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经经穴:足三里穴

穴位解析释义

足三里穴别名: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

1、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此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足三里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穴所在之部。

2、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中夹带大量的脾土微粒,至本穴后,因经水散行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被较多气化,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驻,形成了本穴大范围的脾土堆积之状,故名下陵。

3、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

4、鬼邪。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水偏多则为胃之害。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补天部胃经之气,维持胃经湿热之性,若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气化之气少,胃经湿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

5、胃经合穴。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地部经水气化于天,变为天部经气,物质的运动无风木的横行、火的炎上、水的润下等特征,只有土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附注:足阳明经所人为“合”。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四总穴之一,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古人称之为“长寿穴”。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从头一直到脚,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部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穴拔罐除了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故有“肚腹三里留”之说。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原名三里、下陵。《圣济总录》名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五输穴的合穴,五行属土;胃的下合穴。

足即下肢,三里即三寸,穴在膝下3寸,故名足三里。

足,指人及动物行走的器官,由跗、足蹠、趾三部组成,俗称为脚。三,数名。里,邑、居,集会通达之意。三里,指长度及人身上中下三部之里。以其与外膝眼的距离长度及通乎三焦之里而言。《黄帝内经素问·针解》:“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入于下陵,下陵者,膝下三寸,胻外三里也。”杨上善曰:“人膝如陵。陵下三寸,一寸为一里也。”《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刺天容者无过一里。”杨上善亦曰:“一里,一寸也。”又与手阳明之三里上下相应,对三焦在里诸病无所不包,可以互观。《黄帝内经素问》:“天枢以上,天气主之;天枢以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本穴统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诸症,足以谓之“三里”。古“理”与“里”通。本穴在下肢,故名“足三里”,示别于手三里也。

足三里穴意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常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湿后固化于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循胃经上行。

取穴

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人体穴位图 足三里穴位

快速取穴: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四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即是。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主治疾病

胃痛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

此外,对更年期障碍、腰腿疲劳、皮肤粗糙也很有效。

穴位配伍:

  • 足三里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调理肝脾,补益气血,治月经过多,心悸。
  • 足三里配曲池、丰隆、三阴交,健脾化痰,治头晕目眩。
  • 足三里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主治乳痈。
  • 足三里配上巨虚、三阴交、切口两旁俞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术。
  • 足三里配阳陵泉、行间,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 足三里配百会、中脘,治气虚下陷。
  • 足三里配中脘、阳陵泉,治胃痛。
  • 足三里配内关、中脘,和胃降逆,宽中利气,治胃脘痛、反胃呕吐。
  • 足三里配天枢、气海,治慢性腹泻。
  • 足三里配脾俞、气海、肾俞,温阳散寒,调理脾胃,治脾虚慢性腹泻。
  • 足三里配天枢,治泄泻。
  • 足三里配风池,治头昏。
  • 足三里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补益肝肾、濡润宗筋,治足痿失履不收。
  • 足三里配环跳、风市,治下肢麻木。
  • 足三里配关元,施以化脓灸、隔物灸、药物天灸等至皮肤红晕,有增强体质的作用。

胃痛

  • 配伍穴位:足三里穴、滑肉门穴
  • 疾病概述: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能症。也见于胃黏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
  • 按摩顺序与技法: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交汇处就是足三里穴。可采取按压的方式按摩1分钟,然后按摩滑肉门穴3分钟。

临床运用: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高血压、失眠等。

对于头痛、牙痛、精神失常、发热、鼻炎、口眼歪斜、口唇生疮、哮喘、心悸、高血压、腹痛、泄泻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效果

养生保健

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5~10分钟,可以治疗腹胀腹痛、脚气、下肢不遂等。

注意:小儿忌灸足三里

拔罐法:用气罐留罐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疗中风、脚气、水肿、消化不良。

刮痧法:用面刮法刮拭足三里穴,以潮红发热即可,可以治疗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

足三里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的作用。

足三里有理脾胃、调气血、补虚乏、泻胃热、防病保健的作用。

《内经·海论》:“胃者水谷之海,其输在气街,下至三里。”依此推之,气街以下,至于三里,统为胃之俞穴。华元化谓:三里主治五痨、羸瘦、亡阳、虚乏、胸瘀血、乳痈等症。秦承祖谓:诸症皆治,但以治胃为主。据此可知本穴功能,不仅行于腹部,而兼治全身上中下也。《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阳有阴疾者,取之下陵三里。”

足阳明经属胃络脾,足三里是本经的合穴,又是胃腑下合穴,可健脾和胃、运化水湿,主治脾胃病和水湿为患,故有“肚腹三里留”之说。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阳明经多气多血,故足三里穴可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亏虚引起的各种虚证。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足阳明经合穴配五行属土,补之可培土生金、健脾益肺、化痰止咳,治疗虚证咳喘。

“治痿独取阳明”,足三里穴是治疗下肢痿痹的主穴。

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强健,气血旺盛,阴阳调和,足三里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足三里穴应用广泛,为全身强壮要穴,针灸按摩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亦为消化系统常用要穴。

按摩手法: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捶打法:用拳捶打足三里穴位也可以,一般捶打两三分钟就可以了。

特效按摩:

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长期坚持,可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益寿延年。

按揉足三里 少儿推拿

肝气旺于春,故应以养肝为主。气血生化有赖于脾胃,故养肝先健脾,可每天按摩足三里10~30分钟,也可艾灸。

夏季火旺,与心功能相符,故应养心安神,可每天按摩足三里穴10~15分钟,也可艾灸。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8日 上午11:14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上午9:26

相关推荐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玉枕穴

    穴位解析释义 玉,金性器物,肺金之气也。枕,头与枕接触之部位,言穴所在的位置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络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与天柱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汇合而成天部的凉湿水气,其性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名。 穴位含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性凉冷。运行规律:既散热又冷降,所散之热循膀胱上行,冷…

    2022年5月13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大都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大都穴又名太都穴。 1、大都:大,穴内气血场的范围大也。都,都市也,物质的集散之所也。该穴名意指脾经的气血物质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隐白穴传来的生发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都市之物质聚散也,故名。太都名意与大都同,太,通大。 2、脾经荥:荥,极小的水流。本穴物质为隐白穴传来的脾土生发之气,富含水湿,至本穴后部分水湿之气散热冷降归地,所降之水也…

    2022年2月20日
  • 中医穴位归纳:9个神穴

    温馨提示:以“神”命名的穴位,涉及6条经脉的8个穴位,外加1个经外奇穴,共计9个。 心经:神门 膀胱经:神堂 肾经:神封、神藏 胆经:本神 督脉:神道、神庭 任脉:神阙 经外奇穴头顶部:四神聪 除了神门、神庭和神阙穴以外,其余的4穴,都在心脏的附近,足以说明“神”与心相关,心主神,治神志病要穴。 四神聪穴 四神聪穴,位于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由…

    2022年7月4日 穴位养生
  • 中医穴位之——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八脉交会穴,又叫交经八穴,均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 八脉指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 八脉,指八个特定的经穴,即公孙、内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诸穴。 交,有交通、交会的含义;会,是汇合、聚会。交会穴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相互交通、交会的穴位。 即指脾经公孙穴与冲脉相交,心包经内关…

    2022年3月3日
  • 藏在人体的健康开关,这些穴位太强大了

    人身体上有很多的“健康开关”,可以预防早衰、养血调经、缓解腰疼、治疗胃疼、助性、帮助降脂……小编汇总了常用的N个穴位,总有一个能帮到你哦!^_^ 中医指出,“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三阳脉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在这三条经络中的三个重要穴位分别是足三里穴、肩井穴、睛明穴。女性要经常按摩,以有酸胀感为度,有助于养护“三阳脉”,预防女性早衰。…

    2019年4月11日 穴位养生
  • 任脉经穴:下脘穴

    穴位解析释义 1、下脘。下,下部也。脘,空腔,空管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则继续循脉而下行,如同流向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 下脘穴,下,相对于上、中而言。脘,胃也。脘为胃的内腔,亦泛指胃部。根据位置功能取穴,我们可以很容易联想,胃的下部分,“当胃下口,小肠上口”,因名下脘。 2、足太阴任脉之…

    2022年5月29日
  •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少泽穴

    少泽穴别名:小吉穴、少吉穴。 1、少泽:少,阴也,浊也。泽,沼泽也。该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本穴因有地部孔隙连通小肠经体内经脉,穴内物质为小肠经体内经脉外输的经水,经水出体表后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如热带沼泽气化之气一般,故名。 2、小吉:少吉。孝少,阴也、浊也。吉,吉祥也。小吉、少吉名意指本穴中的气化之气为无火的炎上特性的水湿之气。本穴物…

    2022年2月11日
  • 小儿保健——工字搓背法

    最近3天参加了小儿推拿培训,了解到更多小儿保健方面的知识,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工字搓背推拿方法。 工字搓背,很多父母带自己的小孩到专业的机构推拿后觉得效果还不错,因为工字搓背法具有温补阳气、行气活血、强身健体、止咳平喘的作用。 背部是人体的阳面,也是推拿脊柱神经脊髓的操作面,因工字搓背的部位包括督脉、肺部重要穴位及肾脏重要穴位,所以具有通督脉和强肺肾的功能,可…

    2019年8月7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冲门穴

    穴位解析释义 冲门穴又名慈宫穴、上慈宫穴、冲脉穴、前章门穴。 1、冲门:冲,冲射、冲突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脾经下部诸穴传来的经气由本穴上冲腹部。本穴物质为脾经腿膝下部经气汇聚而成,在本穴的运行为受热后的上冲之状,故名。 2、慈宫、上慈宫:慈,仁慈也。宫,聚散之所也。上,上部也。慈宫名意指本穴的上行气血非高温之性,虽为炎上,但却不克肺金,如脾土之母…

    2022年2月23日
  • 人体穴位:少商穴

    少商穴(鬼信穴)解析: 1、少商:少,与大相对,小也,阴也,指穴内气血物质虚少且属阴;商,古指漏刻,计时之器,滴水漏下之计时漏刻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流注方式为漏滴而下。另外,商也是五音之一,肺音为商。本穴物质为鱼际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经过上部诸穴的分流散失,因而在少商的经水更为稀少,流注方式就如漏刻滴下。少商在拇指之端,其滴下的位置是从地之上部漏落到地之…

    2022年1月3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