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养生——白露节气养生要点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写白露节气的文章了,大家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白露节气如何养生》。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

24节气 白露节气

白露三候:

  • 一候鸿雁来
  • 二候玄鸟归
  • 三候群鸟养羞

一候鸿雁来
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

二候玄鸟归
玄鸟,燕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群鸟养羞
群者,众也,养羞,指储藏食物。鸟儿们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到了白露,我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同时天气转凉,也很容易生病

正式进入白露节气,应当如何养生防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饮食养生:滋阴养肺

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

值此时节,这时我们应该及时注意调整饮食,防秋燥。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其位最高,不耐寒热”,且肺“喜润而恶燥”,最易受燥邪伤害。虽然肺在秋天最易伤,但反过来看,此时也是养肺的最佳时机。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与五脏中的肝、心、脾、肺、肾和五色中的青、赤、黄、白、黑相对应。也就是说,肺脏与白色都属金,肺与白色相对应,故吃白色食物可收到养肺效果。

所以在日常烹饪中,您可以选择百合、杏仁、燕麦、川贝、山药、银耳、甘蔗、马蹄、白萝卜、雪梨等食用,另外也可以选择芝麻、蜂蜜、西红柿、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

另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但是白色食物性偏寒凉,生吃容易伤脾胃,对于脾胃虚寒(表现为腹胀、腹泻、喜食热、怕冷等)的人来说,将其煮熟后吃,可减轻它的寒凉之性,既养肺又不伤脾胃。此外,由于每种白色食物都具有不同的养肺功效,若把几种搭配在一起吃,往往能收到更好的养肺效果。

白露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一不小心,阴气和寒湿就会上身。白露以后,三件事不建议做,它们是:不露脚、不露脐、不露肩。

起居养生:三冻三不冻

白露后三不冻

民间素来有春捂秋冻的说法,白露之后,天气转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张开,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因此,适当的“秋冻”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但是脚部、脐部和关节,千万不能冻着了,否则病说来就来。

第一:不露脚

白露是天气冷热的分界岭,夏季可以穿凉鞋,冷水洗脚。但是,过了白露以后就不适宜再穿凉鞋和冷水冲脚。脚距离心脏最远,容易血液循环不畅。并且肾气始于足下,脚受凉就是在伤肾。

中医理论中,脚为人之根,人体的12经脉中有6条始于足部,这些经络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络脏腑和贯穿人体上下的通路。而且,在民间也有“寒从底来”、“人老脚先老”的说法。所以脚受凉也就是整个身体都受凉。那么白露之后如何护脚?

护脚方法

寒从脚起,不要再穿凉鞋。凉鞋虽然可以令脚部通风透气,但是白露之后再穿凉鞋,会导致脚部受凉,造成寒气入侵。秋季天气干燥,穿凉鞋容易导致脚部皮肤干燥、皲裂。实在还想穿凉鞋的,一定要穿上袜子再穿凉鞋。

穿袜子。袜子一方面可以保护脚部,另一方,老人、儿童以及体弱多病的人群穿袜子,可以更好的给脚部保暖,促进血液循环。秋天皮肤干,脚跟容易裂,洗脚后穿上袜子睡,还有很好的保湿效果。

泡脚

睡前泡脚。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后应注意补养肾气。

泡脚既能护全身,也能温和补肾。将热水没过脚腕,泡约5到30分钟,直至身体微微发热最好。肾开窍于耳,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眼搓热,也有助于养肾。

第二:不露脐

女生 露脐装 露肚脐

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

秋季是胃肠道疾病最易多发的季节,儿童的秋季腹泻、中年人肠炎、中老年的消化不良等,这些胃肠道疾病在秋季多发,都会肚脐受凉有关。

脐部保暖

凉席赶紧撤掉。白露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只有聚足阳气,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袭了。

避免露出肚子,夜间睡觉最好不要再开着空调,如果怕热可以定时开一两个小时。肚脐归属任经,对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归这里管,风寒入侵会诱发痛经等妇科疾病。晚上睡觉喜欢蹬被子的人就别指着被子护肚脐了,还是穿上睡衣更保险。

凉风不要正对着脐部猛吹,吹风扇、空调都要注意,穿着单薄时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时车速不宜太快等,以防病从“脐”入。

除了外部的保暖,内部同样的注意保暖。像海鲜等寒凉之物,不适宜多吃,以免脾胃受凉。可以多吃山药、莲子、百合、白萝卜等白色食物。

第三:不露肩

准确地说,是不要冻着关节了,不仅是肩部,还有颈、腰、膝关节等,风寒湿邪是造成关节病变的主要诱因,寒性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关节受凉可能患上关节炎,或者加重关节炎。

关节保暖

不要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身,睡觉也不要穿着无袖睡衣,最好换厚一点的被子,早晚可以加件薄外套。一定不能让膝关节受凉,已有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可以戴护膝保暖,一旦出汗需及时擦干。

适当地运动出汗,可以预防、延缓和减慢骨性关节炎的进程,还可以帮助排除多余酸性物质,游泳、散步、骑脚踏车、仰卧直腿抬高都是不错的选择。

适量饮用些米酒,米酒有“百药之长”的美称,并且其甜淡适宜,适合大多数人。秋季饮用可以驱寒祛湿、活血化瘀,对腰酸背痛、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白露后三冻

除了不能冻的三个部位,另外有三个部位,适量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有助于健康过冬,减少疾病的发生。

1、冻鼻子

冻鼻子是指多用冷水洗鼻子。首先,冷水洗鼻子可以增强鼻孔和整个呼吸道的对冷空气的适应力,可以预防感冒和流感。有醒脑、明目等作用。

其次,冷水洗鼻子可以预防鼻炎的出现,鼻炎容易出现鼻塞、鼻痒等情况,而利用冷水可以预防和治疗这些现象。

每天早晚各一次利用泉水、井水或者自来水,反复洗鼻腔。同时,冲洗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用鼻子吸水。

2、冻呼吸道

冻呼吸道不是指让肺受凉,而是指多呼吸冷空气。白露之后早晨会更凉爽,多做深呼吸,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呼吸道对寒冷和疾病的抵御力。在秋天开始锻炼肺部,有利于度过寒冷的冬天及预防流感、咳嗽、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除了早晨做深呼吸,一定要多笑笑,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增大肺活量。

3、冻脸

脸不同于身体的其他部位,每天需要面对寒凉、灰尘、辐射、油烟等等,所以,面部最容易衰老,而秋季不能保护好面部,也容易在冬季出现冻疮、皲裂等现象。

冷水洗脸是给面部血管做体操,能够增强面部皮肤的弹性,使面部更光泽,减少面部皱纹的产生。同时,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提高面部的御寒能力。另外冷水洗脸更有利于头脑清醒,有兴奋作用,对神经衰弱、头痛、头晕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白露时节水温一般高于10℃,适合冷水洗脸。

运动养生:动静结合

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白露季节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锻炼 走路 散步

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结合。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健身运动——“笑”, 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还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0年9月6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0年9月7日 上午10:16

相关推荐

  • 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立秋,立秋养生宜润燥养肺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孟秋,是指秋季第一个月,农历七月),丰收之际的到来。 每年8月7日到9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2019年8月8日 养肺润肺
  • 进入秋冬之后很多孩子更容易感冒咳嗽,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呢?

    最开始小孩换感冒自己很着急,不知道如何正确面对这种情况。慢慢地理解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之后,内心就不再那么担忧了。其实家长一定要有正确面对小孩感冒发烧这类身体情况,我们大人自己都会感冒发烧,何况小孩呢。 最近我们家宝宝也患了感冒,最开始只是流清鼻涕,后来就开始咳嗽,扁桃体红肿。所以想来写一篇关于孩子秋季感冒咳嗽的文章。 如果你有体会,或者之前秋冬孩子曾经生病中…

    2019年10月9日 养脾胃
  • 秋冬应季4大水果,护血管、抗衰老、防便秘

    俗话说:春天吃花、夏天吃叶、秋天吃果、冬天吃根,秋天是水果最丰盛的时节,各种瓜果相聚成熟,果香透体而出,有的浓郁、有的清香……吃对水果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秋天这4种水果很养人。 苹果抗氧化、通便、美容 苹果营养丰富,被称为水果中的“全科医生”,有“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说法,不仅酸甜可口,营养也比较全面。 1、润肠通便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纤维素,这些…

    2021年10月18日 秋季养生
  • 进入深秋后这几类人的膝盖要特别当心!几个简单小动作就能保护膝关节

    我妈妈有风湿性关节炎,所以每到深秋,关节部位就觉得冰冷。所以我让妈妈每天坚持泡脚,目前有所好转,大家可以了解下泡脚的好处: 会泡脚的人才会养生!泡脚加入不同的料,有不同的效果。 秋季到了,很多人会开始担心自己的关节,尤其是膝盖。天气一寒,膝盖就痛,整个人都不好了。 膝关节是活动范围很大的负重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人到中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最…

    2019年10月26日 养生误区
  • 吃货们送福利啦!为你推荐几种秋季当季水果,好吃又健康!

    我们家就有几个吃货,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也开始注重养生了,但是吃货的本性难改,仍然挡不住她吃吃吃,只是由以前的油炸、膨化、重口味食物变成了水果。所以现在我们家基本是水果不断。 梨——清新润肺最佳 为什么第一个给大家推荐梨呢?因为秋季是养肺的季节,肺又对应白色食物。相关文章可以参考: 结合五行来说秋季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按照这5点助你养出好肺 进入秋季寒气渐…

    2019年9月27日 秋季养生
  • 得健康者得天下

    司马懿最厉害的就是身体太好了。曹操死了,他没死。曹操的儿子死了,他没死。曹操的孙子死了,他还是没死。打不过诸葛亮,但把诸葛亮熬死了,最后三国归晋完成一统中国的伟大梦想。 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身体健康真的很重要,别光有目标、有理想、有能力、有人脉、有金钱,结果没有健康,一切都白忙! 得健康者得天下。年过完了,各位朋友该开始养生健身了。祝大家狗年身体棒棒棒!!!

    2019年2月1日
  • 听听老祖宗说透人体疾病的根源

    本站的目的在于分享传统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我们只是把我们老祖宗的养生之道用更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传播给大家,并且大家能正视自己的健康。这样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因为现在不养生,老了养医生。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习惯无顾忌地挥霍自己的身体。 《黄帝内经》讲:夫百病之始…

    2019年4月9日 冬季养生
  • 秋天养肺润肺吃这“九白”,巧养娇肺,男女老少都需要

    之前文章我们也介绍过《《黄帝内经》教你五色食物养五脏 你吃对了吗?》,白色对应肺部。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其位最高,不耐寒热”,且肺“喜润而恶燥”,最易受燥邪伤害。所以入秋后,肺是最容易被伤害的。 肺是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其他脏腑有覆盖保护作用,肺在秋天最易伤,但反过来看,此时也是养肺的黄金时机。 十白吃出一颗黄金肺 想要养肺,简单的就是食疗,在所有颜色中…

    2020年9月3日 养生运动
  • 末伏不足10天,阴阳变换的关键时期,末伏养生=补阳气+除湿气

    末伏一到,立秋的那点清凉瞬间被清除殆尽。 虽然早晚较凉,但中午仍然暑气逼人,体感依旧黏腻。 与头伏和中伏不同,末伏这10天,可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交替的关键时期! 末伏养生 = 补阳气 + 除湿气 三招补阳气 有谚语说:“夏有真寒”。 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然而皮肤毛孔开泄,体内阳气则显得不足,而伏阴在内,容易出现阳虚…

    2021年8月12日
  • 出伏后温差大,这34天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今日出伏(昨天是超长三伏天最后一天),漫长的三伏天,正式走到尽头了。难熬的炎炎夏日随着伏天一起结束。 出伏后,昼夜温差变大,一天中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今天就有明显的感觉,伏天晚上6、7点外面的温度都很高,今天吃完晚饭出来感觉很舒服。 出伏后这段时间,也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 从8月21日(出伏)开始到9月23日…

    2019年8月21日 养肺润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