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归纳:8大气穴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将气的概念,抽象化,成为天地一切事物组成的基本元素,有着像气体般的流动特性。

认为人类与一切生物具备的生命能量或动力,也被称为是气,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均是气的运行与变化的结果。

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的第一道防护线,聚于体里保护着脏腑,而流散发于肤表以防外邪侵入而导致疾病发生。

1、气穴穴

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别名:胞门穴、子户穴。

“气穴”。穴内物质为气态物也。本穴物质为大赫穴传来的高温高压水气,至本穴后,快速强劲的高温高压水气势弱缓行并扩散为温热之性的气态物,故而得名。

气穴穴 人体穴位图
气穴穴 人体穴位图

气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0.5寸处。即:关元穴左右一指宽处。

作用功效:补益冲任。补益肾气、调理下焦。
主治病症:月经不调、、腰部疼痛、腰脊痛等。

按摩法:用大拇指按揉气穴3-5分钟。

2、气海穴

属任脉。盲之原穴。别名:丹田穴,下气海。

人体穴位图 气海穴 关元穴

“气海穴”。“气”,气态物也。“海”,大也。
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
本穴物质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穴”。

作用功效:补气益肾、涩精固本。
按摩法:先以右掌心紧贴于气海穴的位置,照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3分钟。再以左掌心,用逆时针方向按摩1-3分钟,按摩至有热感,即有效果。

3、气海俞

气海俞穴 人体穴位图

属足太阳膀胱经。
气海穴,脐下的气海穴也,指气血来源于生气之海的腰腹内部。俞,输也。
本穴物质为来自于腰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气海穴,故名气海穴俞穴。

作用功效:外散腰腹内部之热。
主治病症:腰痛、下肢瘫痪、肠鸣腹胀、月经不调、痛经、痔漏下血等。
按摩疗法:双手轻握拳,叩击气海俞穴。按摩、轻捶此穴可益气补血。

4、气冲穴

气冲穴 人体穴位图
气冲穴 人体穴位图

属足阳明胃经。别名:气街穴,羊屎穴。

“气”,指此处穴内的气血物质是气;“冲”,突的意思。“气冲”的意思是说此处穴位的气血物质是气,它的运行状况是冲突而行。
补充:本穴经书不载其为冲脉足阴明之会,但实为冲脉所出也。
《素问痿论篇》曰:“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
此段文字即说明冲脉为诸经脉之源,且会于足阳明气街穴,足阳明受其气血而为之长。
气街穴即气冲。从气冲的物质运动变化规律分析,不难得出,冲脉气血的特征是体内的高温高压之气作用变化而成。
因此,冲脉气血从体内外出体表经脉则化为强劲的热性水湿之气,可渗灌于诸经脉之中。

主治病症:腹痛、肠鸣、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等。
作用功效:调经血、舒宗筋、理气止痛,通经活络。按摩技法:推拿:指揉法,点按法,摩法,指推法。
按摩法:用食指、中指指腹按揉3~5分钟,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疝气。

5、气户穴

属足阳明胃经。

气户穴 人体穴位图
气户穴 人体穴位图

气,指本穴调节的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户,古指单扇门,引伸为出入的通道。
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与外界交换的门户。
本穴物质为缺盆穴地部传来的经水,因本穴位置较胃经上部诸穴更近心室火炎之区,流至的地部经水会更多更快的气化并由胃经传至身体其余各部,是胃经与外界气血交换的门户,故名。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呃逆等及呼吸系统疾病等。
作用功效:理气宽胸,止咳平喘。
按摩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做旋转按摩,点压时先旋揉后点压,每次3-5分钟。

6、气舍穴

气舍穴 人体穴位图
气舍穴 人体穴位图

属足阳明胃经。
气舍。气,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舍,来源之意。
气舍名意指本穴为胃经经气的重要来源。
本穴物质为水突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位处颈之下部,由于其更近心室火炎之区,故其水液气化更多,所生气亦更大,为胃经之气和重要来源,故名气舍。

作用功效:冷却循颈项上炎的火热之气并为天部提供水湿阳气。
主治病症:咽喉肿痛,气喘,呃逆,瘿瘤,瘰疬,颈项强。
按摩法:用点揉的方法,按揉时手法要轻揉,切忌暴力用力,不拘治疗时间,反复治疗至肌肉疼痛缓解即可!

7、气端穴

经外奇穴 气端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属于经外奇穴,位于足十趾,距趾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气”,指的是元气。“端”,指的是顶端或前端,本穴位于10个脚趾尖端,元气由本穴开始向上运输,故名“气端”。

作用功效:通络、开窍、止痛的功效。
主治病症:足痛、脚气、足趾麻木、中风等。
按摩法:用大拇指指尖对趾尖,微用力掐揉3-5分钟。

8、气门穴

胸腹部奇穴。气门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

经外奇穴 气门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用功效:调理冲任,清利下焦。
主治疾病:崩漏、产后恶露不止、阴挺、妇人不孕、癃闭、淋证、睾丸炎、少腹疼痛、小肠疝气。
按摩法:用大拇指点揉气门穴,每次3-5分钟。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2日 上午9:21
下一篇 2022年7月12日 下午3:32

相关推荐

  • 善治肝者,乃善治百病。肝气郁结怎么办?

    古人常说“善治肝者,乃善治百病”。人体五脏间相生相克,若肝脏代谢不正常,人体所需养分得不到及时供应,各个器官也就无法正常工作。然而,春宜养肝,春应肝而养生。春季属木,肝也属木,两者对应。春季万物复苏,阳气升,养肝更加事半功倍。 《黄帝内经》记载,肝者,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肝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身体中的诸多毒素都能被肝处理掉,所以养好肝身体中的毒才能少…

    2021年5月18日 养肝护肝
  • 足阳明胃经经穴:阴市穴

    穴位解析释义 阴市穴别名阴鼎穴。 1、阴市。阴,水也。市,聚散之地。该穴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髀关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脾土外渗之水,因本穴处肉之陷,经水在此汇合之状,故名。 2、阴鼎。阴,水也。鼎,炉鼎也。阴鼎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且不断气化。本穴物质为髀关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在此为汇合之状,因受脾土所传之热,地部经水不断气化,故名阴鼎…

    2022年3月27日
  • 中医养生知识-五脏六腑及表里关系

    阳密乃固说:中医人都知道,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初学中医一定犯迷糊,心与小肠?肺与大肠?风马牛不相及嘛?中医观念下的表里关系究竟是怎样来的,了解中医观念下的人体生化途径就一目了然了。 中医通常用“脏腑”来总称人体的内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心外面有心包经) 六腑指: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

    2021年12月21日
  • 肾主藏精开窍于耳,经常做耳朵保健操,肾会越来越好

    肾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去足轻重的作用。肾主藏精,开窍于耳。所以进行双耳提拉按揉,可起到强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耳保健操 揉耳朵法 动作要领:请伸出双手,食指、中指、拇指柔外耳廓,从上往下2分钟。轻重适宜,以耳部微热为佳。 拉耳法 动作要领:右手叉腰,伸出左手食指、拇指,用力夹住耳尖,往上拉5次,夹住耳廓往外拉5…

    2020年8月3日 穴位养生
  • 足少阳胆经经穴:悬颅穴

    穴位解析释义 悬颅穴别名髓孔穴、髓中穴、米啮穴。 1、悬颅。悬,吊挂也。颅,古指头盖骨,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颔颅名意指胆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散热后吸附水湿。本穴物质为颔厌穴传来的温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并吸附天部中的寒湿水气,穴内气血如同天部中的水湿云层一般,故名。 2、髓孔穴。髓,骨之所主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孔,孔隙也。髓孔名意指胆经天部的寒湿水…

    2022年4月2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申脉穴

    穴位解析释义 申脉穴别名鬼路穴、阳跷穴。 1、申脉。申,八卦中属金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脉,脉气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变为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来自膀胱经金门穴以下各穴上行的天部之气,其性偏热(相对于膀胱经而言),与肺经气血同性,故名。 申脉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申通“伸”字,是伸展的意思,脉即经脉,此穴属足…

    2022年4月28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天鼎穴

    天鼎穴(天顶,天项,天盖): 1、天鼎:天,头面、皮部也。鼎,炉鼎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 2、天顶、天盖: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顶,支撑也。盖,…

    2022年1月17日
  • 足厥阴肝经经穴:章门穴

    穴位解析释义 章门穴又名长平穴、胁髎穴、季胁穴、脾募穴、肘髎穴、肘尖穴、后章门穴、季肋穴。 1、章门: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后章门名意与章门同,后是与脾经冲门穴的别称前章门相对而言的。 2、长平:长,长远也。平,平坦也…

    2022年3月3日
  • 中医穴位归纳:22个中穴

    以“中”命名的穴位,涉及到了11条经脉的19个穴位,以及3个经外奇穴。 肺经:中府 胃经:乳中 小肠经:肩中俞 膀胱经:中膂俞、中髎、委中 肾经:中注、彧中 心包经:中冲 三焦经:中渚 胆经:中渎 肝经:中封、中都 督脉:脊中、中枢 任脉:中极、中脘、中庭、膻中 经外奇穴胸腹部:脐中四边 经外奇穴上肢部:中泉、中魁 所有的“中”穴,从相对或绝对位置上,均处于…

    2022年6月28日 穴位养生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白环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白环俞穴别名腰俞穴。 1、白环俞。白,肺之色也,气也。环,古指环状且中间有孔的玉器,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臀部肌肉层中的气化之气由本穴外输膀胱经。 白环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白即白色,环指玉环,俞即俞穴,妇女带下和男子遗精一般略呈白色,本穴可治此类病症,故名白环俞。 白,为素色,有洁白之义。环,旋也,指金玉贵重品…

    2022年4月24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