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初次艾灸的人一定要了解艾灸注意事项

手腕旧伤发作,昨天去中医馆针灸,中医师告诉我回去可以辅助艾灸来调理改善状况。所以昨晚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艾灸。

艾灸疗法

提到艾灸应该注意什么,或者有什么禁忌,这些有的是先人总结的,但是更多的是在实操中总结的经验,艾灸的禁忌大全及艾灸注意事项!建议收藏备用。

1、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 60 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

3、一个穴位艾灸完毕,要轻轻拍打或按揉穴位及周边位置,这叫封穴!很重要!封穴完毕后,要用衣物遮盖住艾灸部位。

4、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高于体温的,40 – 50 度即可。

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 30 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5、选择艾灸灸量注意事项(可自己施灸参考,不限制专业艾灸机构辩证施灸)

  1. 儿童、妇女、瘦人、体弱者、初次灸者、功能减退之疾患:宜艾炷小、艾条细、壮数少。
  2. 成人、肥胖者、体壮者、感觉迟钝者、功能充进之疾患:宜艾炷大、艾条粗、壮数多。
  3. 体弱或年老:不耐多灸,可用小炷分次施灸。
  4. 敏感者:宜艾炷小、艾条细、反复更换、不可燃近皮肤。

另外,腰背腹部、肩股皮厚肉多、沉寒痼冷,阳气欲脱,必须大炷多壮;可大可多。

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多筋、风寒感冒、痈疽痹痛灸量不宜过度;宜小宜少。

6、艾灸一定要注意体位、配穴的准确性。艾灸的体位除了要适合艾灸的需要,还应注意体位的舒适、自然

一定要根据配穴处方来进行艾灸,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需要明确一点,因为艾灸采穴是一个区域,不同于扎针采穴是一个点,所以艾灸不需要找到精准的穴位才能做。

7、如果你想怀孕,刚刚灸后就马上同房,这时的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后 24-48 小时再同房,这个时候,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已经适合精子的着床和存活生存。

当然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有的男性精子成活率很高,往往环境不利也能生根发芽,而有的精子质量不高,即使放在宽松的,高质量的土地里照样长不出好庄稼

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8、大悲,大喜,大怒,这样情绪不稳定,艾灸的效果会打折扣

太肌、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

9、要注重灸料的质量,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不燥,比较柔和,便于点燃。

艾灸

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鲜的老姜和鲜蒜,现切现用,保持新鲜。

10、《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施灸的程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

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

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次序不乱,不会遗忘。

11、施灸时间,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

一般早上、下午施灸。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艾灸,尤其是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这里有必要申明一点,很多人担心晚上艾灸会伤阴反而对身体不好,其实只要你懂方法,晚上艾灸不仅补阳还能不伤阴!

晚上艾灸秘招来了

实际上【泡脚→搓脚→再艾灸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是最好的滋阴的方法!(如果时间有限,可免去泡脚、搓脚的步骤)

我们在每次晚上艾灸过后,只要灸灸滋阴的穴位就可以了。所以,别再纠结晚上艾灸太晚好不好的问题了,要知道有病就要治疗,晚上艾灸总比不艾灸好!

12、很多人问,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我们一般建议灸后 2-4 个小时才可以洗澡,即使是热水也不要很快去洗,因为热水有湿气,容易进入穴道和经络。

13、施灸的反应,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14、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

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么性质的,属寒还是属温?艾灸前后都是忌食寒凉的。

如果艾灸过程中,你边吃边艾灸,对于胃气也是一个挑战。有胃肠疾病的人千万不要这么盲目施灸。

15、关于艾灸的返病现象,也是因人而异的。

在艾灸的过程中,往往有的人很快见效,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这要看是什么疾病?病长多久?另外,人与人也不同,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同一个症状,同一种表现。

有返病现象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现象。

你需要知道的是,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拨争状态,也体现正气在一点点积累。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4日 上午9:56
下一篇 2020年7月24日 下午7:16

相关推荐

  • 辩证看待敲胆经,否则适得其反

    近年来,随着中医经络等理论的逐渐普及,流行起一种时髦的健身方式——敲胆经。 门诊上也经常见到这样的患者,在给医生叙述病情的时候,说他怎么样健身、敲胆经如何如何。 有些患者敲胆经,确实身体的病症有所缓解和改善,但是同样的健身方法,还有些患者锻炼之后却出现明显的不适,比如:头晕、恶心、身体发热、乏困无力、烦躁、失眠、月经不调等等,还有其它一些头面部上火的症状。 …

    2021年12月20日
  • 经外奇穴:球后穴

    穴位解析释义 “球”,在这里指的是眼球。“后”,指前后的意思,本穴所在的位置较深,在眼球后部分,所以称为“球后”。 取穴 把眼眶下缘分成4等份,外1/4处即是球后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清热明目。 主治疾病: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目翳,早期白内障,近视,玻璃体混浊,内斜视,目赤肿痛,麦粒肿等。 穴位配伍:球后配睛明、光明,治视目不明…

    2022年6月29日
  • 背部经络畅通,背薄一寸百病消退,命延十年!四种背部保养法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瘦在哪儿呢?又有老话说:背薄一寸,命长十年!背部瘦下来,才是千金难买的。 ▲背部不同的区域,对应着不同脏腑的位置。 背厚1公分,人显老3岁!背薄一寸,百病消退,命长十年! 为什么说“背薄一寸,百病消退,命长十年”呢? 1、背部有一道人体生命线 背部最重要的一个部位就是脊椎。而脊椎是人体年轻的第二道生命线,也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因为五脏…

    2020年7月14日 穴位养生
  • 足太阴脾经经穴:血海穴

    穴位解析释义 血海穴又名百虫窝穴、血郄穴。 1、血海:血,受热变成的红色液体也。海,大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 2、百虫窝:百,数量词,形容多也。虫窝,虫之所生之地也。百虫窝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其特性为湿热。本穴…

    2022年2月22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阳交穴

    穴位解析释义 阳交穴别名别阳穴、足髎穴。 1、阳交。阳,阳气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胆经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在此交会。本穴物质为外丘穴传来的湿热风气,至本穴后,此气吸热胀散上至于天之天部而成为阳气,与膀胱经飞扬穴扬散于天之天部的阳气相交会,故名。 阳交穴,属足少阳胆经。 阳交,阳气交会穴。大家注意一下阳交穴的定位就会发现,它位于腓骨后缘,也就是说,紧贴着腓骨…

    2022年4月15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肘髎穴

    肘髎穴(肘尖) 1、肘髎:肘,肘部,指穴所在部位。髎,孔隙,指穴内气血的运行通道为孔隙。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流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2、肘尖:指穴所在部位为肘尖部,无它意。 肘髎穴意义:大肠经经水由本穴的髎孔流入地之地部 ( 骨部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

    2022年1月14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秩边穴

    穴位解析释义 秩,古指官吏的俸禄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肺金之气。本穴所在为膀胱经,五行之水当值为官,其俸禄者金气也。边,旁也,侧也。该穴名意指臀部外散的水湿之气由此传于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腰臀部肌肉层中气化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并循膀胱经而行,冷降之气补充了膀胱经的地部经水,故名。 穴位含义:臀部外散的水湿之气由此传于膀胱经。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

    2022年5月12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委中穴

    穴位解析释义 委中穴别名腘中穴、郄中穴、血郄穴。 1、委中。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 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的下合穴,五行属土。四总穴之一。委即弯曲,中即中间,此穴在腘窝横纹中点…

    2022年5月8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承满穴

    穴位解析释义 承,受也。满,满盛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满溢而行。本穴物质为不容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所处为腹部肉之陷,故而地部经水为屯积之状,又因本穴肉陷也浅,经水一注即满,故名。 承满穴,承载经水溢满 承满穴意义:胃经经水在此满溢。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运行规律:循胃经下传梁门穴。 取穴 取穴方法:承满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

    2022年3月23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不容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不容穴,不,不可。容,容纳。胃经的气血物质本穴不为容纳也。本穴位处乳之下部,所受气血乃胃经上部区域脾土中的外渗水液,至本穴后因无外界之热使其气化转变,其运行只是单纯的循经下传,故名。 不容穴,容,指容纳。喻水谷至此已满,不能再容纳。又穴内应胃之上口,主治腹满不能受纳水谷,故以为名。 不容穴,不即不可,容即容纳,穴平脐上6寸,胃纳水谷达此高度,则…

    2022年3月23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