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天半夜会”自然醒”?有睡眠问题的朋友请收藏

我自己最近这段时间睡眠一直不好,基本都是凌晨3点左右会醒来。虽然最近压力大,但以前同样压力大也没有这样过。而且我每晚睡觉前都会热水泡脚。其实这也是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每晚11点之前入睡,凌晨却定时醒来,比如一到凌晨1点多钟就醒,或一到凌晨3点多钟就醒。

遇到这种情况,有时翻个身又睡着了;可有时翻来覆去,折腾好久,天快亮了方才睡着,这样反反复复让人很困扰。为什么每天半夜总会醒?

睡眠不好 翻来覆去

中医认为,人体脏腑与十二个时辰相对应。在相对应的时辰里,本脏腑的气血最旺盛、功能最强,如果脏腑有异常,就会出现难莫名清醒且以入眠的情形。

因此,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疏通相应经络来解决,有时会立竿见影。

夜里这两个时间最容易醒!

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凌晨1—3点钟莫名醒来,多由肝火旺盛所致。常有烦躁、易怒或气郁等症状,在气血流注到肝经的时间段,自然把人唤醒。

建议:

此时敲揉、点揉肝经的阴包穴、太冲穴,会痛不可摸,在痛点处敲、揉5—10分钟,3、5天痛感消失,可一觉睡到天亮。

人体穴位图  太冲穴

敲打手势:

敲肝经时,拳握紧、用小指掌指关节敲 。

敲击方法:

1、轻敲3-5遍后,在大腿内侧的“阴穴”会有强烈痛点,可进行点揉。

2、“太冲穴”在大脚趾与二脚趾分叉处的凹陷中,用食指向脚踝方向勾住此处然后点揉,如果有痛点需要疏理。

3、双脚着地,一手握空拳轻敲大腿内侧。


寅时/ 凌晨三点到五点

这个时辰是肺经当令,也就是肺功能最强的时候,因此肺火过旺、肺气不足、肺热等人群就更容易醒来。

建议:

肺不好的人群可以多吃润肺的食物,比如梨、百合等等,睡前不妨敲揉肺经的孔最穴、点揉鱼际穴,在痛点处每次操作5—1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按摩后,穴位处的痛感会减轻,会发现自己夜间惊醒的症状有减轻。

人体穴位图 大鱼际

敲打方法:

掌心向上,前臂放松平举,另一手握空拳轻敲肺经巡行处。

轻敲3-5遍后(前臂一定要放平),多数肺脏功能有异恙的人在“孔最穴”会有明显痛点。此时,可对痛点可采用按揉或点揉的方法进行疏理。

孔最穴位置示意

点揉“鱼际穴”、“鱼际穴”在靠近大拇指的两骨中间位置,按揉时,拇指要靠向第一掌骨发力,肺有疾时此处也会痛感明显,可是有人开始时痛感不重,当把“孔最穴”疏通之后,感觉才会出现。

1.玩手机

手机光线会刺激大脑和眼睛,导致神经兴奋,不利于再次进入睡眠。

睡前玩手机

2.喝凉水

冰凉凉的口感容易让神经更加清醒,对肠胃也是巨大的刺激,如果要喝水还是建议喝点温白开,它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3.冻双脚

起夜时要注意脚部保暖,有句话叫“寒从脚下起”,特别是夏天很多家庭都开着空调,地板冰冷沁人,体质弱的人就容易感冒,入睡困难的人也会更加清醒。

4.开亮灯

半夜醒来开了明晃晃的亮灯,就更难睡着了,一下开启亮灯会给神经和身体一个“激活”信号,最好在床头摆放一个灯光柔和、温馨的小夜灯,既能看清也不至于影响睡眠。

5.想事情

思绪烦扰会干扰睡眠,半夜醒来想东想西,不但事情想不清楚,睡眠也耽搁了,反而越来越焦虑不安。

其实我们之前就有文章专门讲过影响睡眠的因素,可以参考如下文章: 哪些不好的习惯影响女性睡眠质量哪些习惯会影响睡眠质量,自己对照下有没有这些不良习惯

尽量控制这个时间段内入眠

切记:熬夜伤身!

曾有调查显示,睡眠时间在6.5-7.4小时之间的死亡率最低;而少于4.4小时的死亡危险率会翻倍,老年人睡眠时间相对更少,但也应保持在5.5-7小时才更健康哦。关于睡眠不足的危害可以参看文章: 长期睡眠不足,身体将会发生这些变化

睡眠不足的危害

子时23:00入眠

子时(23:00-1:00):此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反之,会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丑时1:00熟睡

丑时(1:00-3:00):此时最好进入熟睡阶段。中医认为,丑时是肝经当令,肝血推陈出新。《黄帝内经》中有言,“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也就是说肝脏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等功能,特别是气血不好的女性更是要注意好好睡觉哟~

寅时3:00醒了也别着急起

寅时(3:00-5:00):此时是一天阳气的开端。很多老年人也最容易在这个时间段醒来,这和气血不足有很大关系。即使醒了睡不着也别急着起来,可以先在被窝里活动活动手脚再起。

温馨提示:高血压患者起床建议遵循“221”原则,即醒来后现在床上躺2分钟,起来后稍坐2分钟,再坐到床边等1分钟再站起来活动

注:并不是说睡觉时间只能集中在以上6个小时,比如早上六点当然也可以继续睡,视情况而定,只要保证充足、规律的休息,就没有大碍~

入睡困难——枸杞

入睡困难也就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大多是因肝脏阴阳不和引起,可多吃一点调理肝脏的食物,比如枸杞、黑芝麻、大枣、菠菜、鸭血等,来调节肝血不足

枸杞红枣泡水

容易惊醒——山药

有些朋友睡眠浅,很容易就醒来,如果不是因为睡前水喝多了想上厕所的原因,还可能是脾胃不和,不妨试试吃一些调理脾胃的食物,比如山药、糯米、大枣之类的,山药排骨就不错哦~

多梦——莲子

多梦的原因很可能是精神紧张、思虑过度,除了努力放松心情外,还应多吃一些安神清心的食物,比如莲子、小米、百合之类的~

睡眠质量差——核桃

这里说的睡不好,包括“睡醒了也全身疲惫、睡觉时总爱出汗、总是没精神”等等,这些都可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推荐核桃、桂圆、黑豆等补肾食物。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102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11日 上午10:52
下一篇 2019年10月15日 下午3:47

相关推荐

  • 足少阳胆经经穴:居髎穴

    穴位解析释义 1、居髎。居,住所、居室也,此为停下之意。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屯居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维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屯居穴周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2、足少阳阳跷脉之会。本穴位处髋部肌肉丰满之处,穴内的地部经水流入地之地部后气化出大量阳气,穴内气血既的天部的阳气又有地部的经水,气血物质同合阳穴…

    2022年4月10日
  • 凡是皆有利弊——眼睛杀手:大蒜百益唯独害目

    “大蒜对眼睛不好”的说法源自何方呢?原来,我国民间早有“大蒜百利,只害一目”的说法。再深究下去,可能要涉及中医的“病机”。听听中医医师怎么说:从中医理论讲,大蒜吃多了,的确对眼睛不好,这是因为蒜辛辣、伤血,而血能养肝,眼睛的视物功能主要来源于肝脏,因此“目得血方能视”。 今天带大家了解大蒜的利弊,合理使用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是如果超量对眼睛会形成一定的伤害…

    2020年6月29日
  • 有些家常菜看似健康,其实高盐、高油、高脂!

    人们总说:叫外卖、下馆子不健康,倒不如自己做的家常菜好。那么,家常菜真的够健康吗? 一道家常菜是否健康,关键在于烹饪的方式。如果食物不经过合理的烹饪,可能会导致这个家常菜成了“三高菜”,即高油、高盐、高糖。 可想而知,长期吃这样的家常菜,不仅容易长肉,还隐藏着健康隐患! “高油菜”易发胖,引发多种慢性病 摄入过多的油脂,无疑为身体埋下一个“定时炸弹”,轻则出…

    2020年8月31日 养生误区
  • 气血不足危害大,如何自行判断气血不足?日常补气血素食

    凡是女人病,皆是气血虚。凡是容颜老,必是气血瘀。 人以气血为本,所以人最怕气血不足。 《黄帝内经》中曾记载: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说明气血充足,能帮我们抵御各种疾病。 气血不足危害大 从中医角度讲,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动力的源泉。气和血一阳一阴,气无形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 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

    2020年6月22日 食疗养生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气海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气海穴,脐下的气海穴也,指气血来源于生气之海的腰腹内部。俞,输也。气海穴俞穴名意指腰腹内部的温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腰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气海穴,故名气海穴俞穴。 气海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气海即元气之海,俞即输注,本穴前应气海,善治元气之为病,是元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气海俞。 本穴内应任脉气海穴,与气海穴…

    2022年4月22日
  • 耳朵与五脏的关系,如何通过耳朵来辩身体疾病,每天揉一揉五脏六腑更健康

    说起“耳朵”这个器官,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是听觉器官,而且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看似不起眼的耳朵,却与经络、脏腑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从耳和经络的关系来说,“耳为宗脉之所聚”:人体十二正经中的六条阳脉都经行耳,六条阴脉也都通过经络连接着耳并为之输送精气。 从耳和脏腑的关系来说,最广为人知的是“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朵首先是和…

    2020年7月5日
  • 黄芪的作用与功效,黄芪应该怎么吃效果最好呢?

    我们之前很多文章都提到过黄芪,比如《舌头胖大有齿痕舌,其实是你脾虚了!6种脾虚可这样调理》,文章就提到补中益气汤。我自己也经常会给妈妈买些黄芪颗粒用来补气血。 黄芪,是补药之长,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富含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糖含…

    2020年4月23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足三里穴

    穴位解析释义 足三里穴别名: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 1、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此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足三里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

    2022年3月28日
  • 气血不足怎么调养呢?试试这四个中医调理步骤

    中医认为,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四个步骤来调理,大家不妨试试。 “脾胃为后天之本”,中医认为,胃气主降,脾气主升。即通过胃气的通降作用,使食物经胃腐熟后,下行进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而脾气能将饮食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通过这种升降有序的运化,将水谷精气输送到全身各处,滋养机体。所以,调养脾胃的关键…

    2019年5月19日
  • 吃饭七分饱 健康活到老

    中国传统谚语称“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现代科学家花了几十年时间,也用数据证明了这一点。适当少吃,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延长寿命。“七分饱”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怎么才能做到“七分饱”? 研究表明少吃1/3多活20年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科学家茱莉·马蒂森及其同事对多项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只需降低进食量,就能延年益寿。 自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以蠕虫…

    2021年11月13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