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按揉这4大穴位美容又养颜

足三里属于胃经,是治疗脾胃疾病的常用穴位。脾胃是后天之本,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和水,都要经过脾胃运化出营养,然后供应全身。脾胃在身体里的作用,就好像是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工作不正常,食物供应不足,身体就会忍饥挨饿,进而容颜憔悴、面色无华。

变美穴位——足三里。 足三里可谓是女人养颜的第一大穴了。足三里属于胃经,是治疗脾胃疾病的常用穴位。脾胃是后天之本,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和水,都要经过脾胃运化出营养,然后供应全身。脾胃在身体里的作用,就好像是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工作不正常,食物供应不足,身体就会忍饥挨饿,进而容颜憔悴、面色无华。

人的呼吸系统疾病、血管、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妇科疾病、虚劳羸瘦、诸虚不足等,都有可能因为脾胃功能不好而引发,所以,但凡由于脾胃功能不足引起的健康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调理保健。

人体就好比一个摩天大楼,脾胃就是大楼的根基,脾胃好,人的健康才能根基永固。足三里就是脾胃的贴身保镖。总结起来就是,脾胃是气血之源。脾胃出现问题,吃的东西都不吸收,气血肯定是不好的,所以,常按揉足三里,可以保证气血充足,自然变美。

足三里在哪里呢?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人体穴位图 足三里穴位置
人体穴位图 足三里穴位置

你可以站立着找它。站立弯腰,用自己的手掌按在与手掌同侧的膝盖上,虎口围住膝盖上缘,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指朝下,食指按住膝盖下的胫骨,中指尖处就是足三里。

这个穴位很好用,没事的时候按揉按揉就行,不用在意按摩的手法和次数。也可用艾灸。买根艾条,然后将艾条点燃,点燃的一端对着足三里,离皮肤3厘米左右远,以该处皮肤感到温热为度,每次灸15分钟左右,可以经常灸。

女子以血为本,若要面若桃花,不可不养血补血。怎么养血呢?除了日常注重饮食营养,保证生产血液的物质供应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穴位,血海就是个养血补血的“明星”。血海属于脾经,中医认为脾统血,该穴位是血所汇集之处,统治各种与血相关的病症,没病的时候养血补血效果自不待言。

血海怎么找呢?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就是血海穴。

人体穴位图 血海穴位置
人体穴位图 血海穴位置

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或者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

怎么使用血海呢?最简单的就是自我按摩,没事的时候经常揉按就可以了。

我们先来看看太溪这个名字。“太”,是大、多的意思;“溪”,是溪水。合起来的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这对女人养颜有什么好处呢?不是有那句话吗?“女人是水做的”,肌肤要水嫩,自然离不开水的滋养。

太溪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在人的五脏六腑中,肾属水,藏精,如果肾虚,身体里的水不足以控制住火,心火旺盛,人就会出现诸如失眠、上火、口渴、便秘、皮肤干燥、面色晦暗等一系列问题,养颜便无从谈起。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就好像是储藏肾气的仓库,人体肾气不足,从仓库里调拨就可以了。所以,美女养颜,不可不用太溪。另外,太溪也是补元气的大穴,常用太溪,人体元气充足,整个身体状态都会好。

太溪的位置很好找。它在足内侧,足内踝的后方。跟腱与内踝尖之间的凹陷处就是太溪(即: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人体穴位图 太溪穴位置
人体穴位图 太溪穴位置

太溪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按摩和艾条灸都可以。没事的时候就多按摩按摩,或者用艾条灸15分钟,经常艾灸它,自然肾气充足,面色红润水嫩。

三阴交穴是在在足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其实,三阴交穴位就是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的巨额财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

三阴交穴怎么找呢?

人体穴位图 三阴交穴位置
人体穴位图 三阴交穴位置

在小腿内侧,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关节内侧,四个手指并拢,沿着足内踝尖(脚内侧内踝骨最高点)向上另一侧对应的点。也就是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处,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就是三阴交穴位。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19年2月22日 上午10:29
下一篇 2019年2月22日 下午1:59

相关推荐

  • 中医穴位归纳:6个海穴

    温馨提示:以“海”命名的穴有6个,涉及了6条经脉的6个穴位,以及一个经外奇穴,但完全符合命名规则的则只有“五海”,即血海、少海、小海、照海和气海,凡是带“海”字的穴,全是气血的调节库。 脾经:血海 心经:少海 小肠经:小海 膀胱经:气海俞 肾经:照海 任脉:气海 经外奇穴头顶部:海泉 1、气海穴 气海穴,属任脉。气海是肓的原穴。气即元气,海乃深大也,此穴为元…

    2022年5月28日 穴位养生
  • 预防晕车的实用小技巧分享

    经常会遇到一些朋友坐车晕车,那种难受,不晕车的人根据无法体会。据统计有70%的人晕车,只不过有的是临时晕,有的人是长期晕。这对坐车的人实在造成了不少困扰。晕车是怎么来的呢?

    2019年2月18日
  • 任脉经穴:上脘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上脘穴别名:上管穴,胃管穴,胃脘穴,上纪穴。 1、上脘。上,上部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聚集本穴后再循任脉下行,经水如由此进入任脉的巨空腔,故名。 2、胃管。胃,胃腑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穴内的地部经水可直接作用于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性…

    2022年5月30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丰隆穴

    穴位解析释义 1、丰拢、丰隆,象声词,为轰隆之假借词。本穴物质主要为条口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而降,且降雨量大,如雷雨之轰隆有声,故名丰拢 2、足阳明络穴。本穴位处胃经下部,气血物质为汇聚而成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为云化雨降之处,气压低下,胃经及脾经天部水湿浊气汇合于此,所降之雨又分走胃经及脾经各部,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

    2022年3月30日
  • 经外奇穴:腰痛点穴

    穴位解析释义 “腰”,腰部,“痛”,疼痛,“点”,很小的部位。此穴能缓解治疗腰痛,故名“腰痛点”。 取穴 腰痛点穴位于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腕背横纹下1寸),一手两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舒筋通络,化瘀止痛。 主治疾病:腰腿痛,扭伤,急性腰扭伤,手背红肿热痛,小儿急、慢惊风,头痛,耳鸣等。 穴位配伍:腰痛点配肾俞…

    2022年6月22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承光穴

    穴位解析释义 承,受也。光,亮也,阳也,热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 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如受之以热一般,故名。 承光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承即承受,光即阳光,此穴居头顶,承受阳光,故名承光。 承,奉也,亦有承受、继承之义;光,有明义。该穴主治目生云翳,近视不明。因目之能视,必赖光线,刺之可使目继得光明,故…

    2022年4月17日
  • 寻找经络上最容易堵塞的穴位,自己动手疏通经络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灵枢·经脉》 手太阴肺经上有11个穴位,均为双穴,左右各一,共22个。起于胸中的中府穴,至于手拇指端的少商穴。 估计有些朋友犯难…

    2020年9月10日 穴位养生
  • 足少阳胆经经穴:环跳穴

    穴位解析释义 环跳穴别名膑骨穴、髋骨穴、分中穴、环各穴、髀枢穴、髀厌穴。 1、环跳。环,一种园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或一串连环中的一节,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跳,跳动也,阳之健也,指穴内阳气健盛。该穴名意指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渗入穴内丰满的肌肉之中并气化为天部的阳气,穴内阳气健盛使人在如,…

    2022年4月11日
  • 耳朵穴位真不少,提捏按压有不同神奇妙用

    中医养生都是从小事,小动作开始做起,而且要坚持下去。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有不同的穴位,这些穴位又有不同的养生调理作用。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耳朵的“妙用”,通过对耳朵穴位的提捏按压等来改善我们身体的状况。 我们在文章 养生从小事做起,早晨起床这些错误有你犯过吗? 中介绍过捏耳朵这个小动作。 由于久坐缺乏运动、工作强度大、精神紧张,很多都市白领都有睡眠问题。如果你尝试…

    2020年3月17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肩髃穴

    肩髃[yú]穴(髃骨、中骨井、扁骨、扁髃、尚骨、中肩、偏肩、肩尖): 1、肩髃:肩,穴所在部位也。髃[yú],骨之禺也。禺乃角落之意,髃所指为骨之边缘。该穴名意指在骨部的远端所形成的小范围水域。 本穴物质为臂臑穴传来的经气所化,臂臑穴上传本穴的物质为强盛的阳气,至本穴后因散热而冷凝沉降,所降之浊在地部形成小的水域,而本穴的地部水域相对肾所主的腰膝骨部来说它是…

    2022年1月15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