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藏的“毒”,秋天赶快排!

攒了一夏天的毒,在秋天,赶快排出来,为什么?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苏凤哲的解释是:夏天的时候,骄阳似火,天气炎热,中医认为“热生湿”,湿热之邪作为“毒素”在体内潜藏下来,逐渐增多!
而秋季主“收”,万物趋向于以收藏为用,”毒素”也容易在体内蓄积,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排泄,就会堆积在体内,导致各种疾病。

所以,秋天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排毒”!怎么排,要靠“清”!

一、清肺

肺是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其他脏腑有覆盖保护作用,肺在秋天最易伤,但同时也是清肺的好时机。

1、深呼吸

腹式呼吸法

长期坚持深呼吸,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排出肺内残气及其他代谢产物,能够令肺部的弹性恢复,同时肺活量也会大大的增加,不仅能够起到预防、缓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令身体恢复健康。

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再逐渐呼出气体。呼气时,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反复进行吸气、呼气,每次3~5分钟,每日进行2~3次。

2、主动咳嗽

主动咳嗽

当然是在不生病的情况下。咳嗽时,通过振动肺部,使停留在肺泡上的脏东西脱离,这些脏东西与人体的体液结合成痰,排出体外。能达到洗肺的最佳效果,保持肺脏的清洁。

具体的方法是晨起、午休或临睡前,在空气清新处做深吸运动,深吸气时缓慢抬起双臂,然后主动咳嗽,使气流从口、鼻中喷出,再下垂双臂。反复10~12遍,可尽量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

3、扩扩胸

扩胸运动

平时注意呼吸系统的锻炼,可用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呼吸,能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病人病情恢复,还可保持肺细胞与支气管的弹性。

4、吃点白

平时痰多、大便干燥的人可尽量多吃些白萝卜,因为大肠和肺的关系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决于大肠是否通畅,而萝卜能助大肠排泄宿便。

大骨头萝卜汤 筒子骨汤

萝卜汤就不错,吃的时候再撒上一点香菜,清肺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会更好。

白色入肺,对滋养肺部有益,秋天就该多吃一些白色食物。

二、清胃

1、躲开7个字

肠胃专家为大家总结出胃最怕的7个字,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尽量避免:胃很脆弱。

  • 一怕过饱,觉得还能吃下半碗饭的时候,不妨放下筷子;
  • 二怕吃太晚,晚餐最晚也要在8点前吃完;
  • 三怕胃痛忍着,可能使小病发展成大病;
  • 四怕吃饭快,食物咀嚼不细,损伤消化道黏膜;
  • 五怕吃生冷,进食生冷食物后,容易引起腹痛、腹泻和胃痛;
  • 六怕吃完饭就坐着,对消化不利;
  • 七怕饮食过烫,滚烫的热食进入胃里,会损伤粘膜,时间一久,有可能引起癌变。

2、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缺

山药、秋葵、莲藕、菌藻……在吃银耳、秋葵、木耳时,都会有黏黏糊糊的感觉,这些黏液可都是营养精华,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可溶性膳食纤维。这种纤维具有黏性,对保护胃有很多好处。

黏液所特有的黏稠质可以对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减轻胃黏膜的工作压力。同时,多糖类物质还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使食物更快地被消化吸收,从而减轻胃的负担。

3、消积食

中老年人由于肠胃功能减退,都会或多或少出现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胀等“积食”现象。除了腹胀,积食的人常出现口臭、手脚心发热、皮肤发黄、精神萎靡或睡不踏实,睡觉时身子不停翻动、磨牙等症状。

发现积食后,应减少饮食量,同时适当配合一些食疗方,如糖炒山楂、白萝卜粥等,既容易消化,又有顺气、健胃、补脾的功效。

三、清肠

1、定时排便

中医经络学认为,早上5点到7点是大肠经“值班”,若此时排便,效果最好,可保持一天内的大脑清爽。时间越晚,积累的毒素就越多。因此建议,每天早起空腹喝一杯水,并养成一早大便的习惯。

2、餐后半个小时喝温茶

红茶

绿茶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油腻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但要在餐后半小时以后再喝,否则影响消化。

除了绿茶,普洱茶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医认为,普洱茶还有清热、解毒、消食、去腻、利水、通便等功效。

要注意,茶要喝温热的,既不要喝热茶,也不要喝冷茶。喝温热的茶比冷茶更能解腻,又能保护肠胃。

3、熬点五谷杂粮粥

小米粥 养胃

五谷杂粮富含粗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清肠排毒。粥易消化,可以缓解肠胃的负担。

把红小豆、黑豆等豆类,搭配黑米、紫米、黄米与燕麦类糯性较好的谷类同煮,口感更好。

4、一个月一次轻断食

浙江省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章流有一个自用的清肠办法,每个月会挑一个休息天,只吃流质食品,比如粥、酸奶、牛奶,或各种五谷豆浆也可以再吃一点水果,水果品种没讲究,有什么吃什么。或者蔬菜沙拉也可以。让劳累了一个月的肠胃,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

四、清肝

1、起床后后及时排尿

早上起床之后尽快排尿,可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

2、玫瑰花泡水

每天三朵玫瑰花泡茶饮,能疏肝解郁、调气血。另外,青色养肝,也可加些桔皮、绿茶等。

3、不要胡乱吃药

是药三分毒,我们吃进去的毒,肝脏也正在饱受这些药的“煎熬”!因为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交互作用,影响肝脏代谢药物能力。除了医师处方药,应当避免自行服用其它药物。

4、少生气

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养护肝脏是必不可少的。

中医常说“火大伤肝”,“怒伤肝”,“肝火太旺”,就是在说情志过度刺激会使五脏之气平衡协调的关系受到破坏。

所以,要控制好情绪,心胸开阔,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宣泄,防止肝气郁结。

5、多运动

蹲马步

运动是疏肝降火、气机升降相得的好方法,多进行户外活动,打太极、健步走、慢跑都是不错的选择。

6、刮肝经

我们大腿的内侧,是肝经循行路线。每天揉大腿内侧,就是在按摩肝经。每天对肝经进行按压,就能很好地疏通肝经,成功为肝脏进行血液的疏通。

刮肝经的方法很简单,照着下面这句话去做,就可对整条肝经进行按摩:

用掌根从大腿根部推至膝盖处。另外,也可握拳后,用四指的第二个关节向下推。每次推300下。当然,还有一个更为有用的方法,就是妙用擀面杖刮肝经。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0年9月7日 上午8:18
下一篇 2020年9月7日 下午8:05

相关推荐

  •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2019年9月8日星期日。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正如《礼记》中所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节气至此,白昼阳光尚热,水汽蒸发,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因而得“白露”美名。 夏天阳气会上升到极点,盛极则衰。立秋后…

    2019年9月8日 秋季养生
  • 进入秋冬之后很多孩子更容易感冒咳嗽,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呢?

    最开始小孩换感冒自己很着急,不知道如何正确面对这种情况。慢慢地理解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之后,内心就不再那么担忧了。其实家长一定要有正确面对小孩感冒发烧这类身体情况,我们大人自己都会感冒发烧,何况小孩呢。 最近我们家宝宝也患了感冒,最开始只是流清鼻涕,后来就开始咳嗽,扁桃体红肿。所以想来写一篇关于孩子秋季感冒咳嗽的文章。 如果你有体会,或者之前秋冬孩子曾经生病中…

    2019年10月9日 养脾胃
  • 24节气养生——白露节气养生要点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写白露节气的文章了,大家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

    2020年9月7日 秋季养生
  • 寒露过后秋燥更盛,养肺润肺有讲究!几个小方法助你养好肺

    进入秋季,特别是寒露之后,更加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有这类疾病史了人更加应该注意了。有些人这个时候也容易嗓子感觉干,嘴唇干,感觉有痰等情况。 寒露过后,秋燥将越发明显,呼吸道疾病也到了高发季节。因此,养肺是秋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针对肺喜润恶燥的特征,通过食疗和锻炼起到润肺养肺的功效。 干燥的秋季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肺呼吸的日…

    2019年10月11日 养肺润肺
  • 霜降养生适当“秋补” 送您几个食疗方

    今年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霜降的养生要点是——预防翌年虚寒证。人们要注意顺应节气变化,适时调整作息、衣物和饮食,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方法适当“秋补”。 顺应秋肃的变化,防范“秋燥” 依据《黄帝内经》秋季养生要早睡早起,以顺应秋季肃杀之气,防范秋燥。 秋天最主要的气候特点之一就是非常的干燥,霜降时节秋燥是非常的明显,十分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

    2021年10月26日
  • 秋天干咳、皮肤干还乏力?或是秋燥作祟!这些解秋燥的方法,值得收藏!

    秋天天气燥热,人们容易出现干咳少痰、皮肤干燥、鼻咽敏感、大便不畅等症状。那么,该如何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呢?该如何防秋燥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巧喝茶解秋燥 以茶饮缓解较轻的不适症状或求养生之效,古已有之,缓解秋燥亦是可行。 任何茶饮都有限制,如“咽干咳嗽患者宜饮决明子茶”,以决明子甘苦微寒,合菊花、枸杞可起到散风热、清肝火、平肝阳的作用,但同样因其药性苦…

    2020年9月2日
  • 秋收冬藏,秋天里请务必收好你的“阳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素问·生气通天论》 简单来说,阳气足的人生命强盛,而阳气不足的人则容易生病缩短寿命。秋分之后,天气开始变得寒凉,虽中午气温还比较高,但早晨和晚上温差是比较大,较易失去体内阳气,导致寒气侵体,使身体生病。那么在秋季我们该如何“藏好”阳气呢? 就要注意:尽量不要有这些损失阳气的习惯。 1、吃冰凉食物 虽然秋季天气凉爽了许…

    2019年10月1日 养肺润肺
  • 二十四节气养生——霜降养生全攻略!调补五脏的方法都帮你整理好了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 是秋天的最后节气,意味着各地很快就要进入冬天了。对于尚未做好准备的人体来说,那是一道“难过的坎”。 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俗话有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渐冷;冻则有霜,大…

    2019年10月25日
  • 霜降到膝要倒,霜降请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天过后,就正式入冬了。这一天的到来也有很强烈的标志: 在北方,一到霜降,空气中的水汽在夜晚温度降低,地面、树叶表面凝结成霜。清晨我们便能看到包裹在干枯树枝上的雾凇、地面上的霜,就叫做“霜降”。 在南方,此节气后正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时段。“霜降见霜,米谷满仓”的农谚正反映出了南方这个节气的特色。 不论是什么表现,这都是大自然…

    2021年10月24日
  • 立秋过后,养生很关键!吃果不吃瓜,吃蜜不吃辣!

    立秋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虽然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但暑热还一时难消,天气依旧火爆,威力不浅,稍有不当,就容易致病。 立秋之后这段时间,天气依然以闷热为主,所谓“秋老虎”说的就是末伏这段时间。这时起,大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保证睡眠,多食用蔬菜瓜果,清热祛暑。 1. 依有高温天 “秋老虎”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2019年8月17日 养脾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