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夏天脾胃虚弱,食疗加穴位调理改善你虚弱的脾胃!

夏天来了,炸鸡、啤酒、小龙虾……面对各种“诱惑”,很多人脑子想吃,但食欲大减;并且容颜日渐憔悴、倦意愈发明显……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怎么回事呢?

脾胃伤,百病生

夏天是脾胃最为脆弱的时候。一个人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他的生命盛衰。脾胃虚弱的人,说话无力,身体羸弱,疾病丛生。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

脾胃若正常运转,则人体能时时得到营养的补充,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脾胃若受损失调,身材走样事小,长期如此,就可能出现容颜憔悴、气血亏虚等状况。

做这些事会伤脾胃

饮食不节制
夏天不少人喜欢吃冷饮,生冷的食物不但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神经失调,油腻甜食还会增加脾胃的消化负担。

冷饮 冰镇啤酒

情绪不舒展
“胃是情绪晴雨表”,中医认为肝气不舒会损伤脾胃。不良的情绪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生气、紧张会令胃酸分泌增多,导致人体消化不良。

我们常看到那些容易生气、情绪敏感的人,在情绪不佳时往往会有食欲不振、胃脘胀满、身体消瘦等问题。

暑天养胃用药膳

红糖姜水

生姜红糖水

红糖100克,姜20克。将姜洗净,切片状;煮一锅开水,放入姜片和红糖,煮30分钟即可。

民间素来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伏天吃姜生发阳气,祛湿助阳。

三豆汤

三豆汤

将绿豆、赤小豆、黑豆洗净,用冷水泡半个小时;三豆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火焖煮;大概四十分钟左右后,豆香溢出,豆质变软后,加入适量的红糖即可。

三豆汤有解毒败火、清凉解火之效,是三伏天最佳食谱之一。夏天吃姜温中散寒健脾胃,立夏姜枣茶,入伏三豆汤!

山药排骨

取山药300克、排骨350克,葱花少许。

山药排骨汤

将所有食材洗净,排骨开水泡洗后祛除腥味及血丝;放适量的水在锅内焖煮排骨,待水开后,放入切好的山药;焖煮大概20分钟后,汤色变白,香味飘散,加入适量的盐和葱花即可。

三伏天炎热湿气重,人体排汗严重,钾钙微量元素流失严重,容易伤阴耗气,山药排骨是极好的滋阴食材,并带有补钙之效。

3个穴位按一按,轻松护肠胃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脾胃出现不适时会选择按摩穴位来缓解,广为人知的穴位包括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等……

其实,除了这些常见穴位,我们身上还有3个健脾益胃的“特效穴”常被我们忽略,快看看吧!

腹哀穴

腹哀穴位于腹部中线旁开四指,肋骨下缘的地方,触摸肋骨下缘会摸到明显的颗粒感,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

按摩手法:把手掌放在肋骨下缘,手掌凸起来,用掌指关节骨头位置,放到肋骨的边上,沿着肋骨的边缘擦。
作用:加速胃肠蠕动,缓解胃肠不适。
注意:不要隔着太厚的衣服,最好直接放在皮肤表面,速度不限制。

鸠尾穴

鸠尾穴 人体穴位图

在临床中,很多人会感到心口窝下胀满不适,感觉心口窝下憋了一口气,胀满不舒,中医称之为痞满,心下痞或心下痞坚。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既能治胃又能治心的穴位——鸠尾穴。

鸠尾穴位于胸腱联合的下方,是横膈肌韧带的附着点。按一按,可以松懈腹直肌,养心又暖胃。

按摩手法:用刮痧板圆润部分从上往下刮拭,松解腹直肌,改善胃肠功能。一般刮5~10分钟,有酸胀感为宜。
作用:对同时有心慌、气短、胸闷及胃脘部的一些症状的人特别适用。

章门穴

人体穴位图 章门穴

章门穴是脾的募穴,屈肘,双手夹住两胁,肘尖平行过去,和肋骨交界的部位,十一游离肋端就是章门穴。

游肋:在吸气的时候可以摸到肋骨,而且往下摁会动,这就是十一游离肋。

章门穴是腹壁附着的外侧附着点,越是脾胃功能异常的人,这个位置越酸痛。

按揉手法:双手放在髂骨和肋骨之间,有节奏的捏腰,稍微用一些力,左右两边交替进行,力度以出现酸痛或刺痛的感觉为宜,经常按一按,没有时间限制。

本文系多方汇总,以作为自己保健参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权,烦请知会,将立即删除。
(1)
上一篇 2021年6月12日 下午5:52
下一篇 2021年6月13日 下午9:33

相关推荐

  • 中医穴位归纳:2个带“百”的穴位

    1.百虫窝穴 属经外奇穴,百指数量很多,“虫”指身体内的虫子,“窝”指虫窝,故名“百虫窝”。 百虫窝穴,位于大腿内侧,髌骨的内侧端上3寸,即脾经血海穴上1寸,就是百虫窝穴。正坐屈膝或仰卧取之。 作用功效:祛风、止痒。 主治病症:治各种各样的皮肤瘙痒症状 按摩技法:用大拇指指腹对百虫窝点揉。 2.百会穴 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穴,顶中央穴,天满穴。手足三阳经…

    2022年6月30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中膂俞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中膂[lǚ]俞穴别名中膂、中膂内俞、脊内俞。 中膂俞。中,与外、与旁相对,指体内。膂,脊骨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脊骨中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位在脊背下部,脊骨为肾之所主,内藏水液,水液气化后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别名之意与中膂俞同。 中膂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中即中间,膂即挟脊肌肉,俞即输注,此穴位约居人身之中部,是挟脊肌肉之气转输于…

    2022年4月23日
  • 小儿推拿手法运水入土、运土入水的区别,调理消化系统问题,小便问题要分清

    家里有了小孩,很多家长的精力都放在小孩身上了,我自己也是如此。小孩最多的问题还是脾胃的问题,比如积食《小孩腹胀圆鼓鼓家长要注意,可能是脾胃功能问题,小儿推拿如何调理孩子腹胀》做家长的首先是考虑对小孩没有上副作用的方法来调理,推拿就是很好的选择之一。 小儿推拿中有两个手法,一个叫运水入土,一个叫运土入水。听名字反正是运来运去,很多人弄混了,不明白有何作用。 简…

    2020年5月25日
  • 足太阴脾经经穴:阴陵泉穴

    穴位解析释义 1、阴陵泉:阴,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 该穴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本穴物质为地机穴流来的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沉积,水液溢出,脾土物质沉积为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之状,故名。阴陵名意同阴陵泉。 2、脾经合穴:合,会合也。本穴为脾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会合之处,故为脾经合穴。 3、…

    2022年2月22日
  • 经外奇穴:四缝穴

    穴位解析释义 “四”,指的是数量,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均有一个穴位点。“缝”,是指指骨关节横纹缝,一手四穴,故名“四缝”。 取穴 四缝穴位于手指,第2~5指掌面的近侧指间关节横纹的中央,一手4穴,共8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消食导滞,祛痰化积。 主治疾病:百日咳、小儿疳积,小儿食谷不化。 四缝穴是治疗小儿疳积的有效穴,根据病情轻重的需要,每次取单手交替点刺,或…

    2022年6月26日
  • 今天开始进入中伏,中伏除病根的最佳时机,中伏疾病预防以及养生注意事项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今年三伏,初伏已过、今天进入中伏,今年的中伏有20天,中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在中伏末,进入立秋,此时,我们会进入四气和十二时辰养生的关键点,由养阳进入养阴,天地气机交替,可以说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如果能把握好这20天,健健康康一整年。 2020三伏时间划分 7月16日-7月25日…

    2020年7月26日 夏季养生
  • 豆豉不仅是做菜的配料,用好了还可以保健养生

    我们常说“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豆类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有很好的养生功效。 其中有一种豆,它不仅是调料,也是一味药,很多长寿老人都喜欢吃。 这种豆就是豆豉,用黄豆或黑豆发酵制成。 豆豉是我国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与豆酱、酱油和腐乳并列为我国四大传统大豆发酵食品,早在汉代就有相关记载。 在古代,豆豉被称为 “幽菽”,也作“嗜”,根据制醅发酵时使用食盐与否,…

    2021年11月24日
  • 足阳明胃经经穴:关门穴

    穴位解析释义 关门穴别名关明穴。 1、关门。关,关卡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胃经中的脾土物质在此屯驻。本穴物质为梁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水为满溢之水,量小,但因其由上而下,故有脾土微粒随水而下。经水传至本穴后,由于受腹内部的外散之热及胃经区域自身之热,经水气化为枯竭之状,脾土物质随之屯驻,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2、关明。关,关卡也。明,明白可见也。关…

    2022年3月24日
  • 任脉经穴:中极穴

    穴位解析释义 中极穴别名气原穴,玉泉穴,膀胱募穴,气鱼穴。 1、中极。中,与外相对,指穴内。极,屋之顶部横梁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达到了天部中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曲骨穴传来的阴湿水气,上升至中极时己达到其所能上升的最高点,故名。 中极穴,中即中间,极即最,本穴位于人身上下左右之最中间,故名中极。 中,有方位之义,指人身上下之中,根本与内部。极,指方位,又…

    2022年5月26日
  •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志室穴

    穴位解析释义 志室穴别名精宫穴。 1、志室。志,肾之精也,肾气也。室,房屋之内间也,与堂相对,堂在前、室在后,亦指穴内气血为肾脏外输寒湿水气。该穴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精宫。精,肾之所藏也,肾之精气也。宫,宫殿也。精宫名意指肾脏水液气化的精微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肾脏之水的气化之气,肾脏水液的气化之气大部分冷降归于地部,只有少部分…

    2022年5月11日
微信