部气机的升降失常必然会导致经气的运行失常,经气运行失常则会郁积不通,不通故而会产生疼痛或其它不适。

临床中通过推拿或者针刺痞根穴调理的就是经气,目的亦是让经气能够正常流通,通则不痛故而可以治疗腰部的疼痛或其他的一些疾病。

大多将痞根穴理解为治疗包块的穴位是不正确的,从事推拿的大多可以发现在脊柱两旁会时常在一些穴位上触及包块硬结,而这些有筋结出现的穴位,其对应的脏腑会有相应的疾病,通过推拿或针刺这些部位患者的病情都会得到缓解。由此可以说明筋结的形成就是人体病气(不正常的经气)在体表的一种聚结形势。而病气在人体是由浅入深,逐渐发展的。

在背部的膀胱经上有一个膏肓穴,其治疗的就是人体虚损一类的疾病,对应此二穴就会发现人体穴位的一些奇特奥妙之处。痞根就是人体疾病初始阶段,经气运行不畅,如果病情逐渐发展就会由痞根进入盲门,向上经过膈关,逐渐到膏肓而不治了。

取穴

经外奇穴 痞根穴

痞根穴位于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

俯卧或坐位。取一线过脐眼水平绕腰腹一周,从此线与脊柱交点处向上循推1个椎体(即第1腰椎),从该椎体棘突下旁开1横掌,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经外奇穴 痞根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行气活血、软坚消痞。

主治疾病:痞块,腰痛,胃痉挛,胃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肠炎等。

局部病:痞块(肝脾肿大)久不愈,肝炎。

其他病: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肾下垂,腰肌劳损等。

穴位配伍:
痞根配章门,治痞块。
痞根配精宫、鬼眼,治疝痛、反胃。
痞根配命门、肾俞、太溪,治腰肌劳损。
痞根配脾俞,血海,治痞块。

临床运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痞块经久不愈。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用艾条回旋灸治痞根穴,10~15分钟,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胃痛、反胃、胃炎等。

刮痧疗法:用刮痧板角部由内向外刮拭痞根穴30次,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治疗肠炎、便秘、脱肛等。

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10~15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腰肌劳损、胃扩张、肝炎等病等。

按摩疗法:

治疗肿瘤少不了痞根穴,此穴为经外奇穴,选穴时要让病人采取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取穴。“十二椎下痞根穴。各开三寸零五分。二穴左右灸七壮。难消痞块可除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都可以灸此穴,选穴要与患处同侧,若两边都有,则灸双穴。此穴还可做诊断用。

腰部疼痛的病人在痞根穴处多可以摸到硬性呈条索状的筋节,特别是腰部肌筋膜炎(以前多称之为腰肌劳损)的病人在这个部位基本都有筋结,病情越久越明显,其硬度和大小与病情息息相关。临床中通过弹拨此穴位患者症状可以立即减轻,随着病情的减轻,痞根穴处的筋结亦随之变软,减小并逐渐消失。且临床中发现此穴治疗腰部肌筋膜炎可以说是有特效。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2日 上午11:27
下一篇 2022年7月13日 上午9:45

相关推荐

  • 五根手指对应的五脏

    由于最近自己时不时右手中指、无名指会发麻、冰冷,想起之前老师说的五根手指对应的五脏关系,想了解自己身体健康问题在哪里,所以整理了这篇文章。 手掌为阴,手背为阳,五个手指刚好是阴阳交错。手指一般代表头,手掌一般代表内脏,手背一般代表我们的背部。 一个人内脏经脉的气出来首先到手指,所以一个人内脏的问题马上可以在手上可以看出来。人的手指是非常敏感,很容易反映一个人…

    2019年1月28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三阴交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三阴交穴又名:承命穴、太阴穴、下三里穴。 1、三阴交: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 2、太阴:太,大也。阴,阴之属也。本穴物质为足三阴经气血交会而成,位处足部,总体表现出较强的阴寒特性,故名太阴。…

    2022年2月21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漏谷穴

    穴位解析释义 漏谷穴又名太阴络穴。 1、漏谷:漏,漏落也。谷,五谷也、细小之物也。该穴名意指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 本穴物质由三阴交穴传来,因脾经的湿热之气与肝经及肾经气血物质进行了交换,上行至本穴的气态物质则温度偏低,在本穴的变化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浊重的部分由天部沉降到地部,如细小的谷粒漏落之状,故名。 2、足太阴络、太阴络。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

    2022年2月21日
  • 长期失眠毁的是五脏六腑,耗的是命!

    失眠,是一个永远流行的话题,特别是现代生活压力大,失眠就成了许多人的常态。那人为什么会失眠?所谓失眠,就是阳不入阴。 人的体表有一种气运行,中医称为卫气,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 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 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

    2021年8月18日
  • 中医穴位归纳:2个带“二”的穴

    以数字”2“命名的穴位有2个: 大肠经:二间 经外奇穴:二白 二白穴的“二”为数量词,属经外奇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有2穴。 二间穴的“二”有两个意思。第一概数,在此表示较小之意。第二为排列次序,是手阳明大肠经五输中的第二荥穴,五行属水。手阳明大肠经之所溜,位于“商阳”穴之次,在手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的间陷中,故名二间。 二间…

    2022年6月27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阳溪穴

    阳溪穴(中魁穴) 1、阳溪:阳,热也、气也,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溪,路径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后蒸升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合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此后吸热蒸升并上行于天部,故名。 2、中魁:中,与旁相对,正也,指本穴气血运行的路线是大肠之正经。魁,首也,与尾相对,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首为阳,尾为阴也。中魁名意指本穴向大肠本经输送阳热之…

    2022年1月10日
  • 养生知识分享——亥时(晚上21-23点)——三焦经当令

    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曲黎敏讲《黄帝内经》 演讲稿 1、“三焦”解 焦: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 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解释一下“三焦”:“三焦”的“焦”代表小鸟,下面的四点水代表什么呢?想一想,代表水还是代表火?一定要记住,凡是四点水中国文化里面都是代表火。那么我现在再问这个火,应该是大火还是小火?…

    2020年1月6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地机穴

    穴位解析释义 地机穴又名脾舍穴、地箕穴。 1、地机:地,脾土也。机,机巧、巧妙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随地部经水运化到人体各部,运化过程十分巧妙。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雨降地部后地部的脾土微粒亦随雨水的流行而运化人体各部,脾土物质的运行十分巧妙,故名。 2、脾舍:脾,土也。舍,来原也。脾舍名意指本穴为提供脾土物质的来源之处。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

    2022年2月22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天鼎穴

    天鼎穴(天顶,天项,天盖): 1、天鼎:天,头面、皮部也。鼎,炉鼎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 2、天顶、天盖: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顶,支撑也。盖,…

    2022年1月17日
  • 人体奇经八脉——督脉经络循行图及穴位

    看过古装剧的人可能听过“打通任督二脉”。任督二脉指的就是任脉,督脉。任脉主阴,督脉主阳。阴阳,阴在前,阳在后。 人体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

    2021年12月28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