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1、足通谷。通,通道、通行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中间的空旷之处也。该穴名意指膀光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一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寒湿水气,二为至阴穴上传于此的天部湿热水气,二气交会后的运行变化主要是散热缩合冷降,冷降之水循膀胱经回流至阴穴,故名。
2、膀胱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变化主要为散热冷降,冷降的地部经水极为细小,故为膀胱经荥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变化为散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附注:足太阳经所溜为“荥”。
穴位含义:膀胱经经气在此散热冷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湿冷降归地后回流至阴穴,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天之天部。
足通谷穴,位于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属足太阳膀胱经,荥水穴。
实际上,束骨和足通谷,分列于第5跖趾关节这个突起的后方和前后。我们在解读束骨穴时,提到了它之所以被称为束骨,是因为它的前后,分别是第5跖趾关节和第5跖骨粗隆,所以,气血被束缚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故名。
而足通谷也面临着和束骨穴类似的情况,它的后端是第5跖趾关节,而它的前端则是小趾末端关节,所以,足通谷的气血,也是被束缚在这两个关节腔隙间狭小的空间里。
取穴
取穴方法:足通谷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主治疾病:头痛项强,目眩,鼻出血,癫狂。
穴位配伍:
- 足通谷配金门,治痔疮;
- 足通谷配大椎,治项强;
- 足通谷配上星、内庭,治鼻衄;
- 足通谷配风池、上星、合谷、内庭,治风热鼻衄;
- 足通谷配章门、丰隆,治癫痫,精神分裂症;
- 足通谷配百会、劳宫、水沟、上脘、大钟,治痰火扰心之癫狂;
- 足通谷配身柱、本神、章门、丰隆、太冲,治痰阻窍之痫证;
- 足通谷配风池、风门、天柱、后溪,治项痛、项强;
- 足通谷配风池、风门、天柱、后溪,治风寒入络之项强痛;
- 足通谷配风池、天柱、头维、太阳、合谷,治风热头项痛、目眩等;
- 足通谷配中极、足三里、通谷,健脾利水,,治脾虚湿滞之留饮。
临床运用:现常用于治疗头痛,哮喘,精神病,癫痫,颈椎病,慢性胃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艾条灸5-10分钟;艾柱灸3-5壮。
为什么说它的气血来自于上下两个方向呢?
膀胱经的走向是自上而下;同时,由于脚对地面的反作用力,又使得气血被反向挤压回流,所以是双重的“二气交会后的运行变化主要是散热缩合冷降”,最终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气血仍然流向最远端的至阴穴。
足通谷穴,几乎位于肢体的最远端了,所以在气血循环上相对不良,尤其是当遇到寒冷的天气,脚最容易受到侵袭,即“寒从脚下起”,而此时头痛是最常见的现象。
受寒感冒头痛,是因为寒气的侵袭,导致阳气闭塞所致,而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阳经,太阳经,就是大阳经,是人体最重要的阳气通道。当膀胱经受寒闭塞了,必然导致气血循环受阻,头痛,就是应了“不通则痛”的道理。
可为什么头痛要在脚上治呢?
这就应了中医经常所说的那句话“上病下治”。因为头痛表现是在头上,而根却是在脚上,换言之,脚部的循环不好,气血无法正常的回流,必然会导致气血都拥堵在人体的上端,故而因压力过大而疼痛。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束骨穴,做环状运动,每次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