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溃疡怎么办?家长不要慌,小儿推拿治口腔溃疡小妙招

我们在昨天的文章里面就提到过口腔溃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经常口腔溃疡是什么原因?儿童容易口腔溃疡怎么办?》,大概列举了3种。另外也分享给大家口腔溃疡吃什么。

因为考虑到是小孩,所以我们并没有列举用药。如果不是很严重还是推荐口腔溃疡食疗的方法。另外今天我们再给大家分享通过中医穴位——小儿推拿的方法来治口腔溃疡

小儿口腔溃疡小儿推拿方法

  • 清天河水500次,
  • 退六腑300次,
  • 清肺经500次,
  • 补肾经300次,
  • 清肝经300次,
  • 揉掌小横纹500次,
  • 揉上马500次,
  • 揉板门300次,
  • 分手阴阳300次。

1、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 人体穴位图

一手固定宝宝手臂,使前臂伸直,掌心向上,暴露前臂内侧面。将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并拢伸直,用食指、中指指面贴在前臂内侧,做由腕横纹向肘横纹方向的直推法。

2、退六腑

退六腑 人体穴位图

一手固定宝宝手臂,使前臂伸直或屈肘,充分暴露前臂尺侧。用另一只手的指面着力于前臂内侧尺侧缘,做由肘横纹向腕横纹方向的直推法。

3、揉掌小横纹

掌小横纹 人体穴位图

用一手将宝宝的小指固定,暴露小指尺侧掌纹头,用另一只手拇指指端贴在穴位处揉动。

4、揉二人上马

二人上马 人体穴位图

一手握宝宝四指,使掌指关节屈曲,充分暴露穴位,用另一只手拇指或中指指端附着于穴位上按揉。

5、揉板门

板门穴 人体穴位图

一手持宝宝的手以固定,暴露鱼际部分,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端吸定于穴位上做揉动。

6、分推手阴阳

分推手阴阳 人体穴位图

手阴阳穴位于手掌根,小天心穴的两侧,近拇指端为阳池,近小指端为阴池,是一个线状穴。小天心穴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操作时家长以两手大拇指,从小天心穴沿着大横纹,向两侧分推,以3-5分钟为宜。这个手法主要用于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用两手拇指螺纹面或桡侧缘着力于腕横纹中点,向两旁做一字推动。

注意观察,适当加减穴位

宝宝口疮推拿手法的加减变化,由口疮溃烂面积或表现症状来决定,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溃疡情况。

口腔溃疡面较多、 溃疡面周围红赤者:加清小肠500次,清大肠200次,清胃经300次。

清小肠 推拿穴位
清小肠
清大肠 推拿穴位
清大肠 推拿穴位
清胃经 推拿

溃疡面周围发白者:加补脾经500次,顺运内八卦500次。


患重症口疮的宝宝有时会伴有发热、烦躁等现象,此时父母要安抚好宝宝,首要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如泡温水澡、擦浴等。

患上口疮,宝宝难受,我们也跟着着急上火, 针对宝宝口疮这类病症,我们应以预防为主,配合口腔溃疡食疗,有利于防治口腔溃疡。

1、首先应注意口腔清洁,勤漱口,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较小的宝宝家长还要注意奶瓶、奶头及餐具的消毒工作。

2、患上口疮的宝宝应吃流食或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豆制品等,这些软一点的食物吃进去不会感到太痛苦。不能吃过烫的食物,会对溃疡面造成刺激。

3、饮食营养要搭配均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以加速愈合溃疡面的面积,对口腔溃疡的好转有一定的帮助。

4、尽量少吃刺激性的调味品,像辣椒、姜、葱、醋、八角等。因为这些食物不但诱发疼痛,还会使溃疡的面积扩大。再者少吃油煎的食物和太过粗糙坚硬的食物,比如炸排骨、炸鸡腿和坚果之类的。

宝宝口疮,只要我们护理得当,加上推拿,相信宝宝很快就可以痊愈了。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1722.html

(2)
上一篇 2020年5月23日 上午9:48
下一篇 2020年5月24日 下午5:24

相关推荐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大肠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大肠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大肠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大肠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大肠俞。 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大肠俞。 大,与小对言。肠是指人体消化器官的后半部分。盖“大肠”即从盲肠至肛…

    2022年4月22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攒竹穴

    穴位解析释义 攒竹(cuán zhú)穴别名: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穴、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 1、攒竹。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而为吸热上行,与睛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气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聚集的竹杆小头一般(小头为上部、为…

    2022年4月16日
  • 任脉经穴:上脘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上脘穴别名:上管穴,胃管穴,胃脘穴,上纪穴。 1、上脘。上,上部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聚集本穴后再循任脉下行,经水如由此进入任脉的巨空腔,故名。 2、胃管。胃,胃腑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穴内的地部经水可直接作用于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性…

    2022年5月30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地机穴

    穴位解析释义 地机穴又名脾舍穴、地箕穴。 1、地机:地,脾土也。机,机巧、巧妙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随地部经水运化到人体各部,运化过程十分巧妙。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雨降地部后地部的脾土微粒亦随雨水的流行而运化人体各部,脾土物质的运行十分巧妙,故名。 2、脾舍:脾,土也。舍,来原也。脾舍名意指本穴为提供脾土物质的来源之处。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

    2022年2月22日
  • 足少阴肾经经穴:石关穴

    穴位解析释义 石关穴别名:石阙穴、石门穴、食关穴。 1、石关:石,肾所主的水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商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水液,地部水液不能循肾经上行,故名。石门名意与石关同。 2、石阙:石,肾所主之水也。阙,碑坊标记之意。石阙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停止不能前行。理同石关名解。 3、食关…

    2022年3月11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辄筋穴

    穴位解析释义 辄[zhé]筋穴别名神光穴。 1、辄筋。辄,古指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平板,其作用是防止车轮之泥水的飞溅,此指胆经气血在此的变化为冷降下行。筋,肝胆所主的风气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风气。辄筋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湿后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为渊腋穴传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从天部降至地部,气血的变化如同飞溅的泥水被挡下一般,故名辄筋…

    2022年4月8日
  • 任脉经穴:曲骨穴

    穴位解析释义 曲骨穴别名尿胞穴,骨端穴,屈骨端穴,回骨穴,耳骨穴。 1、曲骨。曲,隐秘也。骨,肾主之水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会阴穴提供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于天之下部,如隐藏于天部的肾水一般,故名。 曲骨穴,曲有弯曲之意,骨指骨骼。穴居横骨之上,毛际之中,考横骨即令之耻骨,其骨弯曲,形同偃月,穴当耻骨上缘之正中,因…

    2022年5月26日
  • 中医穴位归纳:26个俞穴

    中医的穴位命名中,以俞”命名的穴位最多,涉及3条经脉的24个穴位,尤以膀胱经最多,占了18个,还有3个经外奇穴。所有的“俞”穴,均为气血流通的要道 小肠经:臑俞、肩外俞、肩中俞 膀胱经: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共计18个) 肾经:肓俞、俞府 督脉:腰俞 经外…

    2022年7月8日 穴位养生
  • 手部穴位居然能治病!你知道手掌穴位对应哪些脏腑的反射区就可以

    之前我们讲到过五根手指对应的五脏,提到过手部穴位对应的五脏。为什么今天又要讲到这点,因为最近自己手指麻木胀痛,最开始是小拇指,现在是食指,所以对应自己的问题,重新将手掌对应的五脏六腑重新梳理一遍。 中医的五脏六腑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胆囊、胃、小肠、大肠、膀胱、管辖心血管循环的心包,加上主掌内分泌系统的三焦,合称十二脏腑,而链接脏腑的情报系统就是负责输送…

    2021年8月22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肺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肺,指肺脏。俞,输也。肺俞名意指肺脏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肺俞穴为足太阳经背部的腧穴,俞同输,因其内应肺脏,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为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故名肺俞。 附注:肺的背俞穴。 穴位含义:肺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传于膀胱经。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肺脏外输的湿热之气,其质轻。运行规律:快速地散热冷降,所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归降地…

    2022年5月14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