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太乙穴别名太一穴。
太乙。太,大也。乙,卯木也,风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
本穴物质为关门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因其较为滞重,运行是从关门穴的天之上部传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传之热的作用,水湿之气膨胀扩散形成横向运行的强盛风气,故而本穴名为太乙。太一名意与太乙同,一通乙。
太乙穴意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强劲的风气。
运行规律:风气循胃经向穴外传输。
取穴
取穴方法:上腹部,脐中上2寸(下脘)旁开2寸处,当不容与天枢连线的下1/3折点。
快速取穴:仰卧,取中脘(在上腹部,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与脐之中点,再水平旁开3横指处即是。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除湿散热。
主治病症:胃病,心烦,癫狂。
穴位配伍:
- 太乙配天枢、上巨虚穴,治肠疾。
- 太乙配神门、鸠尾穴,治神志病。
- 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上脘、胃俞,治寒邪客胃。
- 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梁门、下脘,治饮食停滞。
- 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期门,治肝气犯胃。
- 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三阴交,治气滞血瘀。
- 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关元,治脾胃虚寒。
- 太乙配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内庭,治胃阴不足。
- 太乙配足三里、脾俞,治消化不良。
- 太乙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健脾消食,治消化不良。
- 太乙配梁门、中脘,治胃痛。
- 太乙配滑肉门,清心化痰宁神,主治癫狂,吐舌。
胃痛
1.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太乙。
2.配穴:寒邪客胃者,配上脘、胃俞;饮食停滞者,配梁门、下脘;肝气犯胃者,配太冲、期门;气滞血瘀者,配膈俞、三阴交;脾胃虚寒者,配脾俞、胃俞、关元;胃阴不足者,配三阴交、内庭。
3.方解: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以健运中州,调理气机;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之下合穴,“合治内腑”,可疏通胃气,导滞止痛;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临床运用:急性胃炎、胃神经痛、消化不良、肠鸣腹胀、疝气、精神病、脚气、遗尿等。
养生保健
艾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炷灸3-7壮。
按摩法:
太乙穴,属足阳明胃经。太即甚大,乙为十天于之一,太乙即《河图》里的中宫,脾土居中,喻腹中央为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约当腹中央,故名太乙。
古“太”与“大”通,“乙”与“一”同。
此穴在“下脘”穴之旁2寸,此处近胃,下连于肠,其状如“乙”字,而主治神志病,故名太乙。
太乙穴平于下脘,穴底挨近脾脏并胰而言,内应小肠。小肠多曲,以及横结肠两曲端,亦太乙曲屈之象也。穴名曰“乙”,即喻肠道多曲也。汇此诸意,故名之为“太乙”。乙指一言,宇宙万物赖一以生,吾人赖脾胃而生,因名太乙。
《礼记》“鱼馁必自乙。”注:“鱼去乙则不肥。”大肠俗名肥肠。“太乙门”即是“大肠门”。其所治症,除肠疾吐泻而外,如癫疾狂走、心烦,正合中医之阳明腑证,弃衣登高谵语等证。正与中枢神志有关,所谓脏燥则狂者,由于大肠结热。而大肠结热,又当在迂曲弯转之处,故治取此穴有效。
“太”字的穴位,调血的作用比较强,换言之,刺激它,可引血向此汇聚。太渊穴之所以有定喘作用(运动之后),就是因为运动之后,气的运行比血的运行速度快,破坏了气血的同步平衡,故而喘。点按太渊,其目的是调集更多的血过来,以达到气血的平衡,平衡了,喘就这样定了。
太乙穴中的“太”字,是指大,而这个大,主要是指血量供应足够的大,毕竟它靠近腹主动脉;而“乙”指的是风,其实在人体中主要指的是气,因为离腹主动脉近,温度相对就比较高,所以血被加热后,就容易气化,形成推动血的气,因此“太乙”穴,应该是一个气血都极为充沛之穴,毕竟,消化食物,是需要大量的气血来保障的,刺激它,可同时引导气血向此汇集,因而它就具有了养胃健脾的作用。
按摩手法:每次按揉太乙3~5分钟,有酸痛感为宜。可治胃病,如胃肠虚弱、恶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