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翳明穴

穴位解析释义

“翳”,[yì],羽扇,指双耳。“明”,明亮,指的是眼睛。本穴位于耳后,主治目疾,故名“翳明”。

取穴

正坐或俯卧位。将耳垂向后按,从正对耳垂的边缘,按压有凹陷处(张口时凹陷更明显),再向后1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经外奇穴 翳明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明目聪耳、宁心安神。

主治疾病:近视、远视、耳鸣、头痛、失眠等病症。

穴位配伍:
翳明配球后、睛明,治早期白内障。
翳明配印堂、内关、三阴交,治失眠。
翳明配风池、上睛明、球后,治视神经萎缩。
翳明配承泣、鱼腰、丝竹空、睛明、攒竹、风池,治近视。
翳明配耳门、中渚、外关、听会,治耳聋耳鸣。
翳明配四渎、风池、哑门、内关、太冲,治内耳性眩晕。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神经衰弱、精神病等。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翳明穴10~15分钟,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头痛、耳鸣、失眠、近视、远视等病症。

刮痧疗法:用刮痧板角部刮拭翳明穴1~2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青光眼、白内障、雀目等病症。

按摩疗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两指指尖点揉翳明穴100次,具有明目安神的功效,每天坚持按揉可以预防治疗眼部疾患。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1日 下午3:25
下一篇 2022年6月22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三阳络穴

    三阳络穴(通门穴,通间穴): 1、三阳络:三阳,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络,联络之意。穴三阳络名意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在此交会。本穴由于会宗穴传来的气血为由阳变阴的寒湿之气,穴内温压呈下降之状,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本穴有联络手三阳经气血的作用,故名三阳络。 2、通门:通,通道也;门,门户也。通门名意指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由此汇入穴内。理同三阳络名…

    2022年1月26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维道穴

    穴位解析释义 维道穴别名外枢穴。 1、维道。维,系物的大绳或维持之意。道,道路。维道名意指带脉气血在此又继续循胆经路线运行。 本穴物质为五枢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胆经气血在京门、五枢、维道此三穴实际上是借带脉道路而行,至本穴后才交于胆经的居髎穴,本穴如有维持胆经气血运行的连贯作用,故名维道。 2、外枢。外,带脉之外也。枢,门户的转轴也。外枢名意指带脉气血由此外输…

    2022年4月10日
  • 三焦经是贯通全身的水沟,但三焦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三焦是中医学范畴中六腑之一,为上焦、中焦、下焦三者的统称。三焦与其他腑器不同,并无实体,它们的明确位置亦有不同的说法及见解。 然而,三焦与个别脏腑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用来调整及辅助脏腑的机能,所以三焦亦可说是脏腑的「外府」与「外卫」。 三焦是贯通全身的水沟,有疏通水道、运送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三焦通畅,则水液及气机运行畅顺无阻;相反便会引致…

    2020年1月8日
  • 经外奇穴:内踝尖穴

    穴位解析释义 内踝尖为经外奇穴名。别名:踝尖,吕细。内踝,指足踝关节内侧之凸起处,穴在其上,故名内踝尖。 取穴 内踝尖穴位于足内侧面,内踝的凸起处;足两踝亦称内、外踝尖,在内者称内踝尖,在外者称外踝尖。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疾病:小儿四五岁不语,霍乱转筋,牙痛,脚气,脚内廉转筋,诸恶漏,扁桃体炎,乳蛾等。 穴位配伍:内踝尖配外踝尖、中指节、合…

    2022年6月17日
  • 人体十二经脉——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图及14个穴位位置图

    足厥阴肝经活跃时间:丑时(1点~3点)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如果过了凌晨1点还不入睡,肝脏仍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人会面色青灰,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经络循行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毫毛部(大敦穴),沿着足跗部向上,经过距离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向上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方,上行膝内侧,沿着股部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

    2021年12月21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水道穴

    穴位解析释义 水道,即水液通行的道路。本穴物质为大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循胃经向下部经脉传输,本穴为胃经水液通行的道路,故名。 水道穴意义:胃经经水在此循经下流。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运行规律:循胃经下传归来穴。 取穴 取穴方法:水道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快速取穴:仰卧,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下量4横指,再水平旁开3…

    2022年3月26日
  • 督脉穴位:素髎穴

    穴位解析释义 素髎穴别名面王穴,面正穴,正面穴,面土穴。 1、素髎。素,古指白色的生绢,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水气。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则散热缩合为水湿云气并由本穴归降于地,降地之液如同从细小的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 素髎穴,属督脉。位于面部,鼻尖的正中央。 素,白色与高洁之意。指鼻尖地位…

    2022年5月18日
  • 任脉经穴:阴交穴

    穴位解析释义 阴交穴别名少关、横户、少目、丹田。 1、阴交。阴,阴水之类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任脉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交会。本穴物质中有气海穴传来的热胀之气,有冲脉夹肾经而行的水湿之气外散传至本穴,二气交会后形成了本穴的天部湿冷水气,故名。 2、少关。少,与老相对,阴也。关,关卡也。少关名意指任脉上行的气血中滞重的水湿之气被关卡于下不得上行。小关名意与少关…

    2022年5月27日
  • 腿,是寒气大本营!

    “火在上,寒在下”,寒气是往下走的,寒气进入人体后,会从臀部往下沉,一直到大腿、膝腘窝、脚,所以,腿是寒气大本营! 腿寒会诱发“老寒腿”,但腿寒的危害可远不止于“老寒腿”,它甚至比宫寒还可怕,会诱发各种疾病。 1腿是寒气大本营 腿是“交通要道”,有3条阴经汇集于此:足太阴脾经(脾统血)、足少阴肾经(肾生血)、足厥阴肝经(肝藏血)。这些经络上有很多妇科要穴,如…

    2020年8月31日 养生误区
  • 经外奇穴:上迎香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上,上下之上。迎,迎接;香,香味,泛指气味。穴在鼻部,大肠经迎香穴之上方,故名。 取穴 位于人体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涌上端。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通鼻窍,疏风邪。 主治疾病:鼻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部疮疖,鼻窦炎,鼻塞、鼻中癔肉,过敏性鼻炎,暴发火眼,迎风流泪、感冒头痛等。 穴位配伍:上迎香配上星、印堂、合谷…

    2022年6月29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