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多梦失眠睡不好,按摩哪些穴位好?

最近自己总是失眠多梦,可能跟疫情期间给我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有关。虽然之前写过相关的文章:失眠常用穴:静心减燥“劳宫穴”,滋阴去火“涌泉穴”。今天还是要单独再介绍下调理失眠。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

这次疫情估计让很多人失眠,这样的生存压力基本每个人都会有。

失眠对人的社会性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长期陷入对于睡眠的担心与恐慌中,人会变得多疑、敏感、易怒,以及相当的缺乏自信,这些势必影响其在家庭和工作中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挫败感。

失眠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过,有的是因为兴奋或悲伤短暂失眠,而有的人则是经年累月睡不着,那么失眠了该怎么办呢?

怕失眠就常按这8个穴位

1、安眠穴

人体穴位图 安眠穴 翳风穴 风池穴

位置: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2、攒(cuán)竹穴

人体穴位图 攒竹穴

位置:两眉头凹陷处。

操作:用双手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1分钟。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印堂穴

人体穴位图 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用中指螺纹面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4、太阳穴

位置: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

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1分钟。具有醒脑安静的作用。

5、率谷穴

人体穴位图 率谷穴

位置:耳尖直上1.5寸(大概两指宽的距离)。

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除烦镇静的作用。

6、内关穴

人体穴位图 内关穴

位置:腕部横纹上2寸。

操作:用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约1分钟。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7、三阴交

人体穴位图 三阴交穴位置

位置: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操作: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1分钟。具有除烦安眠的作用。

8、神门穴

位置:小指侧腕部横纹头凹陷处。操作: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1分钟。具有助睡安眠的作用。

失眠应该按摩哪些地方?

失眠症多是因为没有正常的生活规律,精神紧张造成的。通过对膻中穴和风池穴的按摩,可以有效地缓解上述症状的发生,改善睡眠。

造成入睡困难、睡眠深度过浅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原因主要有环境、个体、躯体、精神、情绪等因素。她建议,失眠者可尝试自我按摩。

1、头部按摩

以中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按摩印堂穴30次,再沿眉按摩眉棱骨,太阳穴各30次。

2、耳部按摩

以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30,再揉双侧耳垂 30次,至红为度。

3、腹部按摩

临睡前取仰卧位,将双手搓热,环形按揉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30次,除有安眠作用外,还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作用。

4、颈部按摩

以食指按摩耳后乳突旁凹陷安眠穴30次,拿捏颈项30次,以颈部有压迫感为度。

5、足心按摩

晚上洗脚过后,以拇指按揉足心涌泉穴各90次,有强肾调肝安眠作用。

在睡眠用具以及睡姿方面颇有讲究。应选择一张舒适的床,睡姿以右侧卧为好,可有利于肌肉组织松弛,避免心脏受压。同时,要避免睡前兴奋,勿进食,少饮水。建议睡前用热水泡脚。此外,要想晚上睡得深,白天也应定期做适当的运动,建议选择下午作为锻炼时间。

提醒:安眠药不能长期服

健康的睡眠状态应该是能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至8小时,但不一定强求,应视个体差异而定。专家提醒,除了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外,失眠者应主动积极寻求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适当运用睡眠诱导,如聆听催眠音带,饮一杯热牛奶,适当食用苹果、香蕉、梨等一类水果。

对于安眠药的运用问题,失眠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按需服药有利于治疗失眠。但治疗失眠不能只靠药物,并非所有人都必须长期服用。

失眠是由于很多情况引起的,心脏病、脾胃失调、恐惧、抑郁症、肺病、受风引起的头疼、肩周炎、腰疼等均可造成失眠,看似无病却有病,在治疗上无法一概而论。

另外,临睡前敲敲带脉,对改善肠胃功能会起到促进作用,那时您就能“吃得饱,睡得香”了。

治疗失眠按摩的顺序

1、先取坐位,全身放松,全神贯注

  • 用右手中间三指摩擦左足心涌泉穴;然后换成右足心。
  • 双手握拳,用拇指关节沿脊柱旁两横指处,自上而下慢慢推按。

2、然后脱衣仰卧于被盖内,双目自然闭合。

  • 用手掌根部轻轻拍击头顶囟门处。
  • 将两手叠放在腹部,然后用手掌大鱼际轻轻揉按中脘穴。
  • 将两手移至下腹部,然后用手掌大鱼际徐徐揉按丹田。
  • 用两手食指第第二节内侧缘从两眉内侧推向外侧。
  • 用两手拇指端揉按风池穴。
  • 用两手中指端轻轻揉按太阳穴。
  • 用两手拇指罗纹面,沿两侧颞部由前向后推摩。

失眠按摩一组穴位:神阙穴、安眠穴、百会、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神门、内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按摩次数以大眠程度为准,失眠轻少按摩几次,失眠重多按摩几次。按摩后立即选一种舒适的睡姿,10分钟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继续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原创文章,作者:sansdj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ejiankang.net/134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2月21日 下午4:46
下一篇 2020年2月26日 下午5:11

相关推荐

  • 暑天无病三分虚,大暑前后上蒸下煮,养生小妙招教你补充人体津液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最近几天您是否感受到上蒸下煮的热度?日晒、暑热、水湿互结,将在大暑节气里达到一年中的高峰,在这样的桑拿天里,“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可不是开玩笑! “大者,乃炎热之极也”,人体腠理疏松,暑邪使人大汗,伤害人的津液,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 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较强的滋润和濡养作用,滋润皮肤、肌肉,濡养骨节…

    2020年7月25日
  • 足少阳胆经经穴:悬钟穴

    穴位解析释义 悬钟穴别名绝骨穴、髓会穴。 1、悬钟。悬,吊挂也,指空中。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响亮。该穴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飞落而下。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上飞落而下,如瀑布发出巨响一般,故名。 2、绝骨。绝,断绝、穷尽也。骨,水也。绝骨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全部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

    2022年4月14日
  • 夏季养生经络穴位调理——夏季做背百病消退

    夏季是做背部最佳时期。很多人不知道,做后背是为了什么。其实做后背,做的是五脏六腑,调的是我们的心,肝,脾,肺,肾。疏通经络,袪除体内寒湿,促进背部经络的排毒、排汗功能,这才是治疗万病的根本。 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所以保养背部也成了养生很重要的一点。自己对照一下吧! 1、大椎突出、色素沉着 肩颈长期劳损,易引发肩周炎,肩颈经…

    2020年6月13日
  • 夏季养生从这几方面入手

    夏季养心——常按穴位,除烦消积 入夏后,气候多湿热,身体容易感觉烦躁疲倦,脾胃及消化系统也容易出现毛病,除了规律作息和饮食调养以外,可以按摩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养生的目的。 如劳宫穴(手握成拳,中指尖所点之处)、后溪穴(握拳,在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间使穴(掌后3寸两筋间,仰掌在腕横纹上3寸)等穴位,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养心…

    2019年6月4日
  • 任脉经穴:华盖穴

    穴位解析释义 华,华丽也。盖,护盖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紫宫穴传来的天部水气,至本穴后,此气进一步散热吸湿而变为水湿浓度更大的水湿之气,此气如同人体的卫外护盖一般,故名。 华盖穴,属任脉。华盖为星名,又指帝王所用盖伞,此穴位所在相当于肺脏上部,肺在心君之上,犹如华盖,故名华盖。 穴在璇玑下一寸凹陷处,内应肺脏。肺叶垂…

    穴位养生 2022年6月1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天枢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天枢穴别名长溪穴、谷门穴、长谷穴、循际穴、谷明穴、补元穴、循元穴。 1、天枢。天星名,即天枢星,为北斗星的北斗一,其左连线为北斗二天璇星,右连线为北斗四天权星。该穴之名意指本穴气血的运行有二条路径,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本穴气血物质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门穴二穴传来的风之余气,其二是由气冲穴与外陵…

    2022年3月25日
  • 24节气养生之大暑节气养生

    我们已经着实感受到大暑节气的炎热了,不信,你自己出去走走,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前一篇文章《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大暑节气》我们讲到大暑节气的相关特点。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分享下大暑节气养生方法,其实我们去年在大暑节气时候也讲到过,大家可以参考文章《二十四节气中第12个节气——大暑,大暑遇上中伏天该如何养生》。 今天我们将通过大暑节气养生法则,大暑节气食疗…

    2020年7月22日 未分类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风门穴

    穴位解析释义 风门穴别名热府、背俞、热府俞。 1、风门。风,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化风上行,故名风门。 风门穴,亦称风门热府,别名热府。属足太阳膀胱经。风门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风即风邪,门即门户,此穴居风邪易侵之处,且善治风邪为病,故…

    2022年5月14日
  • 经外奇穴:内膝眼穴

    穴位解析释义 内膝眼为经外奇穴名。膝眼之一,与外膝眼相对。别名膝目,鬼眼。膝,膝部。眼,眼窝。膝关节髌韧带两侧之间凹陷处,状如眼窝,穴在其上,故名。其中,内膝眼,因穴在膝关节前膑韧带内侧凹陷处,故名。 有内膝眼,还有个外膝眼穴与之对应。外膝眼穴也成为犊鼻穴。 取穴 内膝眼为人体部位名。指髌韧带两侧与股骨和胫骨之内、外侧髁所构成的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

    2022年6月16日
  • 足少阴肾经经穴:阴谷穴

    穴位解析释义 1、阴谷:阴,阴性水湿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所夹空隙也。该穴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本穴物质为筑宾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聚集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性寒冷,故名。 2、肾经合:合,汇合也。本穴为肾经的水湿之气汇合之处,故为肾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

    2022年3月8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