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

  • 经外奇穴:太阳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太阳穴,经外奇穴,别名:前关、当阳。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取穴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疾病:偏正头痛,面瘫,面痛,目赤肿痛,麦粒肿,目翳,目…

    穴位养生 2022年7月15日
  • 经外奇穴:十七椎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中医学称第一胸椎为一椎,第五腰椎为十七椎,穴在其棘突下,故名十七椎。 取穴 十七椎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俯卧取之。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舒筋活络,调理冲任。 主治疾病:主治腰腿痛、下肢瘫痪、崩漏、月经不调。 穴位配伍:十七椎配中极、关元、三阴交、中髎、天枢、归来,治产后腹痛。十七椎配中极、三阴交、太溪,治痛经。十七椎配腰部…

    穴位养生 2022年7月15日
  • 经外奇穴:内迎香穴

    穴位解析释义 内,内外之内;迎,迎接,迎来;香,香味,泛指气味。穴在鼻腔内,与迎香穴隔鼻翼相对,故名内迎香。 取穴 内迎香穴位于鼻孔内上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处,左右计2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开窍醒神,清热泻火。 主治疾病:目赤肿痛,鼻疾,喉痹,热病,中暑,眩晕。 穴位配伍:内迎香配太阳,治目赤肿痛。内迎香配印堂、合谷,治鼻部疾患。内迎香配太阳、…

    2022年7月14日
  • 经外奇穴:定喘穴

    穴位解析释义 “定”,指安定或平定。“喘”,这里指咳喘、哮喘。定喘穴具有止咳平喘的效果,故名“定喘”。 取穴 定喘穴位于肩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大椎穴左右约二厘米处的凹洼中)。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主治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肩背痛,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落枕,荨麻疹,上肢瘫痪,上肢麻痹等。 穴位配伍:…

    2022年7月14日
  • 经外奇穴:夹脊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夹”,相对的方向固定不动。“脊”,指脊柱。夹脊穴位于脊柱两旁,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就好像将脊柱固定,故名“夹脊”。 夹脊穴可以说从属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与脏腑密切相关,是体内脏腑与背部体表相连通的点。 其联络途径,也是次要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联络为基础,并且这种联络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只具有经络的循环往复,而且借助于气街径路与上下、左右…

    2022年7月14日
  • 经外奇穴:耳尖穴

    穴位解析释义 “耳”,指耳朵。“尖”,指高或顶端的意思。耳尖穴位于耳朵耳廓的上方尖端处,故名“耳尖”。 耳尖穴又名耳涌,位于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其下分布有耳颞神经及耳后动脉,是针灸临床常用的经外奇穴之一。 取穴 耳尖穴位于耳朵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清热祛风、解痉止痛。 耳尖穴是经外奇穴,位…

    2022年7月13日
  • 经外奇穴:颈百劳穴

    穴位解析释义 颈,颈部;百,基数词百,意为多;劳,虚劳。该穴有主治多种虚劳之症的作用,又因大椎亦名百劳,为示两者区别,故名颈百劳。 取穴 正坐或屈肘俯卧位。低头,可见颈背部交界处椎骨有一高突,并能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者即是第7颈椎棘突,从该椎体直上3横指,再旁开拇指1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滋补肺阴,舒筋活络。 主治疾病:咳嗽、…

    2022年7月13日
  • 经外奇穴:痞根穴

    穴位解析释义 痞,痞块,腹内肿大的器官,如肝肿大、脾肿大,泛称痞块。此穴有治疗肝脾肿大的作用,有如截断痞块根部的作用,故名痞根。 对痞根穴的理解,痞根重在一个“痞”字,这个“痞”字是由“否”卦演变到中医中的,“否”者,天地不交通之意。中医将这个字演化为“痞证”,痞症中医中是指胸腹部胀闷不适而外无硬结之形的症状(此是从内部症状来描述的),此证多从内部气机升降失…

    2022年7月12日
  • 经外奇穴:气门穴

    穴位解析释义 气门,属经外奇穴,气门为解剖结构名,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 气,指脉气;门,指门户。脉气出入之处,谓之气门。 取穴 气门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位于脐下3寸,腹中线旁开各3寸处)。左右计2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调理冲任,清利下焦。 主治疾病:妇人绝嗣不生、妇人产后恶露不尽、睾丸炎、子宫出血、膀胱炎、尿闭…

    2022年7月12日
  • 经外奇穴:玉液穴

    穴位解析释义 液,指唾液;玉,比喻贵重。穴位在右舌下腺开口近处,唾液进入口腔之重要部位,故名玉液。本穴《内经》,《医经小学》定名玉液。 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张口,将舌向上转卷至后方,可见舌系带两旁的静脉青筋隐约处即为此穴。左称“金津”,右称“玉液”。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清泻热邪,生津止渴。 主治疾病:治重舌肿胀,难言,黄疸,口舌生疮,喉咽诸热,呕吐,急腹痛…

    2022年7月11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