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眼里,只有两种病——虚证、实证

病有千千种,然而皆不出虚实两型(或者说阴病阳病),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虚证、实证,肾虚了,上火了,他们都是什么呢?本文讲述中医虚证与实证,溯源清流,明明白白中医辨证那些事。

要问西医一共多少种病?有人会说两千多种,也有人会说三千多种。其实基因性疾病目前就有两、三千种。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研究生、博士生的毕业,西医的病名数量还会与日俱增。

但是要问中医有多少种疾病?只有两种:一种叫虚证,一种叫实证。虚证是内病,即体内阴阳失衡引起的。实证是外病,即宇宙间负能量引起的。

“证”和“症”

这两个字看似一样,实则不同。“症”是症状,而“证”则是各种症状所反映出来的人体内部动态平衡变化的根源和实质。

比如,感冒时会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咳嗽、脉浮等症状,而这些症状综合在一起就称为“风寒表证”。

感冒 风寒

“辩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症状等病理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病位、病性等本质,并作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

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往往由两个因素组成。一是人体的各种基本物质,如气、血、元阴、元阳、津液等。二是各脏腑功能状态,各脏腑之间能相互协调工作,就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当人体的基本物质出现亏损或脏腑功能紊乱,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所以,对疾病的本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人体基本物质亏损为主要原因的疾病, “精气夺则虚”,称为“虚证”。另一类就是以内外邪气扰乱脏腑功能为主要原因的疾病,“邪气盛则实”,称为“实证”。

中医有虚证、实证之分。弄不清虚实,你最好别碰补药和泻药。中医的虚实与我们生活中感觉到的虚实没关系。中医的虚证全是内在的,是体内阴阳失衡造成的。实证全是外因引起的。

“久病必虚” “虚则补之”

青少年很少有虚证。人到中年以后身体会发虚。老年人一般都有虚的表现。另外,“久病必虚”,长期生病的人,也必然有虚证。归根结底,虚证是体质虚弱的表现,多数是由内因引起的身体不适,所以需要进补,“虚则补之”。对于虚证,我们后面有大量的篇幅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进行分型辨证,以及介绍各自进补的方法。

阳虚 畏寒怕冷

虚证的表现

凡是有人出现不发烧,却怕冷怕热;或没得病,却懒言少语、疲乏无力;或不发炎,却头晕目赤、口舌生疮、牙疼难忍;或没坏肚,却腹痛喜按、便溏、便秘等症状,基本可以判断是患了虚证。

一般来说,阳虚的人怕冷,阴虚的人怕热,气虚的人乏力,血虚的人苍白。得了虚证,应当去看中医,因为西医会告诉你这是亚健康。

除了虚证,其他形形色色的症状,在中医眼里大都被认为是实证。实证都有外部原因,有“外邪”入侵。

实证全是外来的

实证全是外来的,是外部原因造成的。所谓不内外因(既非内因也非外因),其实还是外因。传统中医把情绪影响,把痰,把饮食,把虫等对人体的伤害称为内因。把房室伤、金刃伤、汤火伤、虫兽伤、中毒等称为不内外因。

实则泻之

中医认为,对实证需要疏泄,所以“实则泻之”。学习中医,要记住虚、实的分类原则。任何一个病证可能是虚证,也可能是实证,更可能是虚实兼有,如体虚之人又招了外邪,就是虚实兼有。

中医的血瘀、痰饮、水湿等症状看起来在体内,甚至有人将它们作为遗传,列为先天体质。其实它们都是实证。瘀、痰和湿是近代人高发的疾病。

另外判别中医“虚、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从药的性质上判别虚实。虚证可以进补,但实证不能进补。实证会越补越坏。血瘀、痰饮、水湿只能泻不能补,故为实证。对于实证只能排泄、疏解。

中医的阴、阳、虚、实、寒、热、表、里这八个字,是“八纲辨证”的精髓。阴阳为总纲,虚实反映了疾病的正邪斗争,寒热反映了疾病的性质,表里反映了疾病的位置。具体而言,虚证是内因引起的疾病,如阴虚、阳虚等。所谓“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要先看体质有否虚的内因。后面的寒、热、表、里四个字,多与实证(外因引起的疾病)有关,或与虚实兼有的病证有关。是实证,就要进一步区分是热证还是寒证,是在表面还是进入到体内。

古代中医通常又把实证分成两大类:寒证和热证。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针对寒证。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主要针对热证。现代医学定义的病毒性流感,属于中医的热证。不论虚证、实证,这些都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定论。八纲辨证是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等其他辨证的纲,纲举目张。整个中医都是围绕着虚证或实证展开的,中医就是要解决人体中“虚虚实实”的问题。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25日 上午10:42
下一篇 2019年11月27日 下午5:59

相关推荐

  • 《谷物大脑》:我们的饮食方式,全错了!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本书——《谷物大脑》,因为最近我在听《冬吴同学会》第二季第21集商品的立场这集讲到了这本书。这集更多是站在商业营销的角度来说的,但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健康。 这本书里所阐述的关于饮食的观念,可能会让你脑洞大开,但是,或许这就是真相呢?以一颗接纳的心,试一试,也许你的健康状况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作者:戴维·珀尔马特医学博士是一名具有专科医…

    2021年7月14日 健康分享
  • 中老年人经常腿抽筋,别以为只是缺钙!

    老了,身体免疫力下降,各种毛病也随之而来。 “腰酸背痛、腿抽筋,得补钙!”只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所以,不少中老年人腿抽筋,就盲目吃钙片、喝骨头汤,但是却没什么效果。 人们把抽筋和缺钙联系起来也不奇怪,因为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起着重要作用,缺钙的确会引起抽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抽筋都是因为缺钙!对中老年人来说,缺钙只是造成腿抽筋的其中一个原…

    2020年9月11日 健康分享
  • 中医非儿戏,胡乱养生伪养生,百病由此而来!

    包括我自己,对于传统中医养生也是持敬畏的态度。最开始的养生“知识”都是通过网络来了解的。就像我之前的文章分享的那样《“伪养生”害一生,6大养生误区,不养生反伤身,你中了几个?》。 目前“养生”变成了一种时尚,好像每天不看点养生节目,喝点养生茶,吃点五谷养生粉,嚼点阿胶养生糕。都不好意思跟人说你健康。不经常吃点地黄丸,四物汤,四君子,各种补药,都不好意思说你气…

    2020年6月17日 养生误区
  • 睡眠——最好的养生方法,不良的睡眠习惯小心一夜老10岁!

    现在社会的进步,夜生活越来越丰富,让人们的睡眠时间也越来越短,很多人都是不到凌晨2点睡不着,或者是拿着手机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然后白天大部分人又浏览者各种养生方法,其实最好的养生就是睡眠。我们不止一次提到这点,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天下第一大补就是睡觉,别不信!我们来说说怎么睡才最补! 你还在这样睡吗?小心一夜让你老十岁!睡得不好在怎么保养都没用! 1.微醉入…

    2021年7月13日
  • “懒”竟是体虚的信号!5种亚健康状态如何饮食调理?

    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很“懒”,回家后,往沙发上一坐就不想动,还取名“葛优躺”,有些甚至在床上躺一整天,平时总是没精打采,说话有气无力,稍微干点活就累得不行。有些情况确实是因为生活工作的原因,让自己身心疲惫,这是正常情况。 我们之间也有文章讲过睡醒很累:早上一觉醒来感觉更累了,越睡越累原来是这里出了问题. 然而有时候真的不是人太懒,而是身体太虚!正是因为体虚得不到…

    2020年3月10日 养生误区
  • 这4种养生食物,吃错“专偷寿命”!薏米红枣榜上有名,赶紧看看,吃错马上改!

    现在,可以说是一个全民养生的时代,不仅年龄大的人喜欢养生,很多年轻人也常常把“保温杯里泡枸杞”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而说起养生,平时听得最多的莫过于食疗养生了,很多养生食物如红枣、黑芝麻、豆类等,大家都对他们青睐有加。 这些养生食物,的确对身体有所助益,但若食用不当,却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今天是室长就给大家整理了,四种常见的养生食物的食用禁忌,赶快分享…

    2021年12月8日 养生误区
  • 小便时不要说话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 许洪伟主治医师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上厕所时碰见熟人,会习惯性地打声招呼; 快节奏的生活下,有些人上厕所时还在讲电话。 但从中医养生角度看,这种做法是在伤害身体,因此提醒大家,小便时千万别说话。 中医认为,排尿是人体津液通过尿道口排出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通常,人体津液生成、输布和排泄三大环节涉及多个脏腑的功能…

    2021年12月18日
  • 身体虚不受补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改善?

    自己身体很虚,可是一吃补品就上火,连大枣都吃不了。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内经》 如果真的是虚,怎么会不受补呢?就好像有个大洞,你往里面填土,怎么会填不进去呢。 唯一的答案就是,你不虚,或者说,你的病根不是虚。 虚不受补的特征 我们先来捋一捋,虚不受补一般都有哪些特征: 1.明明感觉怕冷,阳虚体质,但不能吃热性食物药物,比如生姜、桂圆、牛羊肉,或者桂枝、附子…

    2020年6月18日 养生误区
  • 4小时不洗碗=吃毒?注意!这样洗碗越洗越脏,千万别再这样做

    这个世上,有人喜欢烹饪,有人热爱美食,但对于饱餐过后满池的碗筷,应该没有人偏爱…… 一项关于美国人家务调查显示,22%的美国人把洗碗视为自己最讨厌的家务活,79%的非单身女性和70%的非单身男性认为:回到家如果看到水槽里全是脏碗,心情会整个垮掉。 不想洗碗的理由千变万化,不想洗碗的心却一如既往,能拖则拖……但是一则关于“4小时不洗碗等于吃毒”的传闻,让众多的…

    2021年7月13日
  • 性生活缺陷影响寿命?如何解决“性”福难题?

    男性成年后大约有20%的人会有性功能障碍,40岁以后,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约39%的人出现不同程度雄激素下降,性欲降低。但雄性激素不仅影响性生活,更是影响着夫妻寿命。 01缺乏雄激素的显著危害 对雄激素的认识,很多人停留在促进男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正常性欲及生殖功能的激素。事实上,雄性激素也直接影响着男性寿命、胰岛素分泌、骨骼健康等多方…

    2020年6月22日 健康分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