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肩:指穴在肩部也。髎:孔隙也。肩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臑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冷降后归于地部,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肩髎。
为何称之为肩关节的后孔呢?因为在穴位命名中,“髎”字就是孔洞的意思,而在肩关节中,侧平举手臂,三角肌会有明显的突起,肩峰的前肌肉凹陷为大肠经的肩髃,而后肌肉凹陷就是三焦经上肩髎。
既是孔洞,必是气血之汇聚地。但当得了肩周炎时,影响肢体活动的标志性动作,就是手臂无法上举,这是因为气血无法汇聚到肩髎这个孔洞里,没有了良好的血供,从而影响了肢体的活动,所以也就无法实现穴义所言:“肩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
穴位含义: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
运行规律:经水循三焦经下行,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上行。
取穴
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取穴方法: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出现两个凹陷窝,后面一个凹陷窝即肩髎穴。
快速取穴:上臂垂直,在锁骨肩峰端后缘直下约2横指处,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按压有酸胀感。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主治疾病:臂痛,肩重不能举等。
穴位配伍:
- 肩髎配天宗、曲垣,治肩背疼痛;
- 肩髎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 肩髎配条口穴透承山,肩髎透极泉穴,治肩周炎。
- 肩髎配阳谷、天宗,治臂痛。
- 肩髎配肩井、天宗,有通经活络的作用,治肩重不能举。
- 肩髎配风池、曲池,有疏风泄热、调和营卫的作用,治风疹。
- 肩髎配外关,章门,有通络止痛的作用,治肋间神经痛。
临床运用:现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偏瘫等。
养生保健
艾灸法:艾条灸5-10分钟,艾柱灸3-5壮。
按摩法:
肩髎穴治疗肩臂痛。
当气血无法顺利地灌注到肩关节腔里时,上肢的活动就必然受限,最初的感觉就是疼痛。而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显然这是因为供血不良所致。而三焦经就是人体的气血大通道,因此,一旦这个大通道受阻,必然会导致各器官的气血供应出现障碍,所以,只有打通这些通道,恢复气血供应,各器官才能正常的工作。
按摩手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两侧肩髎穴,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