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痛风的朋友:不想尿酸高,这些常吃的一定要忌口!

痛风,疼起来像老虎在咬关节一样!

痛风石性关节炎

痛风,俗称”白虎历节”。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痛风发作起来,就像”老虎在咬关节”一样。

从医学角度来说,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痛风 脚趾关节

据《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中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预计2020年,痛风人数将达到1亿。

为什么现在痛风多了?

除了遗传因素外,与生活因素也分不开,其中6个原因中,一半都与吃有关。

1、肉类饮食太多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杨岫岩在中山一院的文中谈到,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是国人痛风由以前“罕见”变成如今“多发”甚至“高发”的祸首。

红肉 食物

我们的祖辈都是以谷类食物为主,而到了我们这一代人食物结构突然发生了变化,变成以肉类食物为主。

大量肉类食物中的嘌呤,就会转化为尿酸,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的发病率迅速升高。

2、甜饮料喝的太多了

饮料 可乐 碳酸饮料

大部分甜饮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浆”,而痛风发作和果葡糖浆的摄入量,存在正比关系。

2011年,在美国国家图书馆中收录的一篇关于《尿酸和果糖的流行病学》(The Epidemiology of Uric Acid and Fructose)的研究中发现:

每周喝5-6 次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痛风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9%,

而每天喝2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痛风几率竟高达85%!

3、喜欢吸烟和喝酒

抽烟喝酒

喜欢吸烟和喝酒,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李岩峰于2017年08月01日在健康时报老人版刊文表示,别管什么酒,痛风面前,没有哪个酒是好的。酒中并不含嘌呤,也不产生尿酸,其代谢产物是乳酸。但恰恰是这个乳酸,会和尿酸在肾脏竞争性抑制其排出。

戒酒很关键,所有的酒类都会诱发痛风,啤酒最快,啤酒中含二氧化碳,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降低pH值,引起尿酸排出受阻。

4、肥胖太多了!

肥胖人群更容易高尿酸,毕竟大部分都是吃的太好,大鱼大肉、甜饮料,但运动不足。

胖子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余金泉在2016年11月15日健康时报老人版刊文表示,超重或肥胖是引发痛风的因素之一,减重可以帮助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5、运动的太少了

适量的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废物的排泄,其中就包括尿酸。

大鱼大肉吃的多,不仅会带来肥胖问题,也会影响代谢。

6、熬夜太多,压力太大

近年来的分析发现,压力过大成为诱发年轻人痛风的主要因素之一。

熬夜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凌光辉在接受长沙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加班熬夜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不可避免,过度劳累可使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
如果长时间紧张工作,过度疲劳,就有可能诱发痛风。

尿酸高全身都受罪!

1、伤关节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内科副主任医师郑东辉在2016年04月29日健康时报医院版刊文表示,痛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多见于大拇趾、足背)局部常常出现显著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痛风石性痛风
图片来源:《四川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诊疗指南(2017)》

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程永静在2018年12月04日健康时报医院版刊文表示,痛风石常见于鹰嘴囊、跟腱、第一跖趾关节、耳廓和指腹等,可侵犯关节周围组织,引起骨质侵蚀、骨膜反应和软骨损害,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

2、伤肾脏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李胜光在2018年4月27日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痛风不仅痛起来要人命,导致痛风石、关节损伤,更严重的是肾脏损害。数据显示,1/3长期痛风者有肾脏损害,表现为慢性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和急性梗阻性肾病。

艾灸+刮痧,让痛风不痛

对于痛风,我们总结了两种途径,帮助体内的尿酸寻找出路,将这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艾灸疗法

一个是艾灸,可以刺激脏腑,加强肾的功能,促进排毒;再一个,艾灸患处,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活血化瘀,促进痛风石的化解、排出;最后一个原因是艾灸可以通过皮肤出汗,加速尿酸排出。

另一种排毒就是刮痧了:刮痧我们都知道,刮痧的过程中,人体的毛孔会打开,会因为不同的体质出现不同颜色的痧斑,毛孔的开泄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排除。

艾灸加刮痧,我们给这个调理方法起了一个很温暖的名字 “温通疗法”。

第一步:先温通刮痧,部位重点在背部的膀胱经(肝俞、脾俞、三焦俞、肾俞),通过刮痧刺激人体经络,通血脉。把尿酸排出体外。

第二步:艾灸。艾灸治疗主要以痛点为主,和肿胀的部位,这些都是我们施灸的重点。

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和足三里,肾俞,阳陵泉、太溪。因为我们不仅仅要治疗痛点,我们还要用艾灸的方式来恢复体能,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用艾灸来升元阴元阳。尿酸少了,痛风症状自然就缓解了,免疫力也提高了。

拓展阅读:

痛风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

痛风艾灸这三个穴

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我们小腿的外侧,犊鼻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犊鼻和解溪穴是属于一个连线上边,连线上边就是足三里穴。

这个穴位无论是什么疾病,什么年纪都可以艾灸,尤其是这个穴位,它的功效是特别多的,无论是脾胃问题,气血问题,还是痛风,正气艾灸足三里穴都能起到一个比较好的作用。

第二个是解溪穴。那么解溪穴是什么意思呢?

解溪穴 人体穴位图

其实很多穴位我们古人在对这个地方命名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的寓意的。

首先溪就是溪水的意思,溪水就是潮湿,解溪的话大家可以理解为就是解水,潮湿的意思。所以说解溪穴对于痛风,湿气这些问题都有很好的作用。

这个穴位大家平时艾灸的话可以适当的稍微延长一下时间,尤其是对于众多的痛风患者而言。

第三个穴位叫做血海穴

人体穴位图 血海穴位置
人体穴位图 血海穴位置

属于脾经上的一个穴位。并且我们艾灸这个穴位主要是遵循一句话,古人有句话叫做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意思就是说像痛风这种疾病体内有风邪,再解决风邪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先解决血液气血的问题,当血液通行了,这风邪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而血海穴大家听名字就知道了,血之海洋对人体的气血绝对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艾灸治疗痛风是因为艾灸助阳,艾灸用火驱寒,驱除风邪。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灸功!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0)
上一篇 2021年5月18日 下午5:21
下一篇 2021年5月21日 下午12:42

相关推荐

  • 四大穴位调全身, 风寒湿火一扫光!

    一、阳池穴 阳池穴将阳光聚集在一起,从此不再怕冷 针对疾病:惧冷症 适宜人群:各年龄段女性 俗话“十个女人九个冷”,意思就是说大部分女性都有怕冷的特点,尤其是中国女性,因为体质比较弱,所以就特别怕冷。好多女性都有难以言说的痛经,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身体内的供热系统出了问题。这个系统的闸门坏了,热能就不能散发到全身,身体当然就冷了。 这个穴位就是阳池穴,阳池穴是…

    2019年2月26日
  • 足少阴肾经经穴:水泉穴

    穴位解析释义 1、水泉:水,水液也。泉,水潭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本穴物质为大钟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聚集后如同水潭,故名。 2、肾经郄: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经水因本穴所处位置低下而为聚集之状,只有极少的满溢之水外传照海穴的高位,经水的运行如从孔隙中输出一般,故为肾经郄穴。 附注:肾经郄穴。 穴位含义:肾经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

    2022年3月6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足三里穴

    穴位解析释义 足三里穴别名: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 1、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此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足三里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

    2022年3月28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合阳穴

    穴位解析释义 合,会合、会集也。阳,阳热之气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名。 合阳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合即汇合,阳为阴之对,本经自项而下分成两支,行至委中与本穴则合而下行,故名合阳。 合,指会合。阳,指小腿后、上部。本穴正当小腿后、上部,腓肠肌二头相会合处,故名合阳。 合,会合。阳,指足太阳…

    2022年4月25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承光穴

    穴位解析释义 承,受也。光,亮也,阳也,热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 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如受之以热一般,故名。 承光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承即承受,光即阳光,此穴居头顶,承受阳光,故名承光。 承,奉也,亦有承受、继承之义;光,有明义。该穴主治目生云翳,近视不明。因目之能视,必赖光线,刺之可使目继得光明,故…

    2022年4月17日
  •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天牖[yǒu]穴

    1、天牖。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天牖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一为肩髎穴吸热上行的少许水气,二为穴外天部汇入的少许水气,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直上天部,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故名天牖。 2、天听。天,天部也,阳气也。听,闻声也。天听名意指穴内上行天部的阳气为强劲的风气。如天牖名解,本穴上行天部的阳气势强速快,如风之声响…

    2022年1月30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大巨穴

    穴位解析释义 1、大巨。二词合解,指穴内气血物质所占据的区域为大为巨。本穴物质为外陵穴传来的地部水液,其下传之水为脾土中的外渗之水,来源及流经区域巨大,如同巨大的浅溪,故名大巨。 2、腋门、液门。腋,通液。液,地部水液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腋门、液门名意皆指本穴为胃经经水出入的门户。理同大巨名解。 大巨穴意义:经经水在此形成宽大的水道。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

    2022年3月25日
  • 中医穴位归纳:9个神穴

    温馨提示:以“神”命名的穴位,涉及6条经脉的8个穴位,外加1个经外奇穴,共计9个。 心经:神门 膀胱经:神堂 肾经:神封、神藏 胆经:本神 督脉:神道、神庭 任脉:神阙 经外奇穴头顶部:四神聪 除了神门、神庭和神阙穴以外,其余的4穴,都在心脏的附近,足以说明“神”与心相关,心主神,治神志病要穴。 四神聪穴 四神聪穴,位于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由…

    2022年7月4日 穴位养生
  • 人体十二经脉——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线图及23个穴位位置图

    手少阳三焦经活跃时间:亥时(21点~23点)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人如果在21点到23点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和美容十分有益。 经络循行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穴),向上出于第4、5掌骨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外侧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达肩部,交出足少阳经后面,向前进入缺盆部…

    2021年12月24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金门穴

    穴位解析释义 金门穴别名关梁穴、梁关穴。 1、金门。金,肺性之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变为温热之性。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下部经脉上行的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名。 金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金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郄穴,阳维脉所别属。金是水所从出,门即门户,此穴为太阳之郄,为寒水所生之门,故名金门。 金者,水所从出。金门,足太阳之“郄”…

    2022年4月28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