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

“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来自于《黄帝内经.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翻译过来就是说:所以,风邪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首要因素。导致它侵入人体后会产生变化为其他各种疾病,就没有一定常规了,但其病因均与风邪入侵有关。

为何有这种排序呢?中医认为,人体生活在宇宙之间,经常会受到外邪的侵扰而致病,归纳起来有六种外邪,即“风、寒、暑、湿、燥、火”,又称为“六淫”。其中,风为百病之长,所以以它也就排在六淫之首。

黄帝内经中六淫
黄帝内经中六淫

风在四季之中是有温和、炎热、凉爽、寒冷的变化的。风与寒、署、湿、燥、火等五气,随时随地都起着配合作用,所以它的致病范围十分广泛。

风之所以排在首位,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它的穿透性,换言之,风的威力可以透射过人体的皮肤腠理,而深达骨髓内脏;

第二是它的结合性:

风与寒结合,就成了“风寒”;

感冒 风寒
感冒 风寒

风与暑结合,就成了“暑风”;

风与湿结合,就成了“风湿”;

风湿
风湿

风与燥结合,就成了“风噪”;

风与火结合,就成了“火风”;

不过,前四种比较常见,风燥和风暑不多见。

穿透性代表了其动能,结合性代表了势能,或者说,穿透性代表了速度,而结合性代表力量,也正因为如此,风成为了百病之长,《黄帝内经.灵柩.九宫八风第七十七》认为“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这里的“圣人”即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深知养生之道的人,预防贼风邪气,如同躲避弓箭和礓石的射击一样”。由此可见风邪的危害程度之大,排在首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都看到这里了,再次提醒大家:请大家晚上睡觉一定要关门关窗,不要受风邪的侵扰!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3)
上一篇 2019年4月5日 下午9:08
下一篇 2019年4月9日 下午6:06

相关推荐

  • 入伏啦,别做这7件事,伤心伤脾又伤肺?

    三伏天不止是养生的好时节,更加是一个需要避病的日子……我们在文章《今日入伏,24节气养生之三伏天养生》已经讲到基本的三伏天养生要领。 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每年三伏酷暑的时候,也是大量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候。所以大家…

    2020年7月17日 夏季养生
  • 足少阴肾经经穴:肓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肓俞(huāng shù)穴别名:盲俞穴、子户穴。 1、肓俞:肓,心下膈膜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膏脂之类。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胞宫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输体表。本穴物质为来自胞宫中的膏脂之物,膏脂之物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输体表,故而得名。 何以知本穴物质来自胞宫? 本穴位居脐旁,而脐则为人体胸腹部体表的重力场中心,本穴外输的气血物质必定是来自与之全息对应…

    2022年3月10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络却穴

    穴位解析释义 络却穴别名强阳穴、脑盖穴、及行穴。 1、络却。络,联络也。却,退却、拒绝也。该穴名意指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本穴气血由于通天穴基本上无物传来而处于空虚之状,穴内气血是由穴外头部传入的寒湿之气而非阳热之气,本穴既有聚集头部气血的作用但同时又拒绝接受外部的阳热之气,故名。 络却穴,别名强阳、脑盖。属足太阳膀胱经。络即联络,却指返回,足太阳膀胱经脉…

    2022年5月12日
  • 经外奇穴:腰痛点穴

    穴位解析释义 “腰”,腰部,“痛”,疼痛,“点”,很小的部位。此穴能缓解治疗腰痛,故名“腰痛点”。 取穴 腰痛点穴位于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腕背横纹下1寸),一手两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舒筋通络,化瘀止痛。 主治疾病:腰腿痛,扭伤,急性腰扭伤,手背红肿热痛,小儿急、慢惊风,头痛,耳鸣等。 穴位配伍:腰痛点配肾俞…

    2022年6月22日
  • 臀部拍打法,排出体内湿、寒、滞气、风、痰

    《黄帝内经》云:“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骨正筋柔,气血自流”。只要打通经络,即可百病不生。骨正筋柔,使气血顺畅。 而现代人不爱运动,会导致血液不通畅,气血不通畅,外邪就容易侵入体内,体内毒素排出缓慢,长期以往,淤塞堆积在体内,造成经脉堵塞,给健康留下隐患。 万病皆是源于淤和堵,我们人体有一个中央,是最容易出现循环阻塞的问题,它就是…

    2020年8月5日 养生运动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臑会穴

    臑[nào]会穴(臑髎、臑交): 1、臑会: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阳气。会,会合也。臑会名意指手少阳、手阳明的天部阳气同会于本穴。本穴物质为消泺穴传来的天部阳气,性干燥,量弱小,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缩。由于穴内气血的变化是冷降收引,多气多血的手阳明经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而本穴又位于手臂,故名臑会。臑交名意与臑会同。 2、臑窌(nào jià…

    2022年1月28日
  • 人体十二经脉——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图及20个穴位

    手阳明大肠经——肠道健康的卫士 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循行路线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穴),沿食指桡侧缘(二间穴、三间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穴),沿前臂桡侧(偏历穴、温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进入肘外侧(曲池穴、肘髎穴),经上臂外铡前边(手五里穴、臂臑穴),上肩,出肩峰…

    2021年12月25日
  • 足厥阴肝经经穴:阴廉穴

    穴位解析释义 阴,指阴性水湿。廉,收廉之意。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本穴物质为急脉穴扩而至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此水湿风气散热吸湿冷缩并聚集穴内,本穴如同肝经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 穴位含义: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阴湿水气。运行规律:化雨冷降并下传足五里穴。 取穴 阴廉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当气冲穴直…

    2022年3月3日
  • 三伏天,最耗阳气的事别干!老中医支四招,守住你的身体根基

    入伏之后,天气越来越热,但不少的朋友在炎热的天气里仍然会觉得手脚冰凉、精神萎靡、气色差、稍微活动一下就乏累……觉得身体不舒服,却说不上哪里出了问题…… 可能是体内阳气减少惹的祸! 阳气衰弱会减寿 《黄帝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阳气之于人,就好比太阳之于自然,自然界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人没有阳气就会减寿。 知名老中医李…

    2020年7月23日 夏季养生
  • 重新认识下莴笋——它被称为千金菜,功效作用一大把

    小时候的我有些挑食,对于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坚决不吃。但是长大工作后让我学会了一点——改变。改变是为了趋利避害,改变是为了适应这个社会。 觉得莴笋叶有点苦,所以它在我的菜单黑名单里。自从进入中医养生的圈层后,以前不吃的菜,我都会尝试着吃,之后觉得也没有很难吃。 其实之前也没有专门了解每种食物都有哪些好处,现在了解了之后再吃,就会觉得吃起来真香。 今天就拿莴笋叶…

    2019年7月5日 夏季养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