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生气的人,身体悄悄在变化影响你的健康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却没想到,身体连生气的机会都不想给我们。

爱发火、容易生气的人,身体的器官会随着暴脾气一起受伤,得不偿失。为了身体着想,放宽心,退一步身体更健康。

生气 气炸了

1、气伤心脏

人们常说“气上心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生气时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脏,心脏则需要加倍工作,这时就会出现心率不齐、心肌缺血、胸闷,甚至诱发心绞痛。 有众多研究数据已经证实了,生气对心脏的伤害可不止是一点点。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为期2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生气会使心梗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增加4.74倍。 一项汇总了来自美国、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44项研究的统计显示,在既往没有心脏病的成年人中,爱发火、常对人怀有敌意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19%。

2、动气“毁”肝

怒伤肝

生气时,最先伤的就是肝脏。所谓“气大伤肝”,如果经常生气,就会出现肝病、甚至是肝硬化。有研究显示,生气时肝脏要比平时大了一圈。 此外,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气会导致慢性丙肝病人病情加重。

而在中医看来“怒伤肝”,生气导致肝气郁结、肝胆不和,很多人生完气后都会出现“两肋疼痛和肝区疼痛”。

3、免疫系统受损

生气也会损伤免疫系统?没错,人的情绪是由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控制着,作为激素,多巴胺会影响身体其他很多激素的分泌。 我们生气时,大脑会命令身体分泌一种皮质激素,这种激素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的运作,让身体抵抗力下降。

所以,生一次气,免疫系统罢工6小时毫不夸张。

4、肺会“气炸”

很多人在最生气时肺部会疼,这是因为生气真的会伤肺。美国马萨诸塞州史密斯学院有一项研究表明,年龄越大,越容易生气,肺功能也越差。

肺火
肺火

人在情绪冲动时,呼吸就会变得急促,甚至会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这时肺泡就会不停扩张,没有时间收缩,很多人肺部会疼。

这也是为什么常会有人在生气时说“肺要气炸了”。

5、胃“罢工”

你生气时,胃也会生气。这是因为胃部血流量减少,供血量不足,胃肠蠕动困难,引发胃肠“消极怠工”。 生气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血流量降低,蠕动减速,食欲不振,引起肠胃功能紊乱、胃溃疡等。

6、乳房有肿块

胸部肿块 乳房结节

很多女人生气后乳房会出现肿块,这是由于情志内伤导致的肝郁痰凝造成的,也和生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另外,生气导致的气血瘀滞、肝脾失调,也是导致乳房肿块发生的重要原因。

7、气出甲亢

长期压力大、紧张焦虑的女性容易患甲状腺疾病。生气时会令内分泌系统紊乱,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过多。

甲状腺是身体中参与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当你感觉到热血沸腾的时候就是甲状腺受到刺激了,久之就会引发甲亢。


尽快消气是关键

无论是对自己生气还是对他人生气,最后都会是两败俱伤。如果脾气控制不住,爆发了,该怎么样才能尽快消气呢?

情感宣泄

遇到生气的事,心情会变得郁结,感觉很“窝火”。这时,可以找身边值得信赖的、亲密的朋友来倾诉,以此来获得朋友、亲人的安慰,对调节心情非常有效。

夏天 跑步 运动
夏天 跑步 运动

转移注意力

调整情绪一点也不难,一旦发现自己快控制不住脾气,就立即转移视线,等内心平静下来再理性思考。

需要平复情绪时,可以试着通过美食、看剧、唱歌、购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慢慢消除内心的怒气。

运动

运动可以调节人的心情,还能强身健体,是一种有益的消气办法。随着运动不断出汗,就像是坏心情被一点一点排走,心情恢复舒畅。

心情不好,就去散散步、慢跑、游泳等,好好放松心情吧。 学会调节心态,时刻保持乐观才是“王道”。大动肝火只会伤身又无益,减少不必要的生气,凡事想开一点点,生活会更美好。


常泡3茶,保持心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的就是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让心情的起伏变小。大家不妨试着泡一泡以下3道有益身心的好茶,顺气理气,心胸阔达。

陈皮水:润肺

陈皮 广陈皮
川陈皮

陈皮具有理气、除湿气、清肺化痰的作用,它的用法很多,其中泡水喝是最常见的一种。 此外,做菜时放入几片陈皮皮,可以起到解腻开胃的作用,缓解夏日的干燥不适感。

玫瑰花茶:消食

玫瑰花茶

气郁上火的人,适合泡一杯玫瑰花茶,益于顺气宁神。玫瑰花对通气消食、生津止渴有一定的功效。

佛手花茶:护肝

佛手本身就是一种用途广的植物,它的花、果都是宝,用来泡水喝有理气的作用。 饮用佛手花茶,能化解肝气郁结。家中常备一杯,赶跑坏脾气。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8日 下午6:51
下一篇 2021年8月30日 上午9:47

相关推荐

  • 中医六淫之湿邪

    “湿”字带三点水,就应该联想到跟水有关。从生活经验来看,“湿”的确是水的一种状态。梅雨季节一层容易返潮,墙面与地面就变得湿漉漉;暑热天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会蒙上一层水雾;打开的饼干,容易受潮变软等等。从这些情景中,我们能真实地体会到,“湿”与水之间的密切联系。 中医的“湿”是指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吗? 在中医理论中,湿又称为湿邪,有外湿…

    2022年1月16日
  • 你的婚姻,有性吗?

    近日,知名演员吴彦祖在社交媒体发了一条推文,配上了一张手拿免洗消毒液的图片。写道:“结婚十年了,我的生殖器官可能是身体最干净的部分……” 网友在下面留言提问:结婚10年与生殖器官干净有什么关系?之后,他回复“lack of use”(缺乏使用),很直白的告诉大家:“结婚十年,性生活很少。” 不得不说,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都逃不开大多数夫妻会面临的那些事儿。 …

    2020年6月15日
  • 这8种病“适当饿饿”就好多了!

    根据研究,如果一个人感到饿意后,只要一个小时后不进食,之后身体就会出现一种叫“ 长寿基因”的物质。 这种物质,具有强大的修复功能,对身体益处颇多。在后续的跟踪中,适当饿肚子的那组人,比餐餐饱食的人,平均寿命和健康指数都要高出很多。 其实,在人类的长寿因素中,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就是适当饿肚子。 饿,是一种养生法,不仅能“治”百病,还能助长寿! 1饱食过度,百病…

    2020年9月3日
  • 【世界脊柱健康日】睡“好”觉,也能预防腰腿痛

    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腰椎是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脊柱疾病的好发部位。 对于腰椎病的预防保健,我们经常强调的是避免久坐久站以及正确的坐姿、站姿等,其实,能否睡“好”觉,对预防腰腿痛复发,也有重要的作用。 选对床 我们经常听人说,腰椎病患者要睡硬板床。有些人就真的买了硬板床来睡,结果躺在床板上浑身硌得痛,一晚上折腾得辗转难眠。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

    2020年5月21日
  • 广西实施儿童中医药保健提升行动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印发《广西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实施儿童中医药保健提升行动,加强儿童中医药服务,推进儿童中医保健进社区进家庭。 《方案》明确提到儿童中医药保健提升行动。 加强儿童中医药服务。在县级以上公立中医院普遍设立儿科,有条件的地市级以上中医院应当开设儿科病房。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能够提供儿科中医药服务…

    2022年4月11日
  • 长期失眠毁的是五脏六腑,耗的是命!

    失眠,是一个永远流行的话题,特别是现代生活压力大,失眠就成了许多人的常态。那人为什么会失眠?所谓失眠,就是阳不入阴。 人的体表有一种气运行,中医称为卫气,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 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 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

    2021年8月18日
  • 口干口渴,喝大量水也不管用?当心是这些病发出的预警!

    喝了一杯又一杯,怎么还是老是口渴!? 高温天气下,补水自然是要紧事,比如苦口婆心的我们,每天都在提醒各位多!喝!水! 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整日水杯不离手,喝了一杯还想再来一杯,还!是!渴!怎么破? 长期大量饮水也无法缓解的口渴,可能是你的身体在释放某些疾病的重要信号!生理性口渴不必太担心先来看看你是否为以下三种情况: 日常喝水太少,进食过咸食物或大量干性食物…

    2020年9月2日
  • 《生活必备之食物相克大全》免费下载

    我们家厨房贴了两张大的海报:一张食物相克表,一张食物相宜表。因为老妈在准备菜之前都会看看食物会不会相克,以免造成家人身体不适,甚至更危险的情况。还好,到现在也没出过什么问题。 两张大海报张贴时间久了,老爸就丢掉了,以后老妈做饭前不太清楚是否相克就会让我上网查查,还唠叨说没了这两张海报很不方便,以后一定要买两张回来贴上。我相信对健康养生知识感兴趣的人也会这样认…

    2019年5月23日
  • 药王孙思邈141岁,他的养生十三法,只要你坚持,疾病就会有所好转!

    大家对于药王孙思邈了解吗?据史料记载,孙思邈一直活到141岁,是历史上最长寿的医生。 他是怎样拥有长寿的呢?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每天都会做的养生十三法,这套养生法不但能够延年益寿,而且对于很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下面为大家示范一下,药王孙思邈这套养生十三法! 耳常鼓 针对:记忆力、听力下降 操作方法: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

    2020年1月13日
  • 中医所说的气究竞是什么?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其实最开始学习中医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也不太了解气是什么,随时学习的深入。慢慢对“气”的理解也越来越多了。一般说到“气”就不得不提“血”。 人体只有五脏六腑,躯干四肢这些形体还不够,还需要有一些专门的物质来营养、激发这些脏腑的功能。这些物质,就是气和血。 血的概念比较好理解,主要是指在血管中运行不息,流动不止的血液。血主要的作用在于为全身提供营养。 究竟什么是气…

    2022年1月21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