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养生箴言,注重传统中医健康养生的你值得收藏!

1、天人合一,顺应天地

人与自然 太阳

为什么要把这条放在第一位,我觉得这才是养生的基础,顺应自然。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地自然之中,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合,万物滋生,人类为万物之中最为贵重的成员,是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存的。

因此天地自然的变化,必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存在种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在一年四季之中,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变化,而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与此同理,在一日之中随着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人体的生理功能也相应出现节律性的变化。

中医养生重视顺应天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统一,这样才有可能保持健康长寿。

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不单是四时气候变化必须适应与顺从它,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水质空气等,包括人体也必须很好地加以保护并顺从它、适应它。这些都是养生防病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2、“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老子在《道德经》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认为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是形而上者的“道”。
宋钘、尹文将这种原初物质称之为“气”。
《黄帝内经》受这些学说的影响,也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

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有了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

3、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阴阳平衡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其实这算是第一点的延申。上古知道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安排生活,养生之法就是让自身的阴阳保持平衡(人体内的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就会产生疾病),饮食上要有节制(不能饮食单一,暴饮暴食,大鱼大肉,酒足饭饱等),在起居作息上同样要有规律(不要熬夜,经常熬夜会造成人体内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不能过于让身体疲劳透支。

如此,人的外形和体内的元气就得到了养颐,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活到百岁。而如今的人,对养生不已为然,饮酒无度,以消耗和糟蹋自己的身体为正常,经常醉酒行房,为所欲为,无节制地耗散先天之精气(性欲无度就是在消耗生命的本源,节制性欲,固精保气,为养生之道),当今的人也不顾身体得状况,过分使用精力,满足一时之快,寻欢作乐的方式都是有悖于养生之道的,所以到了五十岁便提前衰老了。

我们之前有2篇文章专门讲到了纵欲:《纵欲到底怎样伤害身体的?欲望释放过程的参与者,不仅仅是肾还包括全身脏腑气血经络》、《纵欲,正在榨干4亿中国年轻人》

4、清净内守,调和情绪

主张以调养精神思维活动,作为主要途径来保养生命 、益寿延年。

养心 平心静气
养心 平心静气

认为精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神静则对抗衰老、延年益寿。人的思 、虑 、智 、志 、急、魂等,均由精神所主。主张神气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清心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以保持神气清静,促进健康。

5、人有三宝精、气、神

人,从本质上说,只有三样东西:精、气、神;养生,从根本上说,只有也只需养精、养气、养神。把握住“精气神”的养生,是最本质的、最有效的更是最正道的养生。养精是养生的基础,养气是养生的路径,养神是养生的关键;只有精气神一起养,用“气”来连通“精”和“神”,我们的身体才能“阴平阳秘”,我们的健康才能持久。

6、清积除弊,血脉畅通

中医有个概念叫“积聚”。积聚分为:气积、血积、食积、酒积、痰积、肉积、水积、乳积……这些积滞犯于经络则经络湮瘀,犯于血脉则血脉阻塞,犯于五脏则五脏受累,犯于筋骨则筋骨获殃。

究其积聚的成因,中医认为有外因和内因两大因素。所谓外因,中医认为是“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的侵害;所谓内因则是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营养过剩、运动量减少使营养物质不能消耗利用而积存体内、或因情志抑郁造成阴阳代谢失衡、有毒物质和惰性物质不能及时排泄而滞留体内,这就是造成积聚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六邪之中风为百病之长,积为百病之源,先积而后着风。我们不妨结合积聚的成因来看一下现代疾病及亚健康症候群中没有一个不与积聚有直接因果关系,故有十人九积之叹!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积聚不除,人何以堪。《内经·汤液醪醴论》针对上述“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的普遍现象,响亮地提出了“清积”这个典型的调治原则,用清泻祛积的方法,疏通洗涤脏腑血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自生,形体自盛,骨肉健壮,健康长寿的目的。

7、形劳而不倦

十条养生箴言,注重传统中医健康养生的你值得收藏!

生命在于运动,但是要运动的适度,即“形劳而不倦”。一方面其认为人体是需要运动的,即“形劳”。因为人身的气血要流通运动,就像江河里的水,日夜奔流不息,如果停滞了,水就会发臭、腐败,或者由于淤积而冲开河堤泛滥成灾。因此人不能贪图安逸,运动不足。

另一方面,运动不能过度,即是其言“劳而不倦”;若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又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8、谨和五味、食饮有节

《黄帝内经》的“谨和五味”、“食饮有节”等饮食调养。此学派主张饮食调养,补益精气,纠正服腑阴阳之偏,以达到调治疾病 、延年益寿的目的。

饮食 清淡

唐代名医孙思邈是这个学派的一代宗师,其主导思想是节制饮食,以食疗痛,养老益寿。饮食宜清、淡、软、简,忌腻、厚、生冷。

9、综合调摄

《黄帝内经》认为,影响人体健康是由诸多复杂因素构成的,除上述天时气候、地理环境、水质空气等外界因素外,人体自身的精神情态、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劳逸房事等内在因素也相当重要。

因此,要想防病健身、延年益寿,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调摄。正如《灵枢·本神》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充分说明,人体养生必须是全方位的,只孤立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成的。既要强调顺从天地自然外界因素,又要强调调和情志、安定居处、节制房事、调节饮食等来保养身体。在具体方法上,要根据自身各方面条件及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各种养生术,综合调理,全面摄养,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10、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 久视伤血:因为“肝开窍于目“而“肝受血而能视“,所以久视伤血;
  • 久卧伤气:过度卧床,易使肺缺乏新鲜空气的调节,肺的机能不强健,而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人体的“气“由此受伤;
  • 久坐伤肉:长时间久坐,不活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可使肌肉松弛无力,而“动则不衰“,动则气血可周流全身,使得全身肌肉尤其四肢肌肉得养;
  • 久立伤骨:久立伤腰肾,肾藏精,而精生髓、髓为骨之液,可养骨,故久立会损伤人体骨骼的功能;
  • 久行伤筋:久行能使膝关节过度疲倦,而膝为筋之府,所以说久行伤筋。

凡是都不能极端。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
上一篇 2020年7月11日 上午9:56
下一篇 2020年7月11日 下午3:40

相关推荐

  • 艾叶灰千万别扔——神奇的功效太强大!

    艾灰的妙用 1、宝宝经常会有红屁股,做妈妈的当然心疼,用了不少膏啊霜啊油啊,效果也是反反复复,尤其害怕会有依赖性。在妈妈的提醒下,我用艾灰加香油调匀,来涂儿子的红屁股,然后照例穿上纸尿裤,等到下次换的时候发现,哈哈小PP一点也不红了耶,有宝宝的妈妈可以试一下哦。其实大人的湿疮之类的也可以这样用。 2、患脚气时可在患处涂抹艾灰,会即刻止痒。一般的脚气,每天多次…

    2020年7月7日
  • 世卫称中医药有效 央视:上海阳性感染者中药使用率98%以上

    4月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上海针对阳性感染者,中药使用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在今天(4月5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中医疫病防治基地负责人房敏介绍了中医药在防治中的使用情况。 房敏表示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针对阳性感染者,中药使用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市级中医专家组和各定点医院按照第…

    2022年4月5日
  • 阳气不足,易患6种小病痛,这几招助你有效“养阳”!

    《黄帝内经》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阳气不足时,病症都会找上身来。 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同,人在春夏两季,耗费的阳气最多,所以在这个时候特别要强调养阳。大家可以参考文章《夏季养生要点养心护阳,夏季养生作息篇——顺应四时》。 阳气不足,易患6种小病痛 1、手脚冰凉 阳虚则生外寒,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手脚冰凉。…

    2020年4月14日
  • 女性总在半夜两三点醒来,跟哪些因素有关?

    你知道吗?人的一生约有30%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得好不好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相信很多人都希望每天能以一个好觉结束这疲惫的一天。 但在生活中,有一些女性朋友却总是睡到半夜两三点就醒来了,睡不好,第二天精神不好,然后第二天晚上又早早醒来,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这是什么原因?是身体有毛病了吗?该怎么办是好? 为何女性总在半夜两三点醒来? 1、精神压力过大 对…

    2021年7月29日
  • 比癌症更可怕,癌症仅排第三,“头号杀手”正在慢慢靠近

    一说起癌症,很多人都把它当成“死亡”的代名词!因此,在这谈癌色变的时代,我们千方百计的想要逃开癌细胞的攻击…… 然而,万万没想到,“健康杀手”排行榜中,癌症仅排第三! 致死率比癌症还高的“二大杀手”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远离呢? 两大“杀手”的杀伤力 据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发布的《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的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报告显示:中国…

    2020年7月6日 健康分享
  • 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四高”患者到底该怎么吃?

    很多人有“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后,往往是“这不能吃、那不能吃”。 确实,对于“四高”患者来说,饮食控制很重要!很多人都关心,到底“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现在一篇文章告诉你! 一、高血压 血压指南标准: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等联合发布的《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①: 正常血压:高压90~120m…

    2021年7月7日
  •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远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现在的生活方式给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成年人的焦虑已经是这个社会的常态。抑郁已经成为体检项目之一。 我们之前就专门介绍过情绪对人健康的影响,可以查看文章《人生在世,一切顺其自然,情绪稳定,才是真正的养生王道》。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人产生了负面情绪时,七成以上的人就会以攻击自己的身体器官的方式消化这些情绪。 丹麦一项从2000年开始,历时11年、涉及9870名成…

    2021年11月17日
  • 纵欲,正在榨干4亿中国年轻人

    你的时间究竟浪费在了哪里? 今天的短片中说,人平均一生的寿命是78年。睡觉占据了人生1/3的时间,工作占据了10.5年,花在社交媒体、看电视的时间9.5年,再去除日常吃喝拉撒的时间,留给自己主动支配的时间,其实只有短短9年。 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就是可支配的时间里,你所做的事。如果我们甘愿沦为碎片化娱乐的俘虏,让无节制的感官享受淹没自己,就离废掉不远了…

    2020年7月6日 健康分享
  • 奇经八脉——任脉为地、督脉为天、冲脉为隘、带脉为缚。灸通四脉,女子百安!

    对于想了解中医的朋友,最难的可能就是经络、穴位。其实这些都是系统性的知识,不用操之过急。慢慢理解他们的关系,时间积累久了,就懂了。 人的身体里面共有20条经络,这20条经络分成两组: 一组叫十二正经,联系脏腑,6条属于脏,6条属于腑,里面行走的气叫后天之气; 一组叫奇经八脉,共有8条,里面行走的是由肾精所化而成的先天元气,起于丹田,然后走到体表。 在奇经八脉…

    2020年4月1日 健康分享
  • 简单测试可判断尺神经是否受损

    尺神经会引起我们小手指头麻木,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表现。因为其他神经受压,比如颈椎病受压,也可以引起手麻。 如何判断是尺神经炎引起的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检查,进一步明确。

    2021年8月19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