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穴位治病的四个原理

按摩穴位调理身体健康的原理
按摩穴位调理身体健康的原理

从中医角度讲,按摩治病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四点:

1、调节阴阳补偏救弊

阴:一切沉静、抑制、消极、寒凉,内在的下面的事务或现象。

阳:一切活动的、兴奋的、积极的、温热的外面的上面的事务或现象。

所谓人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对立或者保持相对平衡的现象。假如阴阳失调,疾病则生。按摩则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皮肤,通过经络传送到远端或者是相应的内脏,起调节阴阳、调活气血的作用,阴阳平衡,精神乃活。

2、疏通经络,润滑关节,活血祛瘀止痛

所谓痛是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痛则不痛。例如:寒、湿气进入人体(经络)出现稽留凝滞,阻塞了该条经络,不通则痛。

按摩经络,按经络走穴道,通郁闭之气,摩其臃肿以散淤积之肿,揉其硬结,便于气血流畅。这样可使经络通畅,功能恢复,对人体抗病强身有极大好处。

3、扶正祛邪,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国内外医学科学试验证明,按摩能使体内产生特殊性能的物质,如红外辐射、微粒子流、电磁,以及多种内源性药物因子,通过调整人体内环境,应激性的产生针对性的治疗因子(在体内以高分子形式存在),对提高抗病力有重要作用。

按摩能使人体增加免疫力,改善人体肾上腺的功能,还能使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升高,有抗衰老作用。

4、能使人镇静和兴奋

例如:采用缓慢的、柔软的、短时间的按摩手法,对颈、腹及四肢进行向心性的按摩,可使人镇静、入睡。相反则使人兴奋,强有力、快速的、急促的按摩手法,可使人神经兴奋,能预防外伤。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2)
上一篇 2019年2月22日 下午1:59
下一篇 2019年2月23日 上午8:30

相关推荐

  • 中医穴位归纳:26个俞穴

    中医的穴位命名中,以俞”命名的穴位最多,涉及3条经脉的24个穴位,尤以膀胱经最多,占了18个,还有3个经外奇穴。所有的“俞”穴,均为气血流通的要道 小肠经:臑俞、肩外俞、肩中俞 膀胱经: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共计18个) 肾经:肓俞、俞府 督脉:腰俞 经外…

    2022年7月8日 穴位养生
  • 中医穴位归纳:12个泉穴

    以“泉”命名的穴位涉及7条经脉的12穴。而十四正经中,则有著名的八大“泉”。 脾经:阴陵泉 心经:极泉 肾经:涌泉、水泉 心包经:天泉 胆经:阳陵泉 肝经:曲泉 任脉:廉泉 经外奇穴头顶部:聚泉、海泉、上廉泉 经外奇穴上肢部:中泉 并且所有的“泉”穴,皆是气血汇聚之处,这点大家在学习穴位时要特别注意。 1.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属足少阳胆经。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

    2022年7月11日 穴位养生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关元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关元穴,脐下关穴元穴也,指气血来源于与关元对应的小腹内部。俞,输也。关元俞名意指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关元穴,故名关元俞。 关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关指关藏,元即元气,俞即输注,此穴前应关元,善治虚损诸疾,是关藏元阴元阳之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关元俞。 本穴内应关元穴,…

    2022年4月22日
  • 身体上9大养生窝各有妙用,按揉它们缓解身体不同症状,坚持按揉更健康

    人体大大小小的窝还真不少,比如眼窝、颈窝、腋窝、腰窝……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窝”,其实都各有妙用。若能时常按揉,长期坚持,还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呢。 揉眼窝,镇静安神 眼窝指眼眶内的柔软区域,是手足太阳、足阳明等交会之处,常按摩能镇静安神、改善头痛,也可延缓眼周皮肤衰老,防治黑眼圈,并可预防皱纹出现。 方法:轻闭双目,用食指与中指指腹在眼眶上缓慢旋转按摩20…

    2020年5月9日 穴位养生
  • 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

    “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来自于《黄帝内经.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翻译过来就是说:所以,风邪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首要因素。导致它侵入人体后会产生变化为其他各种疾病,就没有一定常规了,但其病因均与风邪入侵有关。 为何有这种排序呢?中医认为,人体生活在宇宙之间,经常会受到外邪的侵扰而致病,归纳起来有六…

    2019年4月8日 养生误区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承扶穴

    穴位解析释义 1、承扶。承,承担、承托也。扶,扶助也。承扶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外散。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下行的地部经水和经水中夹带的脾土微粒,由于膀胱经经水在上、次、中、下髎穴四穴处大部分流落于地之地部,至本穴后气血物质实已变为经水与脾土微粒的混合物。气血物质在本穴的变化为吸热气化,水湿气化上行于天部,脾土微粒则固化于穴周,固化的脾土物质质干坚硬,…

    2022年5月1日
  • 中医穴位归纳:3个堂穴

    以“堂”命名的穴位,涉及2条经脉的2个穴位,及一个经外奇穴,均为厅堂之意,也就是气血汇聚地。 膀胱经:神堂 任脉:玉堂 经外奇穴头顶部:印堂 印堂穴 印堂穴,属经外奇穴。别名:曲眉、光明。 印堂穴是人体三大经络的汇集之地。分别是:起于内眼角的足太阳膀胱经;起于鼻旁的足阳明胃经;从印堂正中穿过的任脉。 膀胱经主宰人体的阳气,胃经主宰血气,任脉则主宰人一身之阴。…

    2022年6月16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扶突穴

    扶突穴(水穴,水泉穴): 1、扶突:扶,帮助、扶持也。突,冲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外热的扶助下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性滞重,至本穴后无力上行于天,是在心的外散之热扶助下才得以上行,故名。 2、水穴、水泉穴:穴名之意皆指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头面天部的水湿之源,故名水穴、水泉穴。 扶突穴意义: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上行。气血特征:气血物质…

    2022年1月18日
  • 按一按、揉一揉养肝穴位,让肝气更畅达

    不少人会吃不香、睡不好、不良情绪说来就来。严重时,甚至还可能引发胸闷、失眠、胃痛等不适,女性还可见胸胁胀痛等问题。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也就是说,肝在人体,位同将军,统管和思虑各种事务。 然而,承担和思虑的琐事越多,肝的负担就越重。久而久之,便会大耗气血,肝受累矣。因此,大家平日里护好肝、养好肝,尤为重要。 今天就来说说通…

    2020年8月29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譩譆穴

    穴位解析释义 譩譆[yī xī]穴别名五胠[qū]俞穴 1、譩譆。譩譆者,压按本穴病者呼出之声也,无它意。 2、五胠[qū]俞。五,五脏六腑之代称。胠,古战阵右翼的名称也。俞,输也。五胠俞名意指体内的纯阳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督脉外传的阳热之气,而督脉的阳热之气由五脏六腑的精微物质所生化,本穴所受的纯阳之气也即是五脏六腑的纯阳之气,故名五胠俞。 穴位…

    2022年5月10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