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冲阳穴别名:原穴、跗阳穴、会屈穴、会涌穴、会骨穴。
1、冲阳。冲,穴内物质运动之状。阳,阳气。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气化冲行天部。本穴物质为解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有解溪穴的分流,传至本穴的经水较为稀少,经水受脾土之热而大量气化冲行于天,故名。
冲阳为足阳明胃经的原穴。冲指冲要、冲动,阳为阴之对,此指足背,穴在足背动脉搏动处,故名冲阳。
冲,冲动也;阳,指足背处。穴在足背高处,有动脉冲动应手,故名冲阳。
冲,有冲要之义。阳,与阴相对,指足背。凡人举足迈进,或扬脚撩踢之时,足跗首当其冲,穴在足背最高当跌阳脉搏动处,其位高而居脉之冲要处,即冲阳之意也。《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冲阳绝,死不治。”
冲阳穴。冲,穴内物质运动之状。阳,阳气。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气化冲行天部。本穴物质为解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有解溪穴的分流,传至本穴的经水较为稀少,经水受脾土之热而大量气化冲行于天,故名。
2、会原穴。会,聚会。原,本源。会原名意指本穴气化之气为胃经气血的重要来源。本穴物质为胃经经水的气化之气,其气性温湿热,同合于胃经气血之性,为胃经气血的重要来源,故名会原。
3、跗阳穴。跗,脚背也。阳,阳气也。跗阳名意指本穴为脚背阳气的主要输供之处。本穴为胃经之穴,位处脚背,气血物质为气化的阳热之气,较之足部其它经脉各穴提供的阳热之气为多为强,故名跗阳。
4、会屈穴。会,聚会。屈,亏缺。会屈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此亏缺。本穴物质为解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变化为水液气化,流来的经水因气化而不断亏缺,故名会屈。会涌名意与会屈同,涌指本穴的气化之气涌出穴外。
5、会骨穴。会,聚会也。骨,水也。会骨名意指解溪穴散解的地部经水有部分会聚本穴。
6、胃经原穴。本穴地部经水的气化之气性合胃经之气血,为胃经气血的重要来源,故为胃经原穴。
附注:足阳明经所过为“原”,即胃经原穴。
冲阳穴意义:胃经经水在此气化为阳热之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快速气化并循胃经上行天部。
取穴
取穴方法:冲阳穴位于人体的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快速取穴:足背最高处,两条肌腱之间,按之有动脉搏动感处即是。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燥化胃经水湿,生发阳气。
主治疾病: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癫狂痫,胃病,足痿无力。
穴位配伍:
- 冲阳配百会、丰隆、间使、合谷、神门、大钟、劳宫、后溪,治痰火扰动神明之狂妄、癫痫。
- 冲阳配脾俞、中脘、胃俞、足三里,治脾胃虚弱之胃痛。
- 冲阳配解溪、丘墟、足临泣、然谷、八风,,治热痹之足背红肿。
- 冲阳配下脘、璇玑、足三里、梁门,治脾虚食滞之腹胀、不嗜食。
- 冲阳穴配足三里、丰隆、阳陵泉、条口、三阴交,治气血虚弱之足痿无力。
- 冲阳配合谷、下关、颊车、内庭,治胃火上攻之牙痛、面肿、口眼歪斜等。
- 冲阳配丰隆,豁痰宁神,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 冲阳配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补益气血,润养经筋,治足痿失履不收。
- 冲阳配足三里、仆参、飞扬,治足痿。
- 冲阳配丰隆、太冲,治癫狂。
- 冲阳配厉兑、三间、偏历、小海、合谷、内庭、复溜,治龋齿。
- 冲阳配天枢、丰隆、厉兑、陷谷,治面水肿。
临床运用:胃痛、头痛、面瘫、牙痛、足背痛、疟疾、癫痫、热病、下肢疼或麻痹、足关节炎等。
养生保健
艾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点燃艾条,对准穴位灸,距离皮肤2~3厘米,艾灸5~7分钟,以皮肤感觉热而不烫为宜。
艾灸冲阳穴,可以让足阳明胃经运行顺畅,也就能保证胃里面的气息供应正常,具有暖胃、护胃的功效。按揉或者艾灸冲阳穴,可以作为平时胃部保养的方法。
事实上,但凡“冲”字在前面的穴位,都与动脉的搏动有关,胃经上的冲阳穴和脾经上的冲门穴,分别对应是足背动脉和腹股沟动脉,动脉的搏动,充分体现在了“冲”字上,而“阳”则体现在其流动的动脉血液上。
不过,与绝大多数的穴位在“穴里”和“洞里”不同,冲阳穴的位置则是在足背的最高点。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冲阳穴恰好在足背的最高点,从解溪穴传的来气血物质,流到高处就更少了。这就可以很好理解:“因有解溪穴的分流,传至本穴的经水较为稀少”这句话的含意了。
冲阳穴是胃经的原穴,是胃脏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从解剖学上看,此位置刚好与足背的动脉搏动处重合,而很多中西医家都会把摸足背脉作为诊断下肢气血循环好环的一个重要依据。
如果摸不着足背动脉的跳动,不仅意味着下肢气血循环不好,有发生下肢动、静脉血栓的可能,而且,因自循环变差,当然也就影响了胃的消化功能,导致胃脘胀满,影响了胃动力。
所以,刺激冲阳穴,有助于改善下肢的气血循环,当自循环重新建立后,就会改善胃动力,胃脘胀满就会逐渐消失。
靠近动脉,当然就靠近了热源,气血当然就容易气化,热气向上,冷气向下,这个道理大家当然都明白,因此,气化的胃经经水自然会上行于天(对于直立的人来说,胃相对于足,当然是处于天位了),当然就有助于增加胃动力了,胃动力增加了,当然胃部的胀满就消失了。
按摩手法:以中指指腹用力按压冲阳,每天早晚各按1次,每次1~3分钟,可治消化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