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1、悬厘。悬,吊挂也。厘,治理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
本穴物质为悬颅穴冷降下传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滞重的寒湿水气进一步下行,小部分清气则由本穴外输头之各部,本穴对天部的水湿风气有治理的作用,故名。
2、手足少阳阳明之会。在本穴汇集的气血当中,既有手少阳的上行之气又有足阳明的下行之气,故本穴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附注:手少阳、足少阳,阳明之会。
穴位含义: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中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循胆经下传曲鬓穴,小部分飘散于天之中部。
悬厘穴,属足少阳胆经。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位于颞颥部。
何为悬厘穴?
悬厘。悬,吊挂也。厘,治理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本穴物质为悬颅穴冷降下传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滞重的寒湿水气进一步下行,小部分清气则由本穴外输头之各部,本穴对天部的水湿风气有治理的作用,故名。
大家看了穴义中的这个定位的描述是不是很晕呢?几分之几,完全是一个模糊的定位,何况,对于一个圆形的头颅来说,没有可参照的坐标点,这种定位就更难了。所以,我在找悬厘时,也颇费周折,只能是找到大约的位置。
我们在解读前几个穴颔厌、悬颅时,曾经提及了颅骨骨缝的问题,并且按照穴位命名来看,其多在骨缝或者骨肉之间的凹陷中,那么悬厘也不例外,它离翼点不远,这个翼点又被称为“H”点,其形状与大写的英文字母H相似,故名。
颅骨翼点,是蝶骨,颞骨,顶骨,额骨四骨的交界处,即俗称太阳穴,此处浅层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因其接缝多,涉及了冠状缝、颞蝶缝、鳞状缝等,因此击打此处可致命。而悬厘就离这个翼点并不远,找到了太阳穴,往斜后上方移动大约3寸,用手指探查,会有一个位置比较敏感,此处即为悬厘穴。
如何理解“悬”字呢?同悬颅穴一样,我们把悬厘穴也称为悬挂在骨缝中的气血点,这个悬挂,主要是指颅骨是一个球形,无依无靠,但同时颅骨中又有骨缝,因此也就成为了穴位的附着点,这也就是“悬”字的由来。
而这个“厘”字,词典中确实有“治理”的意思(4.整理;治理:~定。厘定,即整合。厘,即整理、治理;定,即规定。释义:整顿规定,整理制定。那在这里,这个“厘”要治理什么呢?由于其靠近翼点这个“交通枢纽”的位置,因此,这个悬挂点会对这个枢纽的气血供应产生重要影响,这条骨缝,就像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一样,胆经的气血在此分清浊,降浊分清,这也就是“治理”之意。
手、足少阳+足阳明交会于悬厘穴,三者均为阳经,这就说明其是一个提升阳气的大穴,并且刺激胆经上的悬厘穴,可同时调理三焦经和胃经的问题,可谓一箭三雕。
取穴
取穴方法:悬厘穴位于人体的头部鬓发上,当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降浊分清。
主治疾病: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
穴位配伍:
- 悬厘配鸠尾,治热病偏头痛引目外眦。
- 悬厘配束骨,治癫痫。
- 悬厘配外关、风池、太阳,有疏风止痛的作用,治偏头痛。
- 悬厘配听宫、翳风,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治耳鸣。
- 悬厘配颊车、地仓穴、颧髎、人中,有祛风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瘫,面肿。
临床运用:现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中风偏瘫,颤振。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悬颅穴治疗偏头痛
我们在解读颔厌、悬颅穴时曾经指出,同样是治疗偏头痛,颔厌侧重于胃气不降,也就是喝酒不适引起的;而悬颅则是因胆气不降,也就是生气引起的,那对于悬厘穴来说,它侧重于哪方面呢?
前面已经提到了,此穴在此“降浊分清”,就是说,它是一条清和浊的分界线,相对来说,对于手足少阳+足阳明这三经交会穴,悬厘应该更侧重于手少阳三焦经,也就是说它对三焦不通引发的偏头痛应该效果更好一些。
当然,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不必太在意偏头痛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喝酒呢,还是生气呢,或是兼而有之,只要是偏头痛,首先需要用刮痧板找到痛点,这个痛点很敏感,用同样大的力气,只有这个痛点相对于周边敏感,因此,只要通过刮痧把这个痛点刮开即可。如果不能确定是哪个点痛,就是那个区域痛怎么办?用手大力拍打患处,有时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摩手法:刺激悬厘穴可以采用按揉的方法,将食指的指腹按压在悬厘穴穴位上,以穴位为中心,施以一定的力度进行旋转按揉,按揉时力度要适中,左右两侧的悬厘穴每次各按揉3-5分钟即可,每天可按揉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