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肺部最脆弱,秋不养肺,冬病缠身

要说入秋后哪个部位最脆弱,那一定是肺部了。肺是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其他脏腑有覆盖保护作用,但秋燥伤肺,不过此时也是养肺的黄金时机。

如果你错过了冬病夏治,那千万就不能再错过养肺黄金期,否则冬天身体好不了。

秋不养肺,冬病缠身

养肺不仅仅是中老年朋友的事情,无论男女老少,都应该好好养肺。

女人不养肺,老得特别快

肺是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就像一台中央空调,但又不像空调那样能常清洗或更换滤网,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清理更换。肺不仅是呼吸器官,还能修复受损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能在肺里制造大量血小板,体内超过一半的血小板是在肺部产生的…

经常爱熬夜的人脸上会出现暗疮、粉刺或黑斑,那是因为肺的功能受到影响,皮肤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就会”饥饿”,慢慢衰老、退化、出现皱纹。

气色不好
气色不好

肺不好的人不仅皮肤没有光彩,还特别爱过敏。因为肺有一个功能,就是宣发卫气。作用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一层”保护罩”。肺气虚了,皮肤缺少卫气的保护,再受到冷、热、花粉的刺激,就易发生过敏现象。

所以,对于爱美的女性朋友来讲,养颜先要养肺。

男人不养肺,患癌概率高

男人往往有吸烟的习惯,这样很伤肺,每年因吸烟而导致肺癌的比例就相当高。

此外,根据中医五行的理论,肺为金,肾为水,所以通过养肺,还可以起到补肾的效果。肾藏精,肾脏好的人,精力就会特别旺盛。

老人不养肺,小心病缠身

老人因为肺气不足会常感到气短乏力,尤其是患有老慢支、哮喘的人,就更为此感到苦恼了。

“主呼吸之气”是肺最本职的工作,它上与鼻、口相通,气体可由此直接入肺。肺气受伤,呼吸之气就会发生异常改变,出现咳嗽、喘等呼吸道症状,导致气管炎、肺炎、肺癌等疾病。

小孩不养肺,秋冬老咳嗽

秋冬,孩童特别容易感冒咳嗽,就是因为肺不好,而秋天是养肺的最佳时间,此时不把肺养好,就等于埋下了健康隐患,小朋友一言不合就会咳嗽。

养肺五个“最”

肺是人体的娇脏,也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想要冬天不生病,必须把肺给养好了,这里为您整理了五大养肺法。

最简单养肺法:一杯热水

早起喝温白开水 温水

热水不仅可以喝,还能润肺,大家可以用直接吸入水蒸气的办法使肺脏得到滋润。方法很简单:将热水倒入杯子中,用鼻子对准杯子吸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

最有效养肺法:主动咳嗽

秋日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应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减少肺部损害。

最古老的养肺法:呼吸操

早晨起来后常常做深呼吸,可以养肺。而这个深呼吸是有一定频率的,一呼一吸尽可能达到6.4秒。人体的呼吸应该和经脉的运行相对应,经脉之气在人体中一昼一夜循行全身50星期,经过换算相当于一呼一吸6.4秒,是古人呼吸养生的最好节奏。我们在文章《热天为什么有人频繁出汗?而有些人再热也不出汗?》中有介绍腹式呼吸,大家可以参考。

顺腹式呼吸

每天睡前平躺在床上,在肚脐上方放一个3斤左右的沙袋(小枕头),用力呼气把沙袋顶起,然后吸气把沙袋放下去,刚开始每次练习2~3分钟,逐渐增加到每次5~10分钟。

适当地运用闭气法,有利于增强肺功能。在吸气末屏住呼吸,使气暂时不呼出,尽可能停止到不能忍受时,再呼出来,这样反复18回。

最便宜的养肺法:笑口常开

入秋后肺部最脆弱,秋不养肺,冬病缠身

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一种最好的“运动”,尤其是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更通畅。

另外,人在开怀大笑时,可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最舒服养肺法:按迎香、叩肺俞

人体穴位图 迎香穴

按揉迎香穴: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1~2组。

人体穴位图 肺俞穴 肾俞穴

叩肺俞穴: 每晚临睡前端坐椅子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位置在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数十下,同时用手掌在背部两侧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并有助于体内痰浊的排出,且可疏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

食疗养肺

养肺离不开吃,最润肺的食物,最养肺的食疗方,记得要多吃哦。

山药
山药是润肺的最佳食品之一,大家在平时的时候可以吃。最好的吃法是做山药粥,或者是直接清炒山药就可以了,不适合与其他的食物相配。


这个大家都清楚,梨水是用来清肺的,润肺的。所以,梨对于肺来讲是好东西,因为水多,又好消化。最好的吃法是,做成梨汤,或者是梨水,加入冰糖,吃梨肉喝汤,就好。

百合
百合是白色食物,而肺就适合吃白色的食物,所以,对于百合来讲,也是适合润肺的。最好的吃法,依然是清炒,不用加太多的调料,清淡口味即可。

银耳
银耳也是中医推荐的用于润肺养肺的食物之一,最好的吃法,就是直接打成汤,最好加枸杞还有红枣,这样,会让银耳的效果更出众,记得加白糖。

白萝卜
萝卜有通气之说,而肺就需要过气,所以常吃萝卜可以让我们放屁,但对于肺的功能有很好的通畅效果。所以吃萝卜也是可以清肺的。

石榴
有生津、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者。可用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甘蔗
蔗汁性平味甘,为解热、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治噎止咳,有“天生复脉汤”之美称。可用于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结、高烧烦渴等症。

柿子
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瘘、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等症。

最养肺的食疗方

秋梨膏:秋梨膏从唐代开始成为了御用养生之品,一直到了清朝被御医从宫里带出来,才在民间流传。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秋梨膏,不过自己做起来经济实惠,喝起来放心。

秋梨膏

原料:鸭梨6个、干红枣80克、冰糖150克、老姜20克、蜂蜜80毫升。

做法:

1、将干红枣洗净后对切去核,生姜去皮后切成细丝,梨削去外皮、将擦板架在锅上,把梨擦成梨蓉和梨汁。
2、将去核后的红枣和姜丝、冰糖放入锅内和梨蓉梨汁一起。
3、盖上锅盖,用小火煮约30分钟,然后用漏网捞起梨蓉用另一只汤匙按压,挤出更多梨汁。
4、将挤压后的梨渣红枣和姜丝扔掉,锅内只留下梨汁,继续用最小火熬煮约1小时后至梨浆浓稠后熄火放凉。
5、在放凉后的梨浆里调入蜂蜜拌匀后放入密封罐保存即可。

白果川贝粥:小儿、老人常常咳嗽、夜咳,但痰不多的可以试试白果川贝粥。
白果6个、川贝5克、杏仁5克、百合10克、白木耳5克,蜂蜜30克,煮粥晚食。
杏仁降气止咳,百合、白木耳、蜂蜜润肺,川贝润燥化痰,白果敛肺平喘。对喘息性咳嗽、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咳嗽都很适合。

清蒸南瓜:南瓜补气益肺,从营养学来讲,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也是护肺的很好食物,秋天不妨多吃点蒸南瓜。

原料:南瓜一圈、白糖

做法:

  1. 将南瓜洗净,除去里边的籽和丝,削去南瓜表皮(不要削得太厚,会影响口感,且容易碎。)
  2. 将南瓜切成5公分宽、15公分左右长的大块。
  3. 将南瓜块一层一层的码在盘子里,在南瓜上适当撒些白糖。
  4. 放在蒸茏上蒸熟即可。

润喉桔梗茶:桔梗10克,甘草10克,参须10克,麦冬10克,罗汉果半个,煎水代茶饮。经常用嗓子的人,比如教师可以喝,能够生津止渴、益气养阴、消除疲劳、保护嗓子。咽喉有痰的可以加化橘红5克,效果更好。

养生就是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想要一冬无病,记得养肺!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3)
上一篇 2020年8月30日 下午7:56
下一篇 2020年8月31日 下午9:04

相关推荐

  • 如何理解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明、厥阴

    观天地知人事 接触中医时间长了,我发现有一些问题看似平常,却一直没有搞清。即使你问一些专业的中医师,很多人也说不清楚,比如:为什么膀胱经叫足太阳膀胱经?胆经,叫足少阳胆经 ? 而胃经叫足阳明胃经 ? 同样, 脾经为什么叫足太阴脾经 ? 肾经叫足少阴肾经 ? 肝经叫足厥阴肝经 ? 这些经名前面的定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个人的理解。 人如动物,…

    2021年12月21日
  • 清宿便的有效的方法,教你调出好身体

    我们经常看广告里说宿便,认为宿便是长久淤积在我们体内的废物,这让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需要排宿便。其实,中医和西医里并无宿便之说。只要正常排便,体内是不大可能积存更多的粪便的。 很多人面临的其实是排便困难的问题。便秘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当短期内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很可能是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比如减肥不吃饭或者吃得油腻又不运动,熬夜上火等。 中医日常饮食调理帮…

    2020年3月7日 食疗养生
  • 不吃早餐控血糖?小心适得其反!

    不吃早餐危害多 常言道,一天之计在于晨,营养丰盛的早餐为一整天的生活注入满满活力。 对于糖友来说,早餐也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合理的搭配不仅保证必需的营养,也为一天的血糖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01、不吃早餐易引发低血糖 早晨起床后,人体差不多已经有10个小时没有进餐了,此时胃处于空置状态,血糖也降到了比较低的水平。开始活动后,大脑和肌肉需要消耗热量。 这时,…

    2021年7月30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颊车穴

    穴位解析释义 颊[jiá]车穴别名:曲牙穴、机关穴、鬼床穴、牙车穴。 1、颊车。颊:指穴所在的部位为面颊。车:运载工具也。颊车穴意指本穴的功用是运送胃经的五谷精微气血循经上头。本穴物质为大迎穴传来的五谷精微气血,至本穴后由于受内部心火的外散之热,气血物质循胃经输送于头,若有车载一般,以此得名。 2、曲牙。曲,隐秘之意。牙,肾所主之骨也,指穴内物质为水。曲牙名…

    2022年3月18日
  • 藏在人体的健康开关,这些穴位太强大了

    人身体上有很多的“健康开关”,可以预防早衰、养血调经、缓解腰疼、治疗胃疼、助性、帮助降脂……小编汇总了常用的N个穴位,总有一个能帮到你哦!^_^ 中医指出,“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三阳脉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在这三条经络中的三个重要穴位分别是足三里穴、肩井穴、睛明穴。女性要经常按摩,以有酸胀感为度,有助于养护“三阳脉”,预防女性早衰。…

    2019年4月11日 穴位养生
  • 外劳宫补肾法示范图

    现在大部分人都有肾虚的症状,怎么补肾呢?下面我们就告诉大家一种很简单补肾的方法。 外劳宫补肾法通俗叫法:手背放腰补肾。 方法颇为简单,只将双手手背放于腰后睡觉即可,即将外劳宫贴在肾区, 具体做法:身体自然平躺,男性双腿自然伸直与肩同宽,而女性的做法是: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两手手心向下,贴在两肾的位置。 上图手的位置放得有点下了,应该还往…

    2019年3月24日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瘈(chì)脉穴

    1、瘈脉。瘈,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瘈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本穴物质为颅息穴下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和翳风穴上传的阳热风气,二者相会后,水湿之气吸热并急速胀散冲出穴外,气之外冲如犬发狂时的狂奔之状,故名瘈脉。 瘛脉穴这个“瘛”字,指的是狗发狂时的状态;而“脉”当然指的是血脉了。之所以把它称为…

    2022年2月1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附分穴

    穴位解析释义 附,随带、附带也。分,分开、分出也。附分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物质在此形成一条经脉的附属分支。 附注: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注意:附分至秩边穴各穴所在的膀胱经经脉与紧邻脊骨的膀胱经经脉相比较,此为分支,紧邻脊旁的膀胱经为正经。分支中各穴比正经中对应的各穴气血偏于阳热干性,正经则水湿稍重,分支气血稍弱,正经则气血较强。从功能作用看,分支作用于肩背外侧…

    2022年5月8日
  • 人体十二经脉——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图及14个穴位位置图

    足厥阴肝经活跃时间:丑时(1点~3点)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如果过了凌晨1点还不入睡,肝脏仍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人会面色青灰,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经络循行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毫毛部(大敦穴),沿着足跗部向上,经过距离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向上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方,上行膝内侧,沿着股部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

    2021年12月21日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手五里穴

    手五里穴(五里穴、尺之五间穴、尺之五里穴、大禁穴、手之五里穴) 1、手五里: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为手部。五里,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该穴名意指穴内物质覆盖的较大范围场,且比手三里穴覆盖的范围要大。本穴物质由下廉穴传来,下廉穴是水湿云气开始下降的过程,手五里穴则是水湿云气降地之所,下廉穴所处天部位置比上廉穴高,其所降之浊亦比手三里穴所覆盖的范围要大,故而得…

    2022年1月14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