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揉腹养生效果好,却不知按摩拍胸有更好的养生功效

世人多知道揉腹养生特别好,能够强壮脏腑及长寿,却不晓得下面这个方法能排尽体内浊气,让心胸都得到保健,比揉腹更胜一筹。它就是:拍胸。

按摩拍胸的好处

一、拍此一处,顶好多个穴位

了解经脉分布的中医都知道,胸前分布着任脉及胃、脾、肝、肾等联络全身的经脉。

通过擦胸、拍胸、扩胸等保健动作,可达到宽胸理气、活血提神、养护心肺、延缓衰老的作用,保养得当,可防病强身。

按摩胸部

二、提高免疫能力,促进分泌免疫腺体

捶拍胸、背、肩是民间很早就流传着的简单而又科学有效的一种护理婴幼儿的妙法。但民间老人并不详知捶拍防病健身的科学道理。

凡是学习过现代医学、生理学、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在人体胸部胸骨背后有一个后天形成的胸腺组织,这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内分泌免疫腺体。

1、胸腺的功能

胸腺

胸腺位于胸骨偏右侧心脏前方,在免疫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免疫细胞在骨髓中形成,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这种成熟的细胞会为人体提供各种免疫功能,能够在细菌、病毒入侵人体,引发各种病症时发挥自我修复的功能。

2、胸腺退化

胸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并逐渐被脂肪组织所取代;

因此免疫系统的功能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精神紧张,心理障碍,营养不良,环境污染,药物伤害,

酒精及尼古丁都会加速免疫功能衰退。

后果是导致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免疫缺陷(如类风湿症等)的发生,导致各种恶性肿瘤对身体造成危害。

三、养肺就是养心

胸离我们的心脏近,心肺同属一起,拍胸能够强健肺部、养护心脏,心脏好了,有力量了,泵血功能就强大,就会让身体各方面都有力量。

四、最热的时候也要捂好这里

《老老恒言》里有一句话,

夏虽极热时,必着葛布短半臂,以护其胸。

对老人肺部、爱感冒的复感人群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暖避寒、适度锻炼应该为胸部护理的关键。


按摩、拍胸的好处

不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只要练习,都可以受益,主要是:

1、胸闷、心慌、气急、肋痛都能适用

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心血管病专家杨力老师称,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胸腔的保养,认为保养得当,可抗邪防病,强身健体。

胸闷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如经常按摩或拍打胸部,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预防冠心病、肺气肿、肌肉发育不良,并能治疗胸闷、心慌、气急、肋痛等症。

2、是一种老慢支、肺气肿的辅助康复方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老师说,慢支炎、肺气肿均为老年人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气急、哮喘等症状。

采用拍击胸背部法,结合腹式呼吸法,对慢支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拍打胸背,能对肺泡产生轻度的冲击波,患者会立即感到呼吸舒畅、胸部压迫感减轻;

腹式呼吸,有助促使肺部的痰液和残气渐渐地向上流动,由此使症状获得改善。

刚开始锻炼,用力不宜太重,以自己能够忍受、感觉有震动为度。以后则慢慢递增。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加大拍打的力度。

3、提高免疫能力,促进分泌免疫腺体

捶拍胸、背、肩是民间很早就流传着的简单而又科学有效的一种护理婴幼儿的妙法。但民间老人并不详知捶拍防病健身的科学道理。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凡是学习过现代医学、生理学、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在人体胸部胸骨背后有一个后天形成的胸腺组织,这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内分泌免疫腺体。

4、不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都可以受益

不论男女老少,无论体质强弱,这种运动对每个人的健康都是有益的。有病可以促进康复,无病可以提高免疫力而不生病。

民间老人虽然不知道人体胸背肩内部脏器及作用,但他们有世代流传的丰富经验,知道捶拍胸背肩部有良好的防病治病和健身壮体作用。


练习方法

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最好是晚饭后40分钟开始。如果能坚持两三个月,一定可以见成效。

但需注意,患有心脏病的人不宜采用这种锻炼方法。

1.拍胸

此时应该进行腹式呼吸,然后,将五指并拢,手掌微屈,用空心掌拍击胸部。既可单手拍(右手拍左胸,左手拍右胸),也可双手同时拍击两侧胸部。

自上而下,可连续做30~40次。拍击时,口唇应微微张开,使气从口出。

2.摩胸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手掌在胸部从左上向右下推摩,右手从右上向左下推摩,双手交叉进行,推摩30~40次。

然后,两只手同时揉乳房正反方向30~40圈,再左右与上下各揉按30~40次。

3.擦胸

两手搓热,两手呈梳子状,分别从上而下在两侧胸部梳理,反复30~40次。

拍打按摩胸部的注意事项

1.按摩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全身放松。

2.拍打时,手掌着力面积要大,腕部摆动要轻松自然而有弹力,内部感到有震动力。

3.胸上部拍打用力可稍大,向下力量可减小,不可用蛮力,以免损伤。

4.老年人拍胸动作宜轻巧,以免骨质疏松的人发生创伤或骨折~心脏装有起搏器的朋友还是问医生看看,最好不要让胸部有震动。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0年5月31日 下午4:16
下一篇 2020年6月2日 下午8:00

相关推荐

  • 人体穴位:列缺穴

    列缺穴(童玄,腕劳) 1、列缺:列,裂也,破也;缺,少也。列缺名意指肺经经水在此破缺溃散并溢流四方。本穴物质为孔最穴下行而来的地部经水,因其位处桡骨茎突上方,下行的经水被突出的桡骨(巨石)所挡,经水在此向外溢流破散,故名列缺。 2、童玄:童,少儿也,与老人相对,少为阴,老为阳,此处代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水液。玄,带赤的黑色也,即暗红色。赤为火之色,为热,意指穴…

    2022年1月1日
  • 中医所说的气究竞是什么?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其实最开始学习中医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也不太了解气是什么,随时学习的深入。慢慢对“气”的理解也越来越多了。一般说到“气”就不得不提“血”。 人体只有五脏六腑,躯干四肢这些形体还不够,还需要有一些专门的物质来营养、激发这些脏腑的功能。这些物质,就是气和血。 血的概念比较好理解,主要是指在血管中运行不息,流动不止的血液。血主要的作用在于为全身提供营养。 究竟什么是气…

    2022年1月21日
  •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劳宫穴

    劳宫穴(五里穴,鬼路穴,掌中穴): 1、劳宫:劳,劳作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本穴物质为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故名。 2、五里:五里,指穴内气血场的履盖范围如五里之广也,无它意。 3、鬼路…

    2022年1月6日
  • 人人都应掌握的八把中医救命钥匙

    人到了30岁以后,就越来越注重自己身体健康了,这是我个人的体会,相信也是大部分的体会,因为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耗身体了,随随便便一点病痛自己内心都会放大。

    2019年2月17日 穴位养生
  • 真正的“安神助眠法”,了解一下

    今天的文章《睡眠质量不好怎么办?首先检查是否有这些错误的失眠姿势》中,我们讲到了错误的睡眠姿势以及其他一些影响睡眠的原因。说这么多,最终都是希望知道如何改善睡眠质量。那现在我们再来讲讲通过人体穴位以及正确的养生方法来提高睡眠质量。 1、按摩穴位 给大家推荐两个穴位,每天入睡前只需要稍微按摩一下,就能整夜睡得香! 穴位一:安眠穴 其实这个穴位,我们在《总是多梦…

    2020年3月22日
  • 上厕所是坐着好还是蹲着好

    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户户都换成了马桶座便器,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排便的时候到底是坐着好呢,还是蹲着好? 其实都各有优缺点 ↑ ↑ ↑ 以上视频来自西瓜视频 对于坐着上厕所 优点就是可以减轻对腿部的压力,不像蹲着那样双腿容易麻木。缺点就是坐着上厕所会接触到马桶,这就必须担心卫生问题了。而且坐着排便通常比较舒服,这样就会增加上厕所的时间。长期坐着排便就会导致便秘…

    2021年8月25日
  • 高压高敲三阴交穴,低压高敲悬钟穴

    两种方法调理高血压的高压高和高血压的低压高很有效。 治高压高的高血压:敲击两侧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遗精,阳痿,阴茎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刺激三阴交的降压…

    2020年8月2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足临泣穴

    穴位解析释义 1、足临泣。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之意。泣,泪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 2、胆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丘墟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在本穴的变化不光是化雨冷降,时亦有部分水湿云气向外传输,本穴为胆经水湿风气的向外输出之处,故为…

    2022年4月13日
  • 足少阴肾经经穴:幽门穴

    穴位解析释义 幽门穴别名:上门穴、上关穴、幽关穴。 1、幽门: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本穴物质为腹通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性寒湿滞重,至本穴后,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水湿循经上行,肾经冲脉气血从此由寒湿之性转而变温热之性,故名。幽关名意与幽门同。 2、上门穴:上,上行也…

    2022年3月14日
  • 人体奇经八脉——督脉经络循行图及穴位

    看过古装剧的人可能听过“打通任督二脉”。任督二脉指的就是任脉,督脉。任脉主阴,督脉主阳。阴阳,阴在前,阳在后。 人体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

    2021年12月28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